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原论坛-甘肃论坛-兰州论坛-地州市论坛-中国甘肃在线

标题: 最美甘肃,不一样的甘肃风情...《兰州》之(二) [打印本页]

作者: 畅游天下    时间: 2015-1-17 19:00
标题: 最美甘肃,不一样的甘肃风情...《兰州》之(二)
二、各地风情  兰州兰州,又称金城、陆都、黄河之城,是甘肃省的省会城市,市区南北群山环绕,东西黄河穿越而过,地处黄河上游,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

  兰州市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历史和大自然为兰州留下了很多名胜古迹以及深刻而又独特的文化底蕴。首先我们为您介绍兰州的美景,兰州曾入选全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在全市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文物点50多处,古遗址50处,古城12处,古建筑15余处。国家级森林公园有徐家山、土鲁沟、石佛沟;市区有五泉山、白塔山、白云观、白衣寺等名胜古迹,还有兰山公园、南湖公园、西湖公园、滨河公园、水上公园等风格各异的景点。(一)旅游胜地白塔山公园

                                      
  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的白塔山上,因山头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白塔山山势巍峨起伏,蟠结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势。白塔原为纪念去蒙古谒见成吉思汗而在兰州病故的一西藏萨迦派喇嘛而建。现存白塔系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重建。清康熙54年(1715年),巡抚绰奇补旧增新,扩大寺址,起名慈恩寺。白塔山1958年辟为公园,总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为三台建筑群,依山而筑,各建筑以亭榭回廊相连,四通八达。山上原有象皮鼓、青铜钟、紫荆树,古称镇山三宝,现紫荆树已枯死。白塔山经过多年绿化,树高林密,曲径通幽。公园三台大殿内独特的黄河奇石馆藏石丰富,独具风格。山下为中山桥,二者已连为一体,成为兰州旅游的必游之地。      
八盘峡旅游度假区
      
  八盘峡旅游度假区位于兰州市黄河上游最西端的八盘峡水库。这里有雄伟的电站大坝,环境优美的厂区,宽阔的库区水面。厂房内发电机组轰鸣,厂房外树木成荫,百花盛开,鸟语婉转,风景如画。
  溯河而上,沿岸枣林葱郁,芦苇摇曳,水鸟翔集,是工业旅游及休闲度假的绝佳胜境。八盘峡库区水面广阔,黄河与湟水河汇合口环境条件优美独特,非常适合于开展水上体育运动及娱乐。可容纳100人乘坐的游轮,是目前兰州市最大最豪华的游轮。您乘坐在装饰雅致的客舱中品茗,或者登上二层观光甲板远眺,总令你心旷神怡。
   

  您如果想体会扑面的河风,可以乘坐快艇,高速掠过如镜的库区水面,享受风驰电掣般的快感。八盘峡水电厂是目前唯一一座坐落在百万以上人口城市中的水力发电厂,装有三台国产机组和三台瑞典机组,总装机容量22万千瓦。



吐鲁沟森林公园
位于兰州市西北160公里处的永登县连城林内,属祁连兰州吐鲁沟森林公园山脉的东麓, 是一以奇山秀水为主体的自然景观旅游区,被誉为神话般的绿色山谷  
   吐鲁沟曾为多民族杂居地区,这里受山地气候影响,降雨丰沛,沟内峰峦叠嶂,林木苍翠,曲径通幽,吐奇纳秀,成为一毫无人工雕凿的原始自然风景区。
  吐鲁沟自然风景区海拔1,998-3,165米,总面积6,157公顷。从大桥至三岔旅游村6公里,便分成大小两沟,左侧是大吐鲁沟,全长14.7公里,是以奇特地貌风景为主的公园主要赏景区,共计有24处景点,峰、峦、崖、石,千姿百态,绝壁飞瀑,石崖泻珠,虽自天作,宛如人开。再上行,便到沟掌草原,为迷人的草原游览区。从三岔右行即进入小吐鲁沟林区。沟长7公里,有12处景点。

兴隆山公园
      


  位于兰州市榆中县城西南五公里处,距兰州市60公里。古兰州兴隆山公园因常有白云浩渺无际而取名栖云山。早在西周时已成为道人凿洞修行之地,清康熙年间取复兴之意,改名兴隆山。本兴隆山为距兰州市最近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史载,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时,病逝于兴隆山,其衣冠和兵器用物安放于此。
  
  1939年,成吉思汗的灵柩运至兴隆山,密藏于大佛殿内;1949年8月才迁往青海塔尔寺;1954年,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迎回,安放在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新建的成吉思汗陵寝室。兴隆山因这段历史而更加著名。
    本世纪五十年代,全山亭台楼阁以及庙宇就达70多处,景点24处,成为佛、道胜地。兴隆山为距兰州市最近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主峰由东西二峰组成,东峰兴隆海拔2400米,西峰栖云海拔2500米,二峰间为兴隆峡,有云龙卧桥横空飞架峡谷。现栖云峰有混元阁、朝云观、雷祖殿等殿阁;兴隆峰有二仙台、太白泉、大佛殿、喜松亭、滴泪亭等景点。
八路军办事处
     

  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我党在蒋统区设立的公开办事机构。19375月开始筹建,19438月撤销,时间长达6年之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彭嘉伦、伍修权等曾在这里领导过八办工作。
     
  “八办1963年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在互助巷2号的旧址筹建了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并于19811月正式开放。共有革命文物150余件,照片170余幅,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办事处另一处旧址在今酒泉路157号。

五泉山公园
      

  五泉山海拔1600多米,占地26万平方米,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史有鞭响泉涌传说。蒙、惠东、西二泉,在五泉山两侧,有水从缝中流出,形成瀑布,俗称东、西"龙口"。五泉山中峰高处为古建筑群,庙宇建筑依山就势,廊阁相连,错落有致。游五泉山最好由西路而上。
  

(二)传统技艺 兰州水车
          

  兰州著名的水车又有着“天车”、“翻车”、“灌车”以及“老虎车”等多种名称。发展至今已逾几百年历史。根据《重修皋兰县志》中的记载:“续里居时,创翻车,倒挽河流,以灌田,致有巧思。船河农民皆仿效焉。”黄河大水车是在明朝嘉靖年间及公元1556年,由段续在其晚年所发明的非常适合于当地使用的水车。这种水车是借助黄河水流的自然冲击力的一种水流设施,其安装于黄河的南岸,在旺水季时利用自然水流推动其转动,而在枯水季则以围堰分流聚水,利用堰间的小渠是河水自流助推。
  这种利用水车的转动,自行提水灌溉农田的水利设施,被誉为古代的“自来水工程”黄河大水车作为中国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其制作工艺是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仅存于世的几轮兰州水车,已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人们不仅画水车、照水车,许多能工巧匠还纷纷制作微型水车,作为旅游纪念品,很受游客的喜爱。为了弘扬黄河文化,开发旅游资源,展示黄河儿女的聪明才智,兰州市政府曾历时七年修建了综合性旅游景点———水车园。又在近期斥资修建兰州水车大观园,以期再现昔日“水车之都”的风采。届时6组12轮水车将齐立黄河岸边,成为兰州的新亮点。
     
  

兰州刻葫芦
  刻葫芦是兰州久负盛名的传统工艺品,又称雕葫芦。它是在兰州特产的小如鸡蛋、大似人拳、皮质细腻、色泽黄白、外形椭圆的葫芦上雕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之类,刻意摹神的工艺品。从晚清至今,百年中流传民间,其工艺精湛,刻意创新,精心微雕,颇受中外游客欢迎。
  兰州刻葫芦始见于清末民初,李文斋是兰州刻葫芦的创始人。他一般有艺人采用特地选育的小葫芦品种,兰州刻葫芦以青白石乡白道沟徐家坪生产的葫芦最为有名。艺人们利用葫芦的特点,使用特制的小刀或钢针,精雕细刻山水、人物、花     
鸟、走兽等画面,并配以诗文书法,在涂以松墨而成。
  刻工精细绝妙,注重传神写意,艺术感染力强;具有浓郁的民族地方特色,是古今馈赠、收藏之佳品,深受国内外鉴赏收藏者所喜爱。刻葫芦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艺人的选料、设计和雕刻技艺。最早的刻葫芦,只是在葫芦上刻一些花草鸟兽、名胜古迹、人物脸谱等,在街头巷尾出售,供儿童玩赏。到民国初年,有人别出心裁,在鸡蛋葫芦上刻以刀马人物与风景名胜,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后来,在张广建督甘时期(公元1914—1921年),由李文斋创造性的劳动,使刻葫芦从市井跃人上层社会,成     为官僚士绅互相馈赠的艺术珍品。兰州刻葫芦人才辈出。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迅速提高,多种多样的刻葫芦工艺制品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人士的青睐。民间工艺刻葫芦在甘肃省许多地区甚至外省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于清末光绪年间的兰州刻葫芦,在百余年的发展中不断壮大,现已形成李氏、陈氏、阮氏、王氏等几个风格和技艺不同的流派。在甘肃省特别是兰州市又涌现出一批后起之秀,其中有“猫王”刘宝贞。他刻绘出来的猫,有的扑蝶,有的抓虫,神形兼备,栩栩如生。还有祁鸿民、张红、李和平等崭露头角的艺术家们,都跃居为当今刻葫芦艺坛的生力军。
     
(三)民族文化太平鼓舞
  太平鼓有“天下第一鼓”之美誉,兰州的太平鼓舞,以舞姿优美、风格独特而著名,其中尤以“秧歌鼓舞”最为精妙。表演者一律头戴英雄帽,身穿皂隶服,腰系灰丝带,脚蹬麻窝鞋,肩背太平鼓。领队以一面扎有红绿绣球的竹竿统一指挥,表演者根据指令,右手紧握鼓绳,左手不停地将鼓身举架到不同方位,一边击鼓一边舞蹈,热烈欢快,气势非凡。
  从兰州市区出发,向北跨过黄河,沿公路行驶60公里,就到了皋兰山西南麓的皋兰西岔乡铧尖村,这里就是兰州太平鼓的“发源地”     
。兰州太平鼓外形是圆筒形,个头比较大,鼓身高约70厘米,直径约45厘米,双面蒙皮,背带较长,可挎在肩上,让鼓垂于人的膝盖下,舞蹈时便于击打又可任意将鼓抛向任何一个方向。
     
兰州铧尖人历来习性好武,太平鼓在兰州擂得也最出名,数百年来,每逢正月初十开始,到元宵节进入高潮,村里村外到处都是太平鼓的雄壮声威,尤其是来了客人,铧尖人更是摆出阵式,得意地耍耍铧尖人的威风。
  兰州太平鼓表演时,鼓手在领队的一声号令下,击锣伴奏,一时间,鼓声咚咚,黄土腾腾,龙腾虎跃,地动山遥。队列不断变幻,一会儿“两军对垒”、“金龙咬尾”,一会儿“车轮施战”、“跳打”、“蹲打”、“翻身打”、“举打”,一边擂鼓,一边舞蹈,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那强大的阵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两军对峙作战时的场面,又显示出高原人憨直奔放的性格和充满勇猛的阳刚之气,令观赏者无不为之振奋鼓舞。
   

  兰州的太平鼓,无论是鼓的结构还是表演的方式,都和河北、东北一带的秧歌鼓截然不同。外形上,兰州的太平鼓是圆筒形,而不是大蒲扇形,另外,兰州太平鼓个大,鼓身高约70厘米,直径约45厘米,双面蒙皮,鼓帮外表深红色或黑色。太平鼓还有一奇,背带较长,可挎在肩上,让鼓垂于人的膝盖下,便于击打又可任意将鼓抛向任何一个方向。
社火

   兰州的社火主要有太平鼓、锣、钵、高跷、花船、花轿、新媳妇骑驴、扭秧歌、舞狮、舞龙、铁芯子、彩车、罗汉、猪八戒、孙悟空、沙僧等。社火里  最大的是头戴礼帽、身着长衫、手持羽扇、眼带墨镜的春官老爷。兰州的社火一般从腊月中旬就开始组织练习了,一直持续到腊月底。当人们在正月初五之前过完春节最初的几天后,社火才正式热闹起来,一般从正月初七左右开始,到正月十六送火后结束,过去也有在二月二结束的。所以,正月初五以后到正月十六这段时间是兰州过年最热闹的日子。  社火是中国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也是高跷、旱船、舞狮、舞龙、铁芯子、秧歌等等的通称,具体形式随地域而有较大差异。
  
        过去,兰州社火的表演时间有时在白天,有时在夜晚,往往与春节唱戏同步进行,因此,热闹非凡。在兰州及其周边地区,一般较大的村庄都有自己的社火和戏台。每到春节,村村锣鼓震天,戏曲不断,人们翻山越岭看社火看戏,乐此不疲。遗憾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经济活跃,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受新文化、新思潮及节前节后上班的影响,传统的社火、戏曲表演逐渐在农村减少,热爱社火、戏曲的人正在快速减少。有些过去在社火、戏曲方面名声赫赫的村庄现在大都沉寂了。
庙会
       农历六月初六,是兴隆山赶庙会的日子。兴隆山的庙会由来已久。“六月六”这一天,赶庙会的善男信女们还会享受到上天赐予的“洗山雨”,给原本青翠的山林“沐浴净身”。 兴隆山庙会的道教活动,以 “念经”为主。有称“赞”、“颂”、“偈”、“韵”、“咒”等。歌唱性较强的“念经”,道人们通常称之为“韵”、“韵子”、“韵腔”。唱诵这种“韵”或“腔”,又称作“喊”或“喊韵”。  除“念经”以外,有些道教宫观里还有一些由乐器演奏的音乐,道士们称之为“牌子”。所谓“牌子”,即类似于一般民间音乐中的“器乐曲牌”,常用于道教仪式的开坛以前,道人们称作“打闹台”。“牌子”依据对象之不同,又有“正曲”和“耍曲”之分。“正曲”是与仪式内容较密切相关的环节时演奏的“牌子”;“耍曲”则是与道场上的俗民百姓交流、取乐,或是在仪式进行的空档间歇期间演奏。表演形式为“唱、念、手印点弹、步罡踏斗、步虚、旋绕、散花”等。

兰州.png (76.27 KB, 下载次数: 0)

兰州.png

兰州2.png (240.91 KB, 下载次数: 0)

兰州2.png

兰州9.png (310.26 KB, 下载次数: 0)

兰州9.png

兰州28.png (275.93 KB, 下载次数: 0)

兰州28.png

兰州30.png (165.21 KB, 下载次数: 0)

兰州30.png





欢迎光临 陇原论坛-甘肃论坛-兰州论坛-地州市论坛-中国甘肃在线 (http://bbs.cngansu.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