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原论坛-甘肃论坛-兰州论坛-地州市论坛-中国甘肃在线
标题:
世多徐孺,致奸佞横行
[打印本页]
作者:
违章动物
时间:
2015-11-3 13:11
标题:
世多徐孺,致奸佞横行
世多徐孺,致奸佞横行
唐人王勃《滕王阁序》里,有“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番之榻。”的名句,此中说到两个历史人物:陈番、徐孺。那么这陈番和徐孺是何许人也?值得唐初这位才子在自己的名篇里称道引用。
《后汉书?陈番列传》载:“陈番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番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番曰:‘孺子何不洒埽以待宾客?’番曰:‘大丈夫处世,当埽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志,甚奇之。”原来此君便是不扫一室,欲扫天下的东汉末年那位有志少年。南朝刘义庆在《世说新语》首卷也称赞道:“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轡,有澄清天下之志。”
陈番确非志大才疏之辈,他“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后因政绩卓著,逐渐升迁,桓帝时官至太尉,灵帝朝为太傅,成为汉末一代重臣。他生活的东汉末年,皇室羸弱,朝政腐败,朝廷大权长期为外戚和宦官窃据。奸臣擅权飞扬跋扈,贪官污吏鱼肉百姓。陈番不畏强暴,嫉恶如仇,他屡次上疏请朝廷剪除宦官,以明吏治。他曾上疏窦太后说:“臣闻言不直而行不正,则为欺乎天而负乎人。危言极意,则群凶侧目,祸不旋踵。钧此二者,臣宁得祸,不敢欺天也。”当今诸奸乱天下,“附从者升进,忤逆者中伤。方今一朝群臣,如河中木耳,汛汛东西,耽禄畏害。……元恶大奸,末此之甚。今不急诛,必生变乱。倾危社稷,其祸难量。愿出臣章宣示左右,并令天下诸奸知臣疾之。”太后为奸佞蒙蔽,并未采纳陈番的建议,无奈陈番与大将军窦武密谋欲剪除黄门之患,事情败露,陈番古稀之身,为贼所害。
史家论述:桓帝、灵帝在位的时候,像陈番这些人,都能树立好的风气,直言不阿,批评昏暗的不良风俗。他们在艰难困厄之中,与宦官作斗争,终取杀身之祸的原因,并不是他们不能高洁自己的情志,避开埃雾。他认为逃避世事是不对的,故而屡次被罢斥始终不移以弘扬仁心为己任的意志。功业虽未成,但其信义足以维系民心。“汉世乱而不亡,百余年间,数公之力也。”
陈番性情方正严肃,不应酬宾客,一般人也惧怕他那副清高的样子。但也有例外,“唯稺(徐孺)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世说新语》载:桓帝时,陈番因上书陈弊触怒皇帝左右宵小,被排挤出京都,由尚书降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煗。吾之礼贤,有何不可?”那么徐孺子何德何能,能令一贯清高的豫章太守未进府衙,便先急着屈尊拜访?继而特设一榻优待之。
原来这徐孺并非富商巨贾,更非达官显贵,就是一位普通的贫民百姓。《后汉书?徐稚列传》载“徐稺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屡辟公府,不起。”“后举有道,家拜太原太守,皆不就。”范晔不愧为史学大家,了了的数语,精确刻画出了徐孺的身世与人品:他虽然很穷,但他洁身自好;他自食其力,恭俭谦让;他的品德高尚,得到了周围人的佩服;他安贫乐道,屡次被官府征辟,都不肯就任。茫茫众生,人各有志。你做你的官,我为我的民;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你追求高官厚禄笏满床,我向往悠然采菊东篱下。就此而言徐孺这种不被名利诱惑,不受他人摆布的独立个性,不但无可厚非,而且还很值得赞赏。
然而,如果你读了徐孺下面这段话,你还觉得他值得那么让人尊敬吗?“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系,何为栖栖不遑宁处?”这是徐孺劝说当时的名士郭林宗的一段话,其实这也就代表了他自己此时的心态。原来他“屡辟公府,不起。”是他看清了汉帝国的这颗大树即将倾覆,不愿为其忙碌奔波了。这样的心态就很难让人恭维了。常言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并非哪人哪派的天下,怎能在国家被一帮奸佞宵小祸害的将亡时,袖手旁观呢?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看似保身明哲,但就因为众人的这种旁观态度,这种对犯罪行为的无视,对那些奸佞宵小卑劣行径无限度隐忍,助长了贪官污吏的嚣张气焰,使他们做出令鬼神惊诧的事情。
事实上,陈番敬重徐孺,并非只是敬重他的安贫乐道及他的恭俭谦让的品行,而更赏识他有治国安邦的德行才智。桓帝延熹二年,身为尚书令的陈番与仆射胡广等上疏荐徐孺等说:“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乂,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伏见处士豫章徐稺……德行纯备,著于人听,若使擢登三事,协亮天工,必能翼宜盛美,增光日月。”从《后汉书》的这段记述可以看出,陈番对徐孺是寄予厚望的。国家处于危难之际,急需旷世贤才挽狂澜于既倒。陈番以古稀之躯,不避险恶,为国家社稷奔波“寝不能寐,食不能饱,实忧左右日亲,忠言以疏,内患渐积,外难方深。”徐孺却明哲保身,超然物外,闲看大树将倾,忍视民之倒悬,实在是有负陈番对他的设榻之礼、知遇之恩的。由此也可清晰地看出陈番与徐孺品格的高下。
林则徐曾写过这样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南非总统曼德拉也曾说过:“人们不能对正义无所作为,无所表示,无所反应,不能不压迫,不能不为建设一个好社会、好的生活而做努力。”这些中外先贤的论述是很值得深思的。
魏晋时期有位叫阮籍的名士,曾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如果他早生几十年,生在汉末桓、灵朝代,或许他还要慨叹:世多徐孺,致奸佞横行。
欢迎光临 陇原论坛-甘肃论坛-兰州论坛-地州市论坛-中国甘肃在线 (http://bbs.cngansu.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