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们曾路过莫尔道嘎森林公园,当年其已打出“南有西双版纳,北有莫尔道嘎”的口号,然而我们依然过而不入。今夏再去,最想看的风景亦不是森林,也不是驯鹿,而是一位与森林和驯鹿息息相关终生厮守的老妇人——中国最后一位鄂温克酋长玛利亚.索。 鄂温克驯鹿人是鄂温克族的一部分,三百多年前他们从俄罗斯的外贝尔加尔湖沿岸和列拿河流域迁徙到大兴安岭,在此过着游牧生活。1965年定居敖鲁古雅(鄂温克语意为杨树林茂盛的地方),1973年成立了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敖鲁古雅鄂温克人以饲养驯鹿和狩猎为生,他们饲养驯鹿是为了食用驯鹿肉喝驯鹿奶,连衣服鞋帽以及住宅室内铺的皮垫都是由驯鹿皮制成,打猎或下山购物走亲访友时就以驯鹿为交通工具。 被誉为中国最后的女酋长的玛利亚·索生于(1920年?),她带领的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部落(仅200余人)是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被人们称为“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 玛利亚·索从小跟父亲练就了打猎的本领。年轻时的玛利亚·索高挑个儿,漂亮且能干,是丈夫拉吉米的好帮手,丈夫打中的猎物,都是由她带着驯鹿运回家中。传统意义上,鄂温克族无论族里还是家里都是男人说了算,但玛利亚·索却是实实在在的家里老大,这是因为丈夫拉吉米嗜酒成性,玛利亚·索只能大权独揽。丈夫去世后,玛利亚.索不仅承担起家庭重担,还把原来拉吉米在族里的威信和责任继承下来,并最终成为鄂温克使鹿部落的最后一位女酋长。 虽然当地政府为鄂温克族建好了定居点,但在山林中生活了一辈子的玛利亚·索舍不得离开驯鹿、舍不得山林中古朴宁静的生活,所以,她的一生从来没有离开过驯鹿和森林。 据说,看莫尔道嘎容易,见玛利亚.索很难。皇帝素不信邪,与行者老湖一起离开大队人马,径奔森林深处而去,终于找到了玛利亚·索老太太的住处,亲眼见到了这位身子骨依然硬朗却不会说汉语的鄂温克老妇人。 不过,跟村妇相比,皇帝还是逊色不少。因为,村妇带领后面的大队人马不仅也找到了玛利亚.索的住处,而且竟然借助翻译跟老人家做了交流,还拍了老人家的大量特写照片。 ——————分割——————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境内,总占地面积148324公顷,森林覆盖率93.3%,其内保存着我国最后一片寒温带明亮针叶原始森林。莫尔道嘎森林公园南邻呼伦贝尔大草原,北接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以其林海松风蓝天、白云的夏季风光和冰峰雪岭严寒雾凇的冬季风韵闻名于世。 松塔在此,松鼠安在? 红豆坡因其内长满越桔(兴安红豆)而得名,红豆褐茎绿叶白花红果,红豆坡内满目苍翠清香扑鼻。 苍翠中见红豆,村妇顿生豪情。 皇帝的一首《呼伦贝尔大草原》引来观者无数、拍者云集、掌声雷动。 好萌的小火车,可惜木有时间乘坐。 这才是我们要找的 看到了驯鹿,就离玛利亚.索不远了。因为她终生与驯鹿为伴,就是为驯鹿而生滴。 驯鹿学名Rangifer tarandus,雌雄皆有角,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环北极地区,包括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北部及一些大型岛屿,在中国驯鹿只见于大兴安岭东北部林区。 可爱的驯鹿比日本奈良的那些小鹿友好多了 鄂温克驯鹿人在森林中没有固定住所,他们用松木搭成非常简单的帐篷,俗称“撮罗子”,撮罗子顶上的遮盖物夏季用桦树皮,冬季则用麂或鹿皮。 简单观赏了驯鹿后,我们去寻找玛利亚.索。这不是她住的。 而是用来展示老人家的各种合影的。 拐一个湾,走到远离主人行道的僻静处,远远就看见老人家坐在自家屋子前。 哇,驯鹿皮。它的肉呢? 老人家今天心情特好,怎么拍都可以,随意。 据说,老人家实际年龄早已过百,但鄂温克人似乎忌讳过百的年纪,所以对外都说95岁。 我们见到的生活中的玛利亚·索沉默寡言,长相和装扮人酷似俄罗斯大妈,脸上没有任何“酋长”的印记,一道道深浅不一的皱纹透露出慈祥和岁月的沧桑。 如此高龄的老人至今仍坚持劳作,看看这双手就一目了然。 交谈中,老人时不时露出灿烂的笑容。 终生与驯鹿和森立在一起,这是我的幸运。我愿意就这样一直活下去。 三代村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