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上到一般涌入极强的渴意,又不能冒失跑出去喝水,盯着讲台上投入得不行的老师,不敢站起来堂堂正正说明请求,于是一直忍到放学一路飞奔回家看见水简直眼冒金光,仿佛救命稻草。很多时候我们的要求就是这样的,很简单然而却又不会被满足。
跟父母气离家出走,实则是爬上自家阳台心里默默觉得自己超牛逼,然后等了一个小时被大人找到,气也消了。
羡慕父母,他们轻而易举控制着我们的全部生活;羡慕老师,似乎总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渴望长大,这样就会有自己的空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渴望自由,然后拥有更多的权利去放飞自己;渴望被理解,然后告诉你我心里勾勒的天空颜色。
可人是匆忙的,而且大部分人的匆忙指数几乎跟自己年龄成正比。慢慢接受正式教育,然后小学,中学,高考等。我们需要去关注的事太多,来不及去想想幼时急切要做的事是什么。等真正再也记不得的时候,终于长大了,然后是大学,社会等。
懂了很多很多的东西,不仅课堂上而且生活里,杂七杂八。有新的观注焦点,四面八方涌入大量能吸引到我们的事物,于是学会往前走,不断往前走。
很少一部分人能控制自己的前行速度,更少的人能在自己的时光轴来去自如。于是渐渐忘了童年的自己是个什么样子,就留了个整体过得比较舒服的印象。
再后来,我们终于成功蜕变成一个思想完整的成年人,拥有更多自主权的同时也要让自己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不断的学习积累,在各种忙碌中抽不开身。一帆风顺这种词大多是个念想,谁都有不如意的时候,哪怕是期末考试挂科这种事,说大点,毕业找工作成家立业等等烦事。一般遇到坎坷都会有个一致的想法:当个孩子多好啊,啥也不用管!
事实如此,孩子除了单纯可爱善良天真,还有一点无知所带来的自私,因为不懂,所以任性。最简单的例子,以前每次在家题海奋斗时看到我弟弟看《铠甲勇士》,我都直接吐槽‘有什么好看的,整天正事儿没有!’然后我妈强有力地回复我‘你小时候比他还幼稚!’
其实我只是心理不平衡抱怨一句罢了,但也不得不承认我不理解我弟弟的世界。不知道他看动画片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聚精会神全身心投入的模样,搞得我对他期末43分的卷子,都不忍心告诉他这样下去大学都考不上。
弟弟问我“你学校有多大啊?”
掐指一算“比你学校大一百倍吧。”(在幼儿园小孩儿心里,100是个伟大而且神秘的数字,他觉得100最大)
我弟觉得我特幸福,干什么爸妈都不会管,来去自如的,零花钱还多,学校还大神神秘秘的。我觉得他特幸福,整天待家里就可以,除了平常跟人打个架弄坏衣服,考试考个零分,基本上无忧无虑。我们俩相视无言,彼此羡慕。
总觉得自己现下是不够好的,物质学心理学各种都能找到一百种论证我有多不好的办法。要改变要加油,要有传说中的梦想,与此同时难免嫌弃自己如今的状况,可事实上,此时的自己将是十年后或许更久以后最为羡慕的一个人。
我羡你一杯清茶,夕阳无限好。
我羡你天真无邪,蛟龙腾空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