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中国甘肃在线

陇原论坛-甘肃论坛-兰州论坛-地州市论坛-中国甘肃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分享按钮

编辑推荐

查看: 476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星空银河与星轨的拍摄技巧 摄影玩家们注意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29 17:2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春、夏、秋这三个季上高山拍照,气温便不再那么「冻人」。这时除了晨曦摄影之外,高山上的星空、银河与车轨也是抢手的风景摄影题材之一。这一篇我们就用简单的文字与说法,带大家进入浩瀚的星空夜里。

  浩瀚的星空、一望无际的星空银河、星轨以及车轨,都是夜里拍摄的好题材。银河像一条河流,穿越星空在天上闪闪发光。就以台湾所在的北半球来说,夏季夜里的银河最为明显,冬季最黯淡。秋末的此时,夕日将尽以后,就可以看到带状的星待由南往北延伸。


    三至七月的最佳银河时间

  整体而言!秋末冬初银河在日落后看向西南方即可看见,在春天三月底的子夜1:30由靠近东方升起,四月底约在23:00升起,五月底21:30升起,六月底由19:30升起。七月才在接近子夜0:00落入地平线,8、9、10月底每个月分提早2小时结束。也就是说10月份底落日后的东南方,即可见到将要落下的银河。

10月底,拍摄完夕阳,走在主峰步道往南方向即可见银河如缎带般垂直高挂。

  夜里的银河在夜空里移动,令人感叹宇宙的浩瀚与人类的渺小。

  星轨作品最适合的拍摄时机?  星轨作品最适合的拍摄时机是在半月以后,月出前的2个小时,或是月没前的半个小时。这2个时间点的好处为何?月出前的2个小时开始拍摄,可以利用月光还未出现以前,尽情地捕捉1个多小时的星轨,然后利用月缺的月光出来后,适当的帮地景补光,再收取快门。而月缺的月没前半个小时开始拍摄,则是利用月光先补地景,然后再月落以后得以延长星轨拍摄时间。  拍摄银河小技巧

  拍摄银河的方法极为简单,在15-30秒内曝光完成是极为重要的重点,因为过久的时间星体移动,点点繁星容易变成条状星轨,所以建议用2.8以上的大光圈,加上极高的ISO(3200~6400),再以15-30秒左右曝光即可。

 郊野的山上因为光害很少,所以各处都可以看到满天星斗,一般而言,月圆前后的2周日子,月光较强,比较适合拍摄夜景,月缺的日子较适合拍摄星空银河与星轨哦。 

满月时的山谷,宛如白昼

  满月或是月光较强的夜里,地景就容易完整呈现,所以极适合夜景的拍摄,藉由月光的辅助下,经过长时间曝光后有如白昼。其实!这样的日子也可以用数字合成的方式来合成星轨,唯一的缺点是因为月光较强,相对的天上的星星数量会变少,星轨数量也减少。

  月光下,栏杆拖曳着长影,长时间曝光的夜景照片恍如白昼,要不是星迹与车迹,很难想象这是夜里。
  拍摄星轨的准备工具与拍摄步骤

  由于拍摄星轨需要以长时间曝光,让天上微弱的点点星光,得以留存在影像中。因此,固定相机的脚架,以及电子快门线,绝对是不可或缺的拍摄利器!(为了避免快门启动时,反光镜的震动造成影像晃动,建议先进入相机选单中,将反光镜预锁启动哦!)


  对焦
  请先把镜头切到手动对焦MF,如果环境昏暗不好对焦,可以先把相机的对焦点对准「远方」的灯光或是天空的月亮进行对焦。如果镜头上有表尺,那先切到MF,然后看着镜头表尺,把镜头焦聚转到「无限远符号∞」,其实就把焦点转到镜头的无限远(泛焦)处。
  测光
  先用大光圈与高ISO拍摄测光用照片,拍摄完成后,检查直方图的最左侧是否呈现最高峰并贴近边缘。如果是就代表,画面里有太多黑色无法辨识的景物,拍摄测光用照片时建议再加上EV值(提高更高的ISO或是延长拍摄时间),直到直方图的最左侧出现差异距离,而且最右侧无过曝的峰值,就可以利用该曝光值,作为换算为长时间曝光参数。

  以这个拍摄经验里,在自然无光害的高山上夜曝,通常可以加上1-2的曝光补偿,尤其月缺或是无月光的环境,使用AV(光圈先决)拍照,正常的曝光几乎都要加到2或3以上,如此可以获得更细致的暗部细节。


  计算拍摄星轨需要的曝光量
  举例来说,先利用光圈2.8与ISO3200而快门时间暂时设为30秒拍摄星空影像。然后检视曝光值是否符合您的需要。如果照片过暗,就再开高ISO或是延长快门时间,直到照片符合您需要的曝光值。如果光圈2.8、ISO 3200、快门时间60秒所拍摄的影像亮度符合您的需要,那就可以换算拍摄星轨所需的长时曝光。
  利用互易律计算快门时间
  于是我们预设把ISO降到200,光圈5.6来拍摄星轨,那所需的曝光时间如下:先算出ISO的完整级距:3200→ 1600→ 800→ 400→ 200,3200到200其间相差4级,所以快门时间可以延长到60→ 120→ 240→ 480→ 960秒=16分钟。  
  光圈的完整级距:2.8→ 4→ 5.6其间相差2级,所以快门时间由 16分→ 32分→ 64分,然后换算时间得到64分,那就可以拍出1小时的星轨照片。

  拍摄方位的差别

  当拍摄方向正北时北,拍出的是圆形星轨,而面向东西时,所拍出的是类似流星雨般的条状星轨。


  想拍摄心目中的星轨,不一定得遵照摄影时节表

  或许有人会觉得夏季比较适合拍摄星轨作品?实际上,摄影是一种遇见,不一定得套用百分百的思维。如何解释呢?如果拍摄的重点是银河,那当然属夏季到初秋最为适合。但是星空轮转或是类似流星雨的条状星轨作品,其实只要天气状况许可(天光无云、无光害),巧妙的选择题材,适当的构思再透过曝光的技巧,任何季节都可以拍摄星轨作品。



  满月与月缺,或是无月光的环境,该如何拍摄?

  有月光的日子,环境容易有细节,但是星空的星星相对较少,而且所需曝光时间较短,星轨数量相对减少与变短。没有月光的日子,天空星星较多,但是暗部容易出现躁讯与较少细节。

  当月光较强时,可以利用拍摄同角度的连续多张作品,甚至利用高ISO与较短的曝光时间,先拍出点点繁星,再利用计算机的星轨迭图软件,制作星轨连接或是动画甚至缩时影像。(或是担心像电力不足无法1~2小时常时曝光,利用此方法也可以保全拍摄照片,只有最后一张相机没电,拍摄不到,而其它拍摄到的可以回家后利用计算机连接合成)

  事实上!我到目前为止都还是使用「一曝到底」的方式拍摄星轨,原因在于,笔者个人认为:摄影这件事情应该是尽量在镜头前完成必要的步骤,尽量少用合成软件。如此,你才可以让自己想办法观天察地,减少对软件的依赖,增加在镜头前思考创作。而数字时代的演变下,对于相关接图软件的知识补充当然是必要的课题。只要电力足够,借助软件的帮助可以拍出很长的星轨倒是一个方式!

  在没有月光时,可以借助补光设备(尽量使用些微偏暖色补光,太冷的色温拍出的颜色较为不讨喜),适当的帮景物补光,增加主体的细节,需不需要补光,实则见仁见智,各有利弊。

拍摄璀璨星空 7个注意事项搞定夜间曝光


  拍摄璀璨星空 7个注意事项搞定夜间曝光

  入夜后的世界依然美丽!除了可拍摄灿烂的星空外,尚有流云、星轨、或灯火通明的夜景可以入镜。如果想要拍出美丽的星轨,最佳的拍摄地点均离多光害的都市较远处,像是高山、乡村、海边等偏僻的地方。  所以,一般人拍摄星空、夜曝等题材时,大多选择在郊区或山上进行;反之,高山星空夜曝也是登山爱好者时常拍摄的题材。

  一般说来,星空摄影是指不使用赤道仪追星,而只用三脚架之固定长时间曝光拍摄者;由于地球自转的关系,拍摄之星星会有轨迹移动之现象,俗称星轨。

  以超过海拔三千公尺的高山拍摄环境而言,最怕的就是强风和低温。强风不仅常造成脚架晃动,有时甚至相机连同脚架都会被吹倒;而严酷的低温,更令人在夜晚拍摄环境下难以久待。即使是夏天,山区夜晚的温度也常在十度以下,冬天夜晚的气温更只有0度左右。强风加上低温,使得在高山拍照更是辛苦,除了重要的保暖装备、强健的抗寒决心和体力外,还要能适应高山的稀薄空气和克服高山症发生。

  既然在高山上拍夜景如此辛苦,为什么还要千里迢迢、“忍辱负重”地上山去拍呢?原因无他,爬得越高,看得越远,拍得越美!由于海拔高度决定大气层的能见度,且爬得越高、人越少,星星的可见数量也越多;所以若想拍出令人赞叹的美景,还是得辛苦一些才行。



基本星象辨认能力

  由于地球自转的缘故,位于北半球的我们仰望夜空时,除了北极星外,所有的星星都会明显移动,因此拍摄前,必须先学会辨认北极星的位置。若将镜头中心点对准北极星进行长曝,拍出的星轨会成为同心圆;朝东或西方会拍出斜线状的星轨,向正南拍则为看不见圆心的弧线。由于地球每小时自转15度,所以曝光时间不同,就会影响星轨的长度。

  星轨效果

  器材准备


Canon EOS 5D Mark II +EF 17-40mm F4L USM的17mm端。光圈F/4.5, 快门40秒, ISO 5000, 手动曝光模式, 自动白平衡, RAW转JPEG。

  相机须设定为B快门,并搭配快门线,才能准确掌握曝光时间并确保拍摄品质。由于曝光时间长,相机电池续航力、噪点等问题都要特别注意。镜头焦段以广角镜、标准镜为佳;脚架须稳固,不宜过轻;此外,要特别注意云台的长时间承载能力是否足够。

  地形勘查与拍摄位置

  夜间山区视线不佳,最好能事前于白天勘查好预定拍摄地点的地形、地貌,并决定夜间的拍摄方向及取景构图。找好拍摄点后,设置脚架时须确定其稳固性,并视当地风力调整配重,增加其稳固性;而架设脚架处有时非平坦地面,如草坡、箭竹、雪地等,设置时须确定脚架是否确实触地;若是在崖边、岸边等地面有高低落差之处拍摄,须特别注意自己的拍摄安全。山上气候多变,应随时注意温湿度、气候、风力等因素,并作好机身防潮、防低温措施。如果天候状况太恶劣,千万不要勉强拍摄,记得山是永远在那儿的。

测试构图,节省时间


Canon EOS 30D + SIGMA 17-70mm F2.8-4.5 Macro的17mm端。光圈F/5, 快门11秒, ISO 800,手动曝光模式, 自动白平衡, RAW转JPEG。

  同晨昏摄影技巧的构图测试,先以盲拍的方式测试构图。为节省曝光时间,可先将ISO值调至最高、光圈最大、手动对焦(MF)、B快门曝光,预先试拍几张以取得最佳构图,并可视拍摄地形准备补光器材(如头灯、车灯、手电筒...等),对前景作适当补光。另外,由于夜晚不易构图,建议可使用水平仪帮助水平校正。

拍摄时的设定


Canon EOS 30D + Tokina AT-X Pro 12-24mm F4 DX的12mm端。光圈F/6.3, 快门62秒, ISO 640, 手动曝光模式, 自动白平衡, RAW转JPEG。

  测试好构图后,接下来就是实际拍摄。ISO值越低画质越好,但相对的曝光时间也要拉长,高ISO值则不利于长时间曝光,易引起更多的噪点,建议设定在ISO100~200即可。光圈值的大小决定轨迹的粗细,一般我们以F5.6为基准进行拍摄;B快门曝光时间约在30分钟以上即有漂亮的星轨。

  避免其他光源的干扰

  夜间长曝时,要随时注意周遭环境,若有其他光源进入画面,可用黑卡暂时遮挡镜头暂停曝光,但不能遮太久,以免星轨遭破坏无法连续。拍摄期间若有流云飘过,也会遮挡住星光而干扰画面;流云太厚或是停留时间太长,影响也就越大。

  使用NR功能

  NR即为相机的“去噪点”功能。一般说来,拍摄时我建议关闭NR,因开启NR时,相片拍摄时间有多长,则相机需要多一倍的时间去除噪点,此时相机完全不能做任何动作(包括预览及相机操作)。若是单张拍摄且电力充足时,为求更好的画质,可开启NR功能;而连续拍摄数张不间断的星轨时,就不容许有间断的情况发生。

  关闭防手震功能

  防手震功能仅适用于手持相机拍摄时,但在以脚架配合长时间曝光拍摄时,必须关闭防手震功能。

  月亮的影响



月亮对影像画面的影像

  拍摄星空时,月亮圆缺、明亮度等状况,也会影响天空的亮度及地景补光值,天空太亮则星光失色,不利于拍摄星空及星轨。反之,月光也有补光的效果,若是不拍星轨,适当的月光可以山景、云海、流云等画面增添一些颜色效果、缩短长曝时间,间接提高了相片画质。此外,和太阳一样,月亮也有月出及月没时间,详情可以上气象局网站查询。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2贡献]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About NetEase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0-2015 陇原论坛中国甘肃在线网) bbs.cngansu.cn. All rights reserved.

QQ:596817985 邮箱:596817985@qq.com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陇ICP备14001029号-2 网际网联备案号: 62010202000386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