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中国甘肃在线

陇原论坛-甘肃论坛-兰州论坛-地州市论坛-中国甘肃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分享按钮

编辑推荐

查看: 4372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做自己的父母

[复制链接]

211

主题

215

帖子

69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9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6 14:05: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晨起在闹铃和妈妈催促“快点儿”的杂糅声中睁眼,匆忙洗漱完毕,路边买个鸡蛋灌饼,一杯豆浆,呼噜噜灌进肚子,匆忙进入校门口挂红袖标的检查小干部的视线,然后消失在教室的尽头。一上午丁零零上课、下课,忙得连厕所都来不及上。中午回家,除去路上奔忙的时间,短短一个来小时,有时还要写作业。下午昏昏沉沉两节课后,打扫值日,在早已恭候多时不住声“快点儿”的家长的催促声中结束,然后飞奔去五花八门的培训班。晚上回来,本已一脸疲惫,却还要挑灯夜战,攻克完作业,已经是深夜11点多。到了周末,最好的结果就是能睡个懒觉,假日的生活一点儿都不轻松,培训班儿一个接着一个,有的甚至只能坐十几分钟,那也得去,不然,妈妈不放心。这样辛苦,考试成绩未必如意,挨打受骂,忍耐羞愧,也是家常便饭。这,就是如今华夏孩子的生活,他们的节奏简直可以赶超外企的上班族了。   

  连家长自己都感叹孩子“真可怜”,可是,他们就是无法停下“安排”的脚步,不这样,他们心不安;不这样,他们觉得对不起孩子的未来;不这样,他们觉得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不这样,他们不知道该怎样;不这样,他们周围人的压力使他们喘不过气来……孩子没有特长,不行;孩子考不好,不行;孩子态度不端正,不行;孩子习惯太差,不行……孩子不好好吃饭不行,吃太多也不行;孩子不听话不行,过于听话也不行;孩子拳头很硬不行,孩子不会挥拳也不行;孩子能言善辩不行,孩子过于拙嘴笨舌也不行;孩子头脑不灵光不行,过于滑头也不行……究竟让孩子怎么样?父母们也不知道。   

  如果要说现在的孩子可怜,并不是生活节奏快而可怜,也不是学得太多可怜,更不是没有好父母可怜。哪个时代的父母不是望子成龙?古代的父母严苛多了。古人“十年寒窗苦读”,那苦绝不是现在的孩子可以想象的,“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头悬梁锥刺股”;彻夜背书到梁上君子都无法忍耐……随便找一个历史名人,就可以找到他的“苦读”故事,苏轼曾经“发愤读遍天下书”,试问,现在的孩子有这样的吃苦学习精神吗?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小时候一旦被确定为储君,就要天不亮起来读书,还要守一大堆规矩,哪有时间和精力尽情玩耍?现在的孩子受得了那份约束吗?   

  现在的孩子确实可怜,他们的可怜在于他们有一对儿糊涂父母,他们不知道孩子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他们不了解自己的孩子究竟应该过一种什么样的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他们丝毫不明白他们的孩子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这些糊涂的父母便按照他们自己曾经走过的模式来影响教育他们的孩子,便按照别人的样子随波逐流去培养教育他们的孩子,便按照他们想当然的方式去打造教育他们的孩子。例子信手拈来,学习成绩不理想,和父母顶嘴,父母的父母曾经狠狠打过屁股,父母便如法炮制,也狠揍一顿;别人家的孩子都上某一个培训班儿,自己的孩子不上,心里就不安,觉得落下了步子,便也生拉硬拽孩子去上;想象着孩子不上学,不考上大学,将来的日子怎么过?找不到工作,娶不到媳妇,吃不上皇粮,没有稳定的收入,没有国家的保障,人生该有多悲催?越想越恐怖,不逼着孩子学这学那,可不就是不行吗?   

  瞧瞧,现在的孩子难道不可怜吗?他们注定要成为可怜的一代,摧残他们的,正是他们至亲的父母。等他们长大了,他们要经过多少年的挣扎和努力,才能从这些所谓的“教育”造成的阴影中解脱出来?会很漫长,有的甚至一辈子都出不来。作为现代的父母,我们究竟应该教会孩子什么?我们那么疲于奔命并不是教育孩子,是在残害孩子,孩子成了金笼子里圈着的《皇帝的黄莺鸟》。   

  现时代的父母,我们首先应该教会孩子“竞争”。   

  有的父母厌恶如今的教育,他们说现在的教育完全错了,竞争压力让孩子的人性都扭曲了。于是,他们选择了逃避,他们剥夺了孩子背着书包上学的权利,他们选择了另辟蹊径,选择了躲到没有竞争压力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平均主义的庇护所。孩子能躲多久?作为社会的人,终究要面对社会,一旦进入社会,竞争压力随之而来,无可回避,那时的他们,怎么办?那些还没有进入社会,就被学校这个小社会淘汰的孩子,绝对不是孩子不行,而是家庭教育压根儿没有跟上。   

  作为父母,必须培养孩子一种气度——笑对风浪。一个自身具备了足够能力的人,是不惧竞争的。最厉害的一种竞争者,是老子讲的“不争”可天下的人“莫能与之争”。那种希望通过竞争把所有的对手挤下桥的人,最先被挤下去的一定首先是他自己。不教会孩子为人的气度,是做父母的最大失败。孩子还是婴幼儿时,和同龄孩子争抢玩具,父母总是抱着生怕孩子吃亏的心理,或是怕孩子养成不会分享成了小霸王的心理,生硬地干预孩子,要么帮着他哄骗回来,要么强行要求他让出去,从那时起,干预,就成了灭顶之灾。试想,如果不干预,两个孩子会怎么样?无非是一个强悍,抢走了玩具,另一个哇哇大哭一阵儿,之后,他们便都忘记了此玩具的存在,相互玩耍不亦乐乎。抢玩具者,会不会一直抢?哭者会不会一直哭?那都是他们要学习的功课,那都是他们该承受的结果。在孩子与孩子的相处中,他们可以学会如何相处,遗憾的是,做长辈的不信任他们的自我成长能力,不相信他们是“人之初,性本善”,相反,他们相信“人之初,性本恶”,得他们用他们“善良”的喋喋不休的谆谆唠叨使孩子成为善良方正之人。冷眼旁观,看起来似乎很冷酷,有时却是最温情的方式,适宜才是稳妥,客观比较高明。从自然人到灵性的人,孩子需要自己一路走来。   

  我们做父母的,自己不具备哲学家的智慧,却固执地认为哲学家错了,例如,老子讲“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还讲“大制不割”。我们信吗?不信,如果信,就会行啊。没有行,自然是不信。我们做父母的,自己没有学习的能力,便偏执地认为,孩子自己也没有学习的能力,非要把他塞给一个连你自己也不了解的老师,只看到身边许多人送孩子,你便也兴冲冲把孩子送去。我们做父母的,自己不会享受清风明月下吟诗作赋之乐,便顽固地以为,那是无病呻吟的浪费时间,还不如挑一盏灯写一大堆作业。我们做父母的,自己过了贪玩儿的年龄,或者说自己根本就不会真正玩儿,便一厢情愿认为,玩儿就是无聊地打发时间。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2贡献]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沙发
发表于 2016-1-21 11:55: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About NetEase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0-2015 陇原论坛中国甘肃在线网) bbs.cngansu.cn. All rights reserved.

QQ:596817985 邮箱:596817985@qq.com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陇ICP备14001029号-2 网际网联备案号: 62010202000386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