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中国甘肃在线

陇原论坛-甘肃论坛-兰州论坛-地州市论坛-中国甘肃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分享按钮

编辑推荐

查看: 419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掖在苛求后的幸福

[复制链接]

314

主题

323

帖子

104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4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17:54: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欲求】
曾经年少不经事,自以为~人不求人一般高。
不经意听说:“没有人,可以做到一辈子不求人。”
再来一句:“活着的人,可以不求吗?衣食住行,人有哪一样可以完全自理?”
“农民!”有喜欢抬杠的,抢答。
这人和抬杠的来了句狠的:“死人,都还要活人抬。”
——把话说到这份上,还有谁能说,人可以无欲求(互相帮助)呢?
    【常态】
人,从来就在互相的帮扶中,各各生存。
母亲,是将自己带到这个世界的人;家人,共同合力抚养和照料关爱。
渐成渐长,读书、学习、生活,到成家、到立业;其中,结缘无数的男女老少、更有人们的关爱。
人的欲求,源于人的社会性——群体相处中,有分工与合作。
当然,人也会对自身有要求,这也是个体存在的基本常态。
正常状态下的正当欲求,使得人们能够共存共容。
家庭、群体的温暖关爱,相互支持、满足要求是常态。
    【正常的欲求】
从婴儿的哇哇啼哭,闹吃吵眠……直到买卖交易,都是人的各种要求出现于生活中。
正常要求的提出和实现,有利于达成个人内在的平衡,有利于人际关系的互动。
人,对自己有所要求,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人,对别人有所要求,有利于增进感情和紧密协作;
人,正视别人对自己的要求,能够引发自身的反思,迅速提升自己的素养。
提出、达到正常的要求,有利于个人、家庭、社会的和美。
    【不少见的苛求】
有这么一首歌:“女人爱潇洒男人爱漂亮,不知地不觉地就迷上你……有爱情、还要面包,有房子,还要珠宝……有老婆、还要风骚;有魅力、还要怕老 ;潇洒、漂亮,又是怎能可靠……”
生活中,也不乏苛求。
不少用人单位希望员工——“马儿不吃草,能干是个宝”;
不少人希望工作——“活少钱多”;
不少家长希望孩子——考试门门第一,长脸面有出息……
人的正常要求,应当是经过思考和提起建议,并且能够为自己或对方做到的意愿;
而,当要求脱离了人的能力和环境条件,便容易成为过分的要求——苛求。
    【苛求掖藏了幸福】
苛求,是没有真正的尊重事实和规律,将贪婪的心思,置于事物的本来规律和现实之上的求全责备。
这些常见的苛求,常常让人烦恼;苛求,是不可能带来幸福和快乐的。
仅仅就孩子读书学习的这件事上,看看苛求带来了什么?
有条件管理和教育孩子的家庭,将所谓的“学习任务”、兴趣特长“培养”等等,过早且过重的压在孩子的肩上和心中,还对孩子们说:“这,都是因为爱你!”
孩子们,被牺牲了每天的休息时间,被牺牲了周末的娱乐……
“考高分、进名校”,成为家庭、学校对孩子们深深且不能卸掉的苛责。
如果问孩子们:“你,幸福吗?”
……
还有,我们可以换位思考:
我们可以问问:为了生计而留下孩子去打工挣钱的我们;还有,为了明天而透支健康和亲情的他们
——您,幸福吗?!
不否认,生活中有无奈的被动选择;
更有些许的苛责,掖藏了幸福。
    【少些苛求】
每个成年人,都可以思考:为何而活着、还可以怎样活着?
有孩子的人,更应当关注孩子,在他们的成长中,提出合宜的要求、更为关键的是亲身去指引。
何不,对自己少些苛求,多些理性。
人,少些在筋疲力尽时,强加“再努一把力、再加一把劲”的想法:
——再多一套房,加一辆车,官升一级……
看到孩子睁不开的眼睛,少些苛求:
——多读几本书,还解几道题,少玩乐一下……
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环境,出什么样的孩子;什么样的孩子,能够折射出什么样的成长环境。
父母、教师培养孩子的品行,宜早不宜迟。
孩子们,在受到成长环境中的父母亲人和教师的影响最多;待到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阶段(高中或大学),相互之间的同伴影响又成为主要方式。
如果,错失教育孩子的黄金时期,没有为他们的成长指引正确的成长方向、没有及时陪伴引领……
发觉需要纠偏的时刻——到那时,即使成年人,能够功成名就、富甲一方,再想回头来将生活的重点放在孩子的教育上;恐怕也难以再从根本上,去真正的影响和塑造孩子的品行和气度。
    【回归内心的安静】
我们需要内心的安宁和平静。
从现在开始,好好地思考和决策,为自己和孩子的生活成长提供一个好的环境。
生命有限,而心思无尽无穷;凡事,量力而行比较妥当。
——就从尊爱自己、相互的对等尊重开始,就从现在的一个笑容开始。
幸福,有时并不遥远,也许就在把苛求升起的一念,觉察到之后~放下,就是。
我们需要安心的生活,需要知足而劳作。
何不,回归内心的安静。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2贡献]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About NetEase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0-2015 陇原论坛中国甘肃在线网) bbs.cngansu.cn. All rights reserved.

QQ:596817985 邮箱:596817985@qq.com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陇ICP备14001029号-2 网际网联备案号: 62010202000386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