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原论坛-甘肃论坛-兰州论坛-地州市论坛-中国甘肃在线

标题: 扶起来的不仅是摔倒的老人 [打印本页]

作者: 骑白马的    时间: 2015-11-6 17:03
标题: 扶起来的不仅是摔倒的老人
       2015年7月23日,一则“老人自摔诬陷搀扶学生,‘天网’监控证清白”的微博在网络上爆红。微博中提到,成都彭州一学生,好心搀扶摔倒老人,却反被老人诬陷撞倒自己,最终事发地监控还学生清白。随后,警方对老人进行了教育,并向被讹诈学生道歉。   

  随着“南京彭宇案”的持续发酵,近些年来,被扶老人诬陷他人的报道层出不穷。如2013年10月,汕头学生看到一名骑电动车的老人摔倒在地,汕头市河浦中学的两名高三学生立即上前将其扶起并护送回家,摔倒老人称是两名学生导致其摔倒受伤的,要求两人担责并赔偿,却没想到事件一度陷入“罗生门”,等等类似这样的事件就不一一举列。   

  7月23日刚刚发生的成都的诬陷事件再一次把公众的视线引向摔倒老人该不该扶一把的思考,是崇尚道德还是敬畏法制?如果看到摔倒老人无动于衷,见死不救,让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感到惴惴不安,也许会受到世人的指责。然而,一旦人们发自内心地伸出温暖的双手将摔倒来人扶起来,甚至妥善安置,得到的却是诬陷和讹诈,甚至受到法律的惩罚又该如何呢?那时的心情将会又是怎样呢?   

  面对诬陷与讹诈,有人碰到摔倒老人首先想到的是保护自己,采取立即报警方式,让警察到现场做证人,确认是老人自己不小心摔倒后才扶起老人,以免淌入说不清的浑水,使自己蒙冤,浪费时间损失钱财,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也许,从自我保护的角度来看,这种方式并非不妥。但是,驻足观望,慎怕惹事,就会像重庆一老人摔得头破血流,数十围观者中无人将其扶到医院救治;武汉李大爷摔倒街头无人扶起,最终窒息死亡的惨剧,让不敢出手相助的人留下许多遗憾。   

  窃以为,摔倒老人诬陷、讹诈只代表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只不过被媒体爆料后影响就逐渐放大。其实,很多为人善举,扶老助幼的好人好事受到当事人的感恩戴德,这些看似平凡的事情没有吸引媒体的注意力,只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助人为乐理所应当。一些雷人另类的奇闻异事才显得特别受人关注,有了滋生蔓延的土壤,给社会造成危言耸听,岌岌可危的不良影响。   

  至于为什么摔倒老人要诬陷讹诈好人呢?笔者认为可能存在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民众的思想教育不够,过分地看重金钱与地位,放松了理想道德教育,信念缺失,一些公认的伦理道德严重滑坡,道德底线一次次地被逾越,让谁人大跌眼镜;二是当前医疗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看病难看病贵依然是国人面对的一大难题,老人摔倒后抱着侥幸心理,讹诈他人承担高昂的医药费;三是摔倒老人本身的道德素质有缺陷,为了达到一些自私自利目的,从而做出让人不可思议的蠢事;四是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发挥的不好,一件看似有悖伦理道德的事情在网上吵的沸沸扬扬,主流媒体装作不闻不问,事件的负面效应逐步放大,给公众的心理上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摔倒老人该不该扶并不是一个非常纠结的话题,就像彭州学生面对记者依然坚定地说以后遇到摔倒老人还会扶起。诚然,摔倒老人诬陷他人的事件仅仅是小概率事件,是特殊事件。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辩证的。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特殊性和个性总与一定的共性、普遍性相连结而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摔倒老人诬陷他人是矛盾的个性,特殊性,存在于不诬陷不讹诈的普遍性当中,存在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大环境中。因此,不能孤立地看待摔倒老人诬陷他人的事件,大肆在网络媒体上讨论,从而导致民众的核心价值理念不牢固,造成不必要的警惕和观望。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对失范摔倒老人的思想教育,让他们现身说法,还当事人一个清白,给广大民众一个道歉,让更多的人主动自愿地扶起摔倒老人,扶起被践踏的社会公德,扶起被怀疑的传统美德,让中华千百年来沉淀下来的民族正气发扬光大。   






欢迎光临 陇原论坛-甘肃论坛-兰州论坛-地州市论坛-中国甘肃在线 (http://bbs.cngansu.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