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中国甘肃在线

陇原论坛-甘肃论坛-兰州论坛-地州市论坛-中国甘肃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分享按钮

编辑推荐

查看: 3858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地藏经有感(原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 18:44: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谨以此文献给普天下的儿女们


    在空闲时都要修习一部《地藏本愿经》,这部佛教经典念诵下来大约两个半小时,地藏经首先是一部孝经,地藏菩萨为天下儿女做出了孝敬的典范,这部经典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填补世界孝文化的空白,纵观儒释教文化精华,孝文化为各教所推崇,也是一个完整人格的立身之本。

    未法时期,魔道横行,人伦颠倒,在西方先进文化科技流出我国的同时,一些腐朽的普世价值观也随之像恶臭一样渗透了进来,它在腐蚀着我们健康的肌体,还有伴随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计划生育国策的普遍执行,家庭中孩子数量的明显减少,人们往往会只重视独生子女的智育学历的培养而忽视了品德和孝道教育,致使我国一大部分孩子存在孝道教育的模糊和流失,今天笔者认为亡羊补牢还是有必要的。而且本文也对年轻的父母一个警钟,对孩子不要过分溺爱以免害了自己的下一代。本文是仅是笔者一孔之见,希望朋友留下你的看法,以完善作者论据和论证。

    我国的教育现状从某些方面是失败的教育,在五四运动以后,破了一些封建的糟粕,但新型的教育理念并没有做到以育人为本,在人与才的教育培养上还是只注重了才而忽视了品德教育,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被抛弃,这种现像到十年内乱时达到极致,让我们的下一代饱受其害,在农村多子女的家庭中,相对来说稍好一些,而在城市中由于生活条件的优越,懂得感恩和孝道的孩子还是很少,这不怨我们的孩子,他们的本质是好的,只是感恩和孝道教育的严重流失,责任不在孩子们而在于他们的父母。

    第一:父母的榜样没做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为父母平时对自己的父母不知感恩,抱怨顶撞,向老年父母索爱责备太多,以致给孩子没有做到好的示范教育。

    第二:父母的过分溺爱

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孩子数量的减少,在家庭中形成了父母过分溺爱孩子的普遍现象,在家庭中形成了重下而忽上的作风,在孩子心中滋生以我为中心的理念。

    第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

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是学习,以考上名牌为标准,忽视了人品素质的培养。

    第四:人的自私的本性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以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本性的澎涨,遇事只替自己着想,不能换位思考,不考虑别人及长辈感受。

    人之发肤,受之父母,每一位父母都是深爱孩子的,一个人的成长付出了父母全部的心血和爱,在物质极度贫乏的年代更是如此,父母就像大树,孩子就是枝叶,只有热爱和孝敬父母,才能完善自己的人格,根深而叶茂便是这个道理,佛学上讲的对父母越孝自己才会越顺,孝父母就是爱自己,善待父母就是善待自己的明天,每个人都会老的,生老病死自然规律。

    供养父母的人会越来越富有,这种供养主要指物质供养和精神供养两个方面,颜施和物施同样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尊,父母到了老年,他们也需要我们对他们给予肯定和赞许,孩子的笑颜和肯定赞许对父母是精神的供养。

    随着父母的日益衰老,他们从体力和精力、记忆自理能力日渐退化,最终父母会先子女而离开这个世界,做为子女的我们应体贴帮扶父母,消除父母对老年生活的恐惧,这是我们做子女的义务,也是责任。

    父母和子女都有成熟的过程,在其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面对年迈的父母,任何的清算父母过错都是错误和不可取的,子女这样做都是不孝,如果产生报复更是犯下了不可饶恕的过错。我看过这样一篇报道,一研究生清算父母的过错理由是父母让他小时候穿了哥哥不穿的小衣服,他竟然骂父母:“放屁”,事可忍而熟不可忍。

    最后笔者强调,在社会发展的今天,愚孝是不可取的,对于父母的过错我们做子女的要心平气和的指出,相信父母也一定会欣然接受。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2贡献]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沙发
发表于 2016-1-1 21:57: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1-1 21:57: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About NetEase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0-2015 陇原论坛中国甘肃在线网) bbs.cngansu.cn. All rights reserved.

QQ:596817985 邮箱:596817985@qq.com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陇ICP备14001029号-2 网际网联备案号: 62010202000386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