陇原论坛-甘肃论坛-兰州论坛-地州市论坛-中国甘肃在线

标题: 择校热如何降温 [打印本页]

作者: 山水之间    时间: 2015-8-10 17:59
标题: 择校热如何降温
本帖最后由 山水之间 于 2015-8-10 18:01 编辑

    又到了入学季,择校热只高不降。发烧程度远胜于高考,因为近年来阳光高考、阳光录取,得凭硬分数,大部分人只得望而却步。可择校之风日盛,由“初升高”到“小升初”,再到“幼升小”,越逼越小,越逼越紧,拼爹、拼钱、拼关系,更是各显神通。现在就近入学,演变成疯狂地“拼房子”。
    这种愈演愈烈的 “择校热”倍受诟病,引发家长焦虑和社会担忧,导致“优质校满当当,薄弱校空荡荡”。
    造成择校热的原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早已成为老话题,可老话题不降温,就是一种社会热点,甚至成为一种社会问题。
    择校热的根本原因,是对优质教育的渴求。
    其实造成择校热的根本原因,就是家长教育意识的觉醒,对优质教育的渴求。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享受最好的教育,谁都想孩子成龙成凤,谁也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但是想要短期内全面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让每个学生都享受优质教育,是不现实的,是不可能的。优质校毕竟有限,名校、名师毕竟是少数。优质教育的普及毕竟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有一段漫长的时间。
    因此,择校是不可避免的。没有能力的也就望之兴叹,没有办法;有能力的谁都会不惜代价,想尽办法。
    所以,不能怪政府措施不力,不能怪家长追风攀比,任何高调都是不切实际的,都是说得好听,做起来行不通。任何高压政策都是无用的,高压之后,必有反弹。对每个孩子来说,他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力,也有选择优质教育的权力。就像选择出国留学一样,这是他的权力和自由。因此,只能提倡,只能疏导,只能加快发展优质教育,才能逐渐使择校热降温。
    要想择校热降温,需要有更多高质量的学校。
    择校热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校教学质量不理想,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生源。人们对高质量学校的选择,都是现实的,也是客观的。比如我县一中早几年连续几年没有学生考入北大清华,于是家长纷纷将孩子送往外地就读,当时学校再做工作、再劝,都没用。有家长说:“说一千道一万,先考一个北大清华给我看。”当时县政府设重奖,凡在本县考上北大清华的奖10万元。重奖仍然留不住人心。有家长说:“奖10万就是奖100万,我也不会拿孩子的前程作试验。”近几年,县一中终于突破瓶颈,每年有学生考上北大清华了,送孩子到外地就学的就自然减少了。
    现在学生不仅择校,而且择班。义务教育不准办重点班,但是一些农村薄弱校师资薄弱,于是偷偷以分层教学为名,办重点班为实,由班主任挑选优秀教师,由班主任挑选优秀学生,以重点班的高质量来留住一些优秀学生。为迎合择校热,一些学校什么也不顾了。
    要想择校热降温,需要有更多好老师。
    学生能遇到一个好老师,是学生和家长最大的福气。客观地说,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现在的老师并不是个个都很优秀、很专业,也不是个个都很乐教、很敬业。
    笔者曾经在一个农村薄弱中学当校长,借助当时县教育局核编定岗、竞争上岗的机制,竞聘留下的都是优秀和安心的老师。一期后,学风学纪发生截然不同的变化,一年后,学校教学成绩综合排名全县第二名,学校是原来的学校,学生是原来的学生,成绩却发生根本性变化,原因是有一批优秀的负责的好老师。后来,连续几年教学成绩稳居全县前三名。人气大旺,生源大增,一些转走的学生纷纷回笼,一些外镇的学生也慕名来校就读,一个薄弱校一跃成为优质校。
    可是当笔者调离学校,不到三年的时间,由于学校内部矛盾,老师不再安心,一所红火火的350多人的学校,初二初三只剩下14个学生,初一招不到学生。学校自然消失了,老师不得不交流到外镇缺编学校。择校的竞争就是这么残酷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希望有更多吸引教师从教的机制。现在农村小学存在大量师资老化和缺编的现象,严重制约着农村学校教育的发展。可以说,当年“高校大扩招,师范大撤销”,特别是“师范大撤销”是头脑发热的想当然,是不切教育实际的败笔,无形中阻碍了教师的选拔和培养,造成了现在农村学校招不到教师的现状,形成了农村学校“杂牌军多,正规军少,重新上岗培训”的困境,也就加剧了择校热的升温。
    要想择校热降温,需要加大教育投入。
    加大教育投入,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蛋糕。事实上,我国优质校和薄弱校之间差距很大,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现在实施就近入学、划片招生的最大障碍,就是优质资源分配不平衡,优质校分布不合理。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分到蛋糕的人就少,只有把蛋糕做大,分到的人才会更多,择校热才会逐渐降温。
    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均衡教育资源的投入,加大对薄弱校的投入和改造力度,大力发展特色学校。加大政府教育投入的同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宏观调控,统筹管理择校费,就像征收个人所得费一样开征择校费,用于贴补薄弱学校的经费不足。毕竟一些名校发展的前期,政府有限的投入是向他们偏心的,是向他们倾斜的,他们占用过薄弱校的教育资源。现在他们也有支助带动薄弱校发展的义务。正如邓小平所说,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者带动后富者,达到共同富裕。不然优质校越来越富,薄弱校就会越来越差,择校热就会越来越热。
    要想择校热降温,需要加强政策引导。
    转变教育理念,加强政策引导,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基本实现免试就近入学、划片规范入学,“择校热”才会得到有效缓解。比如,我县城区学校现在每个班八九十个学生,由于师资严重不足,聘用了大量的代课老师,可以说老师关注的学生毕竟有限,优秀的代课老师毕竟较少,但是家长不了解实情,总认为城里学校就比农村学校要好,造成农村学校资源空缺,城里学校资源不足。
    要引导家长正确选择学校,现在有些家长,对子女教育是盲目攀比,热衷跟风,根本就不考虑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选什么学校,家长与学生要明白自己的强项和竞争力,然后利用自身优势去学习,才能够进步更快。比如,有些学生成绩并不出色,家长却硬要往优质校送,结果学生赶不上班,造成心理压力过大,成绩越来越差,甚至产生厌学心理,有些还产生了心理障碍。
    对于解决择校问题,要有长远的、统筹的安排。农村村小或教学点,一所学校不过几个学生,条件差,老师不安心,教学质量差,家长一边送子女到外校就读,一边又不准学校撤并。我们的主管部门也是朝令夕改,一会说整合教育资源,调整学校布局,对少数学校进行撤并;一会说为调整学校布局,方便群众就近入学,对少数学校进行恢复,造成少数学校生不生,死不死,撤又撤不了,办又办不起。
    择校热,这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一种客观需求,我们需要冷静思考、理性看待;我们需要大力发展优质教育,尽力让择校热降到群众可承受的程度;我们需要采取切实举措,标本兼治,破解择校难、择校贵的难题,让每个孩子选择最适合的教育,得到最大的发展。





欢迎光临 陇原论坛-甘肃论坛-兰州论坛-地州市论坛-中国甘肃在线 (http://bbs.cngansu.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