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原论坛-甘肃论坛-兰州论坛-地州市论坛-中国甘肃在线
标题:
兰州 打车咋就这么难?
[打印本页]
作者:
王磊
时间:
2015-7-18 15:53
标题:
兰州 打车咋就这么难?
本帖最后由 王磊 于 2015-7-18 15:57 编辑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兰州的街头打车成了一件让人头疼的事:尽管车流中,不时有红、黄、蓝、绿的出租车出现,但总是以“客满”的姿态一闪而过,无视你挥舞的手臂;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兰州的街头抢着打车成了一件常见的事:每当一辆车停靠在路边,总能看到三五位争先恐后试图“捷足先登”的市民,将出租车围得水泄不通。
原来,上下班高峰期打车难,现在,什么时候打车都难。
打车难,似乎已经成了兰州市交通运输的痼疾。
市民讲述:打车难,让人很无奈
在兰州,说起打车难,几乎人人都会情不自禁地附和:“真的难。”
耿燕是盘旋路附近一家科技公司的职员,她的主要工作是在物流中心清点新到的货物并运回公司,由于货物抵达兰州的时间不固定,她每天都要打车往返好几个来回。
说起打车难,她不停地抱怨:“以前,我一天跑三个来回,在路上也用不了几十分钟,现在跑一趟,光等车就差不多要半个小时。眼前驰过的出租车不少,但个个上面都有人,要等一辆空车真不容易。”
张先生是兰州市一家媒体的新闻记者,说起打车,也牢骚满腹:“干我们这行,就耍了个腿勤脚快,一有新闻线索,二话不说就要往现场赶,打车就是图个快,可如今,想打个出租车太难了。有一回,有读者爆料,说东岗立交桥发生了一起重大车祸,我在西关什字等了40分钟,才从其他乘客手里抢到一辆车,等赶到现场,事故现场都被清理完了。白花了打的费不说,还让领导数落了一顿。”
市民周女士的家离单位只有10分钟步行的路程,以前听同事说如何打车难,没有切身体会的她总是不以为然。8月27日,周女士和几位老同学在北滨河路的一家酒店聚会。晚9时,酒足饭饱后,周女士准备打车回家,可站在路边左等右等就是等不来空车。“等了20多分钟,好不容易来了一辆空车,刚一靠边,从四面八方冲过来几个人抢着拉车门,几个有些醉态的男子还为了抢车脸红脖子粗地吵了起来,我们女同志根本靠不到跟前。”无奈之下,周女士只好边往中山桥走边拦车。“没想到中山桥边打车的人更多,我就往西关走。到了西关才发现,回家的公交已收车了,而打车的人比路上跑的车还多,只好往家走。”快晚11时,周女士才回到了家。“进门的那一刻,我哭的心都有了。我就觉得奇怪,白天打不上车也就罢了,这夜里咋也打不上车呢?”
一般的乘客打不上车至多是耽误了时间,而宋斌遭遇的打车难题险些酿出人命。7月11日,是宋斌妻子的预产期,当晚10时许,宋斌的妻子出现了临产症状,宋斌赶忙把妻子扶到楼下,准备打车前往医院,可在麦积山路口等了近1个小时就是等不来一辆空车。“当时,我妻子疼得满头都是汗,我吓得要死,愣是冲到马路中间挡了一辆出租车,给车里的乘客解释了半天,才把妻子送到了医院。医生说,再晚来半个小时,孩子有可能就宫内窒息了。”宋斌一边唏嘘不已一边感叹道:“你说,偌大个城市,打个车咋就这么难呢?”
记者体验:四次打车,三次失败
打车难,绝不是上述个例。近一段时间以来,向本报新闻热线反映打车难的读者越来越多。打车究竟有多难?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进行了一番体验。
8月29日上午10时整,记者在白银路试着打车。街上的各种车辆好像一条条青虫,慢慢悠悠地往前挪动着。在记者能看清的300多米的路段上,有17辆出租车,但无一例外地都载着乘客;10时15分,车流的速度加快了一些,有4辆出租车先后从记者眼前驶过,也是“客满”;之后的20分钟里,先后有38辆出租车驶过,但没有一辆空车;10时36分,一辆出租车停在了路边,没等车里的乘客下车,就有三四个人围上去争着抢车。待后40分钟后,记者放弃了第一次打车体验。
29日下午6时,记者选择车辆比较稀少的旧大路再次进行体验。在这个只有双向两车道的小街巷里,记者足足等待了1小时15分钟,没有见到一辆空出租车。在路边下象棋的刘生侯老人告诉记者,住在这条路上的居民想要出行,一般都是走到主干道上去打车,“有好几次,邻居家里有人得了病,都是先派家里人在主干道上打了车再进来接病人,太不方便了。”
8月30日上午11时,记者在北滨河路亲水平台附近进行第三次打车体验。这里的车辆通行速度比主城区快了很多,但来来往往的车流中却很少见到出租车,偶尔有一两辆车通过,也并非空车;11时10分,等不到空车的记者开始向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方向移动;11时20分,记者在医院门口看到了三辆停靠在路边的出租车,终于坐上了一辆空车。
一上车,司机笑着问:“您去哪?”“白银路。”“对不住,今天我的车限号,进不了城。”司机礼貌地告诉记者。于是,记者的好运气就此终止,直至13时,记者没有拦到一辆可以进城的单号出租车。
8月31日,记者前往西固区进行体验。在这里,空车行驶的出租车随处开见,即便是上下班高峰期,仍能拦到出租车。在这里,打车的时间基本在10分钟以内。
出租司机:拉上客人,送不出去
出租车如此难打,出租车司机的生意一定很好。但是,非常令人意外的是,出租车司机们也是抱怨不断。“现在的生意还不如以前呢。以前从早上6时到中午12时,至少能挣一百四五十元钱,可是现在,同样6个小时,能赚100元就算跑得不错了。”兰州奔马出租汽车公司的刘师傅告诉记者。
为什么会这样呢?兰州金轮车行的马师傅一语道破天机:“堵车太严重,拉上的乘客送不出去,以前起步价内送一名乘客只需要5分钟左右,即便运气不好,沿途全是红灯也不会超过10分钟。而现在,同样的距离,要送一名乘客最少15分钟,如果遇到大一点的堵车,1个小时也不一定能送的出去。所以,看着满街打车的人,我们比打不上车的乘客还着急。”
刘师傅和马师傅所说的情况在主城区内普遍存在,主要的堵车路段自西向东分布在西站、小西湖、文化宫、解放门立交桥、西关什字、安定门、双城门、永昌路、南关什字、中山林什字、广场东西口、盘旋路、五里铺、东部批发市场及南滨河路沿线。
除此之外,如遇到大的市政工程施工路段,车辆的前行速度也非常缓慢。以正在施工的安宁区为例,从培黎广场到费家营什字大约3公里的路段上,车辆一般要行驶30分钟左右。
而在西固区,由于城区路面狭窄,车辆的行驶速度一般也在每小时30公里至40公里之间,如遇到上下班高峰期,车速则大为减缓。
对于这种交通现状,尽管兰州市交通管理部门制定了单双号和尾号限行政策,但兰州市的交通拥堵却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善。“还是开重大节会的时候好,所有车辆都分单双号行驶,路面上的车辆减少了,路也不堵了,出租车才能运转的开。”马师傅告诉记者,在今年的几次节会期间,他的车一上午6个小时的时间,最多时能挣到220元。
业内分析:三大原因引发打车难
据兰州市城市运输管理处提供的数据,目前,兰州市出租车的数量保持在6000余辆,趋于饱和状态,那为什么打车难的现象会如此严重呢?
业内主人士分析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乘客需求量持续加大。
据一家出租车公司统计,随着城市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兰州市选择出租车出行的市民较以往增多了四成左右。
另外,随着的油价上涨,不少私家车驾驶员放弃自驾,转而选择乘坐出租车。私家车主马先生说,目前,兰州市的出租车起步价为7元,可运行3公里,之后每多行驶1公里加收1.4元,相较于每公升7.3元左右的油费和每次停车至少2元的停车费而言,搭乘出租车的费用更为低廉。私家车付先生虽没有如此算细账,但他说,每月限行的那几天,他就必须得打车。
同时,醉驾入刑后,大量的开车人员在饮酒后改乘出租车出行,也增加了出租车的乘客源。
二是城市交通拥堵降低了出租车的运转速度,使一些车主主动放弃在主城区运营,加大了主城区的打车难度。
交通拥堵使兰州市的打车难显现出地域性、时段性差异,所以车主们多选择在交通通畅的区域或时间内行车揽客。
“在主城区1个小时最多送两拨客人,在西固区、七里河区和安宁区,1个小时至少能接6笔生意,谁还算不清这个账?”8月29日,一位一心想离开拥堵的主城区的黄姓司机说,“如果不是正好顺路去西站,我不会拉你。”
经观察,目前,兰州市最好打车的时间段集中在凌晨6时至7时30分和晚23时至次日凌晨1时30分之间,这两个时段之间,由于车辆稀少,司机们跑的十分卖力。
三是兰州出租车的实际运力远远达不到需求。
目前,兰州市出租车的总量为6000余辆,但出租车实行单双号限行后,每天实际投入城区运营的出租车只有3000余辆,这3000余辆车在“油改气”后,每天至少需要去加气站加两次气,加上主动放弃在主城区运营的车辆,兰州市出租车的运力就显得捉襟见肘。
兰州南巡出租车行的马师傅告诉记者,尽管兰州市目前有40多座加气站,但每天等在加气站门口的出租车还是会排起长队,“加一次气,少说也要1个钟头。”马师傅说,其实一辆出租车一天加1次气也能满足运营需求,但由于出租车分白班司机和夜班司机,为了平衡司机之间的利益,出租车司机一般只加够自己当班所需的气量,两次加气势必会导致出租车营运时间的缩短。
存在问题:黑车、拼车越来越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打车难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而这种现象除了给市民出行造成困难外,也滋生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当属“黑车”(无运营资格的出租车)屡禁不止和出租车“拼客”现象的普遍存在,而这又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兰州市城市运输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城市公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兰州市出租车由于运力不足等问题,致使“打车难”现象日益突出。于是,“黑车”随即成为填补这一空缺的“主力军”。
采访中,在等待出租车时,记者曾多次受到“黑车”的邀请。
8月31日,记者在甘南路酒泉路路口,乘坐了一辆微型面包车“黑车”,一上车,该车司机就提醒:“如果碰到运政的检查,就说你是我舅子,我姓唐,你姓啥?”攀谈中,这位“黑车”司机告诉记者,他以前也是跑出租车的,由于每个月要上缴的费用较高,所以购买了这辆二手五菱面包车专跑“黑车”。“生意还不错,一个月下来,能赚个四五千元。”唐师傅坦言,现在跑“黑车”的司机至少有七成都是以前跑出租车的司机,对于这个数字,唐师傅神秘地说“这还是我的保守估计”。
对于“黑车”,运管部门和普通市民有着截然不同的认识。运管部门表示,乘坐“黑车”不仅会影响社会公平,而且由于“黑车”不提供车票,一旦发生事故,乘客的合法权益将无法得到保障;而不少市民则认为,在打不上出租车时,乘坐“黑车”确实能满足自己的出行需要。正因为此,“黑车”在市民的实际需求下一直屡禁不止,且越来越多。
同样,打车难能也使“拼车”现象被大家所接受。
8月31日,记者在搭乘一辆出租车时,司机直接询问“我能顺路再带一个人吗?”在得到同意后,这辆出租车开始靠边行驶,在遇到路边打车的市民,司机就会停车询问是否顺路。最终,这名司机在中央广场找到了一名带孩子的妇女,便立刻让她上车,并指着里程表告诉这名妇女,“等会我不打表,你到地方后,按总路程减掉现在的2.6公里收费。”说完,他主动向记者解释:“前几天,一个司机和乘客就因为里程没说清楚打起来了……”“不过,现在的乘客多半都能理解‘拼车’,毕竟打车真的有些难。”这位司机笑着说。
打车,是都市生活中随时随地都会发生的一件事情。当这件平常事被冠以“难”字,并衍生出诸多问题时,应该引起城市管理者的重视和思考。
作者:
中国甘肃在线
时间:
2015-7-19 20:25
欢迎光临 陇原论坛-甘肃论坛-兰州论坛-地州市论坛-中国甘肃在线 (http://bbs.cngansu.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