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中国甘肃在线

陇原论坛-甘肃论坛-兰州论坛-地州市论坛-中国甘肃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分享按钮

编辑推荐

查看: 332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看到日本料理店打出不用任何中国产食材时

[复制链接]

71

主题

71

帖子

23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16:22: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看到日本料理店打出不用任何中国产食材时
  今日从网上看一个贴子,日本有140多家饮食店,就排除中国食品达成共识,在店内打出“我们不使用任何中国产食材”以证明其食材的安全可靠,并以此作为商业卖点进行宣传。   

  乍一看,此标语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相同之处,让一些爱国者很是为此带有污辱性的标语而气愤。但瞬间的刺激后,冷静下来想一想,日本饮食店为什么要打出这样的标语,并以此作为招揽生意的法宝呢?   

  不可否认,一些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上法规比较严,而且执行的也到位。一些到欧洲和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旅游的人回来说,在这些国家,没有假货,农产品也绝对没有农药残留和超标重金属等。你吃什么都放心,用什么也放心。但在中国,国家虽制定了若干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但作性不强,责任划分不清。执法者没有把严把关当做职责,而是默认了目前这种粗放型的滥用农药化肥的现状;小商贩唯利是图,造假和贩假成风,因为他们知道,违法成本很低,大不了罚点款了事。食品安全就是在电视里被重视了,即使打上了绿色食品的牌子,其耕作方式和农药比例,也不一定就是如说明书上所说的那样。要不政府高官为什么不在超市或农贸市场上购粮油蔬菜肉类,而滋生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从种到收都有专人管理的特供呢?这只能说明,他们对非特供的食材也是不放心的,也是不敢随意吃的。   

  中国人对自己的食材都心存忧虑,如何能让人家日本这个特别注重食品安全的国家,对你的食材大放其心呢?   

  中国食材或商品,一直以价廉物美著称。这种价格优势,让我们的产品吸引了很多国外的消费者。因为价廉,在产品种植和管理上,投入的就不会太多。毕竟绿色产品,因其有严格的作程序和农药化肥使用标准,产量可能会比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的产品低些。中国农民注重比较效益,多买钱比什么都好。安全不安全,反正现在吃不死人,以后得什么病,和我有什么关系?而且,有些农民自己上市场卖的菜自己都不吃,而是吃自己使用农家肥种的蔬菜粮食。   

  的确,我国一部分游客出国的时候,经常做出了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比如合餐时把肉用筷子夹开只吃瘦肉,使用卫生间不冲,在公开场合说话嗓门大,屡禁不止的景区胡乱涂鸦,偷拿酒店物品等。2015年,一名中国女游客在泰国清莱白庙如厕时的不文明行为,惹火了寺庙主人查棱大师,下令从3号早上开始不许中国游客进入。2012年5月,埃及3000年历史古迹卢克索神庙浮雕上,出现汉字“丁锦昊到此一游”。一件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破坏了中国人的整体形象,影响了“礼仪之邦”的美誉,损害了国家的荣誉和尊严。许多国家都有针对中国人的中文告示牌:“禁止吸烟”,“禁止随地吐痰”、“出门检查您的袋子”,“严惩偷窃者”,“中国人禁止出入”,“如果随意拿商品将报警处理”。   

  这些专门针对中国人的中文警示语,让一些愤青们感到中国人受到了歧视。愤怒的他们,没有从这些警示语中感到恶习难改的一些国民个体行为,已为国家蒙上了耻辱而受到心灵的震荡,而是一味去责难他人对已的歧视。   

  中国人有钱了,财大气粗了,可以世界四处旅游了。中国人有钱了,腰板挺直了,生出一种说不清的优越感,感觉已经成为被人尊重的人了。但整体国民素质,并没有和经济发展一样的提升。受人尊重或受人欢迎,不取决于自我感觉。中日两国,因日本侵华战争而结下了民族仇恨。在宣传上,我们更多的是谴责日本的不反悔战争,宣传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贡献,很少讲到日本这个民族优秀的一面,以及日本在战后对中国的经济援助和国际上受人尊重的现实。早在2005年6月23日,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公布了一份“全球态度项目”调查报告,16个国家中只有巴基斯坦和中国认为中国形象好于日本。有14个国家对日本的好感度要高于中国。事实也的确证明,在世界许多国家,日本人很受欢迎,而中国人让这些国家感到很是尴尬,即对国人旅游消费对该国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十分的欢迎,又对部分国人暴发户病态的不文明表现十分的厌恶。   

  国家形象的好坏根本取决于国民的表现。台港中山大学教授余光中说:“当你不在中国,你便变成了全部的中国”。不可否认,现在的国人,大部分还是懂得礼仪文明的,但少部分的人不文明行为,所造成的形像损害,却让国家为此蒙上了耻辱。针对国人的警示语,不要从狭隘民族主义上认为是一种歧视,每个国人都应学会反思和自我批判,从这些看似带有污辱的警示语中,看到我们国民中存在的一些不文明问题,看到我们业已形成却不以是的一些陋习。在加强公民素质教育的同时,国家在出境旅游时,应强制性对出境人员进行文明培训,要有针对该国的风俗礼仪,有衣食住行和言谈举止中注意事项,让大家认识到,我们都是国家的“形象大使”,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对于那些出境屡屡有不文明行为的人,要记录在案,几次以上,禁止其出境旅游。让那些自以为有钱就可以随心所欲的人,让那些不知尊重和敬畏法律法规的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2贡献]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About NetEase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0-2015 陇原论坛中国甘肃在线网) bbs.cngansu.cn. All rights reserved.

QQ:596817985 邮箱:596817985@qq.com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陇ICP备14001029号-2 网际网联备案号: 62010202000386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