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中国甘肃在线

陇原论坛-甘肃论坛-兰州论坛-地州市论坛-中国甘肃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分享按钮

编辑推荐

查看: 417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藏在伏羲故里的美 寂寞石窟背后的天水传说

[复制链接]

391

主题

590

帖子

181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5:58: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水市是甘肃省第二大城市,位于甘肃东南部,自古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境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物产富饶,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称。

天水是中国古代文化发祥地,上古时期的伏羲、女娲都降生在天水,故有“羲皇故里”之称。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形成了众多的人文景观;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


天水伏羲庙、卦台山,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朝宗拜祖的场所;武山水帘洞,洞内楼台、泉石、雕塑、画像一应俱全;甘谷大象山,拔地而起,巍峨壮观,山上有安详、宁静的大象山大佛;与麦积山毗邻的仙人崖,群峰对峙,是一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游览胜地……还有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以精美的泥塑艺术,险峻的洞窟著称于世。

旅游季节

天水的最佳旅游时间为7~10月。天水深居西北内陆,气候特征具有明显的大陆性特征,春季常有春倒寒、夏季气温温和、秋季或阴雨连绵或干旱常现、冬季漫长寒冷。

天水旅游的两大主打招牌是“伏羲文化”和“麦积山石窟文化”,其中的“伏羲文化旅游节”则安排在每年的7月或8月间,此时虽是夏季,但天水的夏季多为雨热同季,气候较为温和,适宜出游。


此外,天水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这里仍然保存着较为传统的民族文化,春节则是这些遗存的最佳载体,因此,如果想要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渊源,则需在寒冬腊月之时走访天水民间,偶遇先祖遗韵。

必玩景点TOP10:

天水是甘肃少有的山青水绿的地方,由麦积山石窟和小陇山植物园、仙人崖、石门与曲溪等景点组成的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风景名胜区,区内重峦叠翠、山环水绕,兼具江南水乡的秀美和北国山川的雄奇,是理想的旅游胜地。

故此处被当代诗人陈运和赞为《天水地诗》:“天水灌溉地诗麦积山下好年代用的是历史沉淤的肥料用的是先辈认可的良种古代人文出世伏羲始祖功绩各级领导到此祭祀两岸百姓同样膜拜在谈減免农业稅在说推广收割机我握写诗的笔愿为伏羲氏描绘栩栩如生的形象”。


天水主要旅游景点:麦积山石窟、伏羲庙、南廓寺、玉泉观、仙人崖、胡氏民居、卦台山、李广墓、龙园、秦安大地湾遗址、甘谷大象山、武山水帘洞、净土寺、石门山、曲溪、街亭温泉度假村、马跑泉公园、李子园森林公园等。

1、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位于天水东南部,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雕塑馆”。麦积山因该山状如堆积的麦垛而得名,石窟始建于一千五百多年前,大多在二十至八十公尺高的悬崖峭壁上开凿,层层相叠,密如蜂巢。各洞窟之间有栈道相连,攀援而上可达山顶。

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中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石窟周围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

攀上山顶,极目远望,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在中国的著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麦积山为最佳。

2、伏羲庙

伏羲庙,又名太昊宫,在市区西关,其建筑肃穆古朴,巍峨壮观,是海内外华人寻祖追宗的圣地。伏羲庙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览厅等共6座。天水伏羲庙新旧建筑共计76间。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而朝房、碑廊沿横轴线对称分布,规整划一,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风格。

由于伏羲是古史传说中的第一代帝王,因此建筑群呈宫殿式建筑模式,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伏羲祭祀建筑群。又因有伏羲庙,民国以前小西关城又叫伏羲城。院内遍布古柏,为明代所植,原有64株,象征伏羲六十四卦之数,现存37株。挺拔苍翠,浓荫蔽日。伏羲庙大门内侧东西墙角原有古槐两株,相对而立。现存东边1株,树干中空,经鉴定为唐代所植。

3、轩辕谷

皇帝时代在华夏文明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这个时代继承了以伏羲文化为代表的原始文化,造就了酋邦文明,为奴隶制文明奠定了基础。轩辕黄帝作为这一时期文化的代表,开创了华夏文明。而他的早年时期则是在清水度过的,清水因之而称为“轩辕故里”。在这里,有着关于他的传说和记载,也有他和他母亲生活过的痕迹。

轩辕谷俗称三皇沟,位于清水县城东七十里的山门乡白河村。据省、市、县志记载及民间传说,为轩辕黄帝的诞生地。这里林木茂盛,流水潺潺,有“轩王爷睡觉石”,轩辕黄帝戏耍之“戏台”、晒太阳之“晒台”。

4、南郭寺

南郭寺,位于天水市城南2公里山坳,占地5.7公顷。这里树木葱茏,古柏参天,风景优美,鸟语花香,为天水的八景之一,誉名“南山古柏”。建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历代诗人墨客览胜之地。

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公元759年流寓秦州(今天水)时,写下一百余首赞美诗,其中“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的一首传神入化,故此,古往今来,更加引起人们对它的游兴和向往。其东侧山势险要处,建有观景亭,游人登高远眺,天水市全景尽收眼底。此外,南郭寺背负的山坡之上,有一片在古城天水范围内唯一的天然白杨林,郁郁葱葱,为寺院增添了绿色和生机。

5、玉泉观

玉泉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水市秦州区城北,因山上有一碧水莹莹、清甜透脑的玉泉和元代秦州教谕梁公弼建寺时吟有“山寺北郊,名山玉泉”之句而得名。建于元大德三年(1299年)。现存建筑为明清时重建。观紧依城垣,顺山势升高,随山沟、崖壁、台地而建。

中轴线自下而上,有山门,遇仙桥,通仙桥,青龙殿,白虎殿,人间天上坊,玉泉阁,第一山牌坊,三清殿,山顶有小庙,传为明魏忠贤生祠。侧边有雷祖庙,三官殿,诸葛祠,托公祠,三清阁,选胜亭,静观亭,苍圣殿,玉泉井。井上有六角亭。神仙洞传为元代陆、马二真人羽化处。三清殿梁上墨书题记“明嘉靖叁拾陆年岁次丁酉季冬重建”,第一山牌坊墨书题记“嘉靖叁拾柒年建”。观内有秦州八景之一的“玉泉仙洞”,玉泉观现存建筑大多为明清时重建。

6、仙人崖

仙人崖距麦积山石窟15公里,自然风景秀丽,人文景观仅次于麦积山景区,自南北朝以来,历代在这里均有建筑和雕塑造像,遗憾的是多被损毁,遗存甚少。这里现存的寺宇是经唐、宋、明、清等朝代建筑和重新修缮的,部分泥塑为北魏晚期作品。长期以来,这里是释、道、儒三家共存的风景胜地,由三崖、五峰、六寺所组成。

翠峰高耸于崖顶,寺观修建于峰顶或飞崖之间,颇有雅趣。三崖,依其方位,名曰东崖、西崖、南崖。五峰即玉皇峰、宝盖峰、献珠峰、东崖峰和西崖峰。六寺为木莲寺、石莲寺、铁莲寺、花莲寺、水莲寺和灵应寺。“五峰”和罗汉沟群峰众相参差罗列,姿态万千,若揖拜“玉皇峰”,人称“十八罗汉朝玉帝”。

7、水帘洞石窟群

水帘洞石窟群,坐落在天水市武山县城东北约25公里处的钟山峡谷中。建于十六国时的后秦,经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历代屡有修建,主要有水帘洞、拉稍寺、千佛洞、显圣池和三清洞五处石窟。

水帘洞在形似斧劈的试斧山东侧之峭壁上,是一个约50米长,30米高,20米深的拱形自然洞穴。每当雨季,洞顶、洞壁泉水、雨水一齐涌出,洞檐流水如注,恰似珠帘掩门,故得名水帘洞。水帘洞的崖面上保存着北魏、隋、唐、元各代的佛教巨幅壁画。

8、胡氏古民居建筑

胡氏民居属明代民居古建筑,位于天水市秦州区民主西路,西边毗邻文庙。2001年6月25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天水市现存的明代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现存的明代品官府第,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在全国范围内其规模也是不多见的古民居。

甘肃省文物局(1998)14号文件对天水古民居的评价是:“天水古民居是保存至今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天水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9、卦台山

卦台山卦台山又名画卦台,相传为伏羲氏仰观天,俯察地,始画八卦的地方,处于三阳川西北端,现辖于北道区渭南乡,距天水市约15余公里。卦台山如一巨龙从群峦中探出头来,翠拥庙阁,渭水环流,钟灵毓秀,气象不凡。登临卦台山顶,俯瞰三阳川,人们不难发现,古老的渭河从东向西弯曲成一个“S”形,把椭圆形的三阳川盆地一分为二,画成了一个天然的太极图。卦台山已成为秦州名胜,陇上佳景。

10、李广墓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广墓中埋葬的正是这位浴血杀敌的飞将军李广。李广墓位于天水市区南郊的文山山麓。墓冢高约2米,周长26米,祭庭为3间悬山顶,垣墙大门额题“飞将佳城”。墓碑上镌有“汉将军李广之墓”七个大字。据考证,此墓是李广的“衣冠冢”,葬宝剑衣物。墓前原有石兽石马,造型生动,故得石马坪之名。

石窟文化两日游

D1:麦积山→玉泉观

上午先去麦积山游玩观赏,其中麦积山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周围山奇林郁,风景优美,素有“小江南“之称,被誉为“秦地林泉之冠”。吃过午饭,再去玉泉观,这里依据山势而建,布局合理。沿着中轴线依次游览各个景点。其中神仙洞相传是元代陆、马二真人羽化之处,更为玉泉观平添了许多神秘色彩!

D2:水帘洞→千佛洞→甘谷大像山石窟

第二天,吃过早饭,先去水帘洞,每当雨季,洞顶、洞壁泉水、雨水一齐涌出,沿洞檐流下,恰似珠帘掩门,故得名水帘洞。洞内多座建筑错落分布,工艺精巧。之后再去千佛洞,它是一座天然岩洞。最后去甘谷八景之一的甘谷大象山石窟,依照山势修建的长廊,如同一条腰带一般,景观巍峨壮观。横岭之上,楼阁鳞次,祠宇相望,四季景色分明。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2贡献]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About NetEase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0-2015 陇原论坛中国甘肃在线网) bbs.cngansu.cn. All rights reserved.

QQ:596817985 邮箱:596817985@qq.com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陇ICP备14001029号-2 网际网联备案号: 62010202000386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