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中国甘肃在线

陇原论坛-甘肃论坛-兰州论坛-地州市论坛-中国甘肃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分享按钮

编辑推荐

查看: 3280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秦声秦韵唱晚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5 11:1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人 于 2015-2-9 00:36 编辑

   秦声秦韵唱晚霞
                                    
                                  ——记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闫淑琴

                                             
山人


      在位于天水市秦州区东团庄的天水市秦声学会的演出现场、在秦州区藉河风情线樱花园的天水市秦州区老年协会樱花秦韵团的演出现场,经常能看见一位虽年逾七旬,但仍然精神矍铄、身型矫健的老人,正在激情、投入、认真地进行着秦腔表演,她专业到位的艺术表演,不时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声。她就是我市秦剧团原正旦演员,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闫淑琴老师。
      1940年10月的某天夜晚,闫淑琴出生于陕西西安市的一户银行小职员家庭,她的呱呱坠地,无疑给这个家庭带来了诸多的欢乐与喜气,此后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她一直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
      小淑琴的家就坐落于陕西西安市南院门附近。这一带解放前曾活跃着一批在陕西声名显赫的艺术院团,易俗社、正俗社、三意社、陕西京剧团等。可以说是西安戏剧院团扎堆的地方。优越的环境、便利的条件,和对秦腔艺术的耳濡目染,使闫淑琴自幼就爱上了秦腔表演艺术。入学读书之前闫淑琴曾跟随在河南郑州某银行当小职员的父亲在河南郑州呆过几年,有幸经常前往河南豫剧团观看由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的演出。吸取了多种艺术养分的她,艺术的天赋更像花蕾一样悄悄绽放。
      闫淑琴接受笔者采访时还谈到一件鲜为人知的事情。解放前夕,和父亲在银行共事的一位同事,三十有余,仍膝下无子。他看见小淑琴虽只有八九岁,但却已出脱得亭亭玉立,落落大方。加之具有一定的天赋和气质,甚是招人喜欢。因此,在随国民党撤离大陆时很想带小淑琴随他前往台湾,终因父亲坚决果断的婉言谢绝,她才没被带离大陆。
      国内解放战争既将结束时,各地战事更加激烈,闫淑琴的父亲看见兵荒马乱的情景,毅然决然地辞去郑州某银行的工作,带领妻子和小淑琴雇马车夜以继日地回到了西安老家。全国解放后的1953年,闫淑琴在西安老家完成了小学学业。父母认为女孩子能认得自已就行了,于是没有让她再继续念书。一位热心的邻居大婶看见十二三岁的小淑琴长得眉清目秀,灵气十足,最主要的是浑身散发着一种艺术的天赋,十分招人喜欢。就主动建议闫淑琴的父母:小姑娘长得如此俊悄,又每天爱哼唱秦腔,何不让她去学戏当演员。一语惊醒梦中人,大婶的建议,正应了淑琴父母的心愿。因为西安解放后,党和政府对文艺工作非常重视,尤其是对于传统的秦腔艺术更是倍加关注,培养后备艺术人才的事已提到议事日程。民间也把会唱戏,能当演员看作是非常荣耀的事。
      经征得小淑琴的同意,父母便把她送到离家很近的正俗社学戏,经目测面试,她成了该社的一名正式学员。
      在正俗社学戏的早期,生活是非常艰辛的,每天伴随着她的是苦练基本功:跑圆场(水上漂),摔水袖…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进进出出几乎是三点一线式的生活,即活动房、剧场、老师家。除了训练基本功外,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吊嗓子,背戏词。社里有演出活动时还得跟随老师们观看演出。不得一番寒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经过三年多日日夜夜近乎残酷的学习训练,闫淑琴终于在恩师杨慧民、姜姚中的言传身教和精心培养下出师了,并开始在该社演出活动中担纲主要角色。
      1956年闫淑琴被天水秦剧团作为艺术人才引进并很快成为该团的一名台柱子。起初她扮演的是小旦、花旦角色,后转入正旦(青衣)。如《十三妹》中的何玉凤,《白玉楼》中的白玉楼,《五典坡》中的王宝钏,《铡美案》中的秦香莲,《斩秦英》中的银屏公主,《闯宫抱斗》中的姜后(姜娘娘),《游西湖》中的李慧娘,《黄河阵》中的三霄妹,眉户《梁秋燕》中的梁秋燕等等。
      当时只有十六七岁正值豆蔻年华的闫淑琴,由于她精堪的演技,过硬的基本功,得体的身架、外表,俊俏的英风、扮相,清脆悦耳的唱腔,很快风靡天水演艺界及周边地区,成为许多秦腔票友、戏迷朋友追捧的对象。据闫淑琴老师回忆,有次在天水市原体育场演完戏后,一些戏迷观众为一睹她的芳容,前拥后挤把戏场通道围得水泄不通。当年那阵势,很有点现代演员被强大粉丝团包围的情形。没办法,团领导只好让团里的那些年轻小伙子将她围起来开路护送她回家。
      笔者以为闫淑琴老师多年来在秦腔演艺生涯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掌握了过硬的基本功,有自已的多种绝活。笔者年幼时曾跟随父亲看过由闫淑琴老师担任主演的秦腔本戏〈闯宫抱斗〉,脑海中留下了大半生难以磨灭的印象。当年的闫淑琴老师正值青春妙龄,风华正茂。她在舞台上把个姜后(姜娘娘)演得活灵活现,形象逼真。戏剧进入高潮时,只见她扮演的姜后双手紧抱火斗(道具里面点燃火炮)绕戏台连续转了三圈,数分钟后被“烧焦”了的姜后撕心裂肺的惨叫声和悲哀无助的哭泣声震憾着全场观众的心,人们纷纷向暴君纣王和淫妃妲己投去了愤怒的目光……
      闫淑琴老师在《游西湖》(鬼怨)一折戏中扮演的李慧娘,身怀“吹火”绝技,一气可连续吹80余口,这在中国戏曲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二是独特的唱腔。闫淑琴老师本身就有一副像铜铃一样的好嗓子。后来在她学戏的生涯里,又能博采众长,广泛吸收京剧、豫剧等其他剧种的特长及养料,以至于后来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唱腔。她独树一帜的‘拖腔’唱法,高昂、亢奋、激情,又柔情似水。把京剧、豫剧的某些发声方法运用到秦腔唱腔里,开辟了秦腔唱法的新路子。三是戏路非常宽广,文武不挡,不受角色的限制。她在秦腔表演艺术中以演正旦(青衣)为主,但经常因为工作的需要也常饰演小旦、花旦、武旦、媒旦、老旦等角色,甚至还反串过须生的角色。当年和著名秦腔丑角表演艺术家(已故)赵新启配演的《十八扯》脍炙人口。她曾在秦腔现代戏《两颗铃》中饰演过反面角色——国民党遣返女特务,那邪媚冷峻的形象也给广大秦腔戏迷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之后闫老师便在天水秦腔演艺界有了“冷美人”之誉。
      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初期,“文革”运动开始后,最先受到重创的是我国文艺界。做为传统文化的中国秦腔,也不例外地受到了冲击和挫折。许多专业秦剧团纷纷倒闭,大批专业秦腔演员被迫离开了自已心爱的舞台。做为当时天水秦剧团的台柱子之一的闫淑琴,虽然她的表演艺术造诣正达到炉火纯青的巅峰时期,但也不得不痛心地离开了她热爱的天水秦剧团,返回老家西安。谁知那个年代,到处都在搞运动,到处都在破“四旧”,在西安老家待了几年,1973年又返回了甘肃。不过,这次不是回到天水秦剧团,而是被慧眼识英才的定西秦剧团领导看准,成为定西地区秦剧团的一名秦腔演员。在定西期间,她在现代秦腔剧《杜鹃山》中饰演的柯香,《小刀会》中饰演的周秀英,《铁流战士》中饰演的向华,在省城演出时唱红了整个省会兰州。每当她回天水探亲时,就能听到有线广播播放的《铁流战士》中由她扮演的向华的唱片片段。后来,也就是改革开放后的1979年,闫淑琴被当时的天水地区秦剧团派专人前往定西将她挖了回来。直到1995年正式退休。近半个世纪以来,闫淑琴把自已的青春年华全部奉献给了她钟爱的秦腔事业。
      纵观闫淑琴老师大半生,成功扮演了众多舞台艺术形象,给秦腔票友和戏迷观众留下弥久愈深的印象。但遗憾的是由于她所处的那个年代,没有什么“红梅奖”、“梅花奖”之类的奖项,就连专业技术职称也是在她快要退休的几年里才开始逐步进行的。因而在她大半生的演艺生涯里虽有过骄人的辉煌,但头顶却没有太多的光环和桂冠。甚至连国家二级演员的职称都没来得及评上就遗憾地退休了……                                                                                      
      然而,这些并没有影响她在广大秦腔受好者和戏迷朋友心目中的良好印相。她在天水秦腔界正旦演员头把交椅的位置截至目前仍无人能够代替得了。她曾经与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米新洪、赵新启(已故)三人被称为天水秦剧团的“三套马车”。2008年,天水电视台《人文天水》节目摄制组对这“三套马车”进行了专题采访和长篇报道。
      现已年过七旬的闫淑琴老师身体仍然非常硬朗,精神饱满,对生活对未来充满热情。七十多年沧桑岁月的历练与沉淀,锻造了她坚毅的个性与优秀的品质,使她在现实生活中更显得朴实无华,锋芒内敛,低调做人做事,从不张扬。她人虽在正式秦腔戏剧舞台上退休十余年了,但她仍然关注着她自己所热爱、钟情的这一事业。也没有完全放弃她的演艺。直到目前,她仍然活跃在天水市秦州区东团庄社区、天水市樱花园业余秦腔班社的小舞台上,继续着她的秦腔梦。他和丈夫周华臣自1959年结婚以来生育有两男两女,四个子女均已成家立业,且都有了各自的孩子。他们的两个子女在西安生活,两个在天水生活,对他们二老都很孝顺。应当说,闫淑琴老师的晚年是快乐的,幸福的!










2013-2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2贡献]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沙发
发表于 2015-2-5 11:32:55 | 只看该作者

静对世外物; 宁观亭中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2-5 13:13: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2-9 00:37:30 | 只看该作者

5#
 楼主| 发表于 2015-2-9 00:38:01 |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5-4-4 10:44: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About NetEase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0-2015 陇原论坛中国甘肃在线网) bbs.cngansu.cn. All rights reserved.

QQ:596817985 邮箱:596817985@qq.com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陇ICP备14001029号-2 网际网联备案号: 62010202000386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