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中国甘肃在线

陇原论坛-甘肃论坛-兰州论坛-地州市论坛-中国甘肃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分享按钮

编辑推荐

查看: 363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传统七夕节并非“情人节”

[复制链接]

338

主题

496

帖子

156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6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20 16:37: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姚明明 于 2015-8-20 16:38 编辑

    游乐场大办水下接吻大赛,电商超商高唱“浪漫情歌”,五星酒店重磅推出百万情侣套餐……七夕来了!这个传统节日催生了“浪漫经济”,一系列贴有“中国情人节”标签的商业活动正如火如荼在全国各地展开。  对此,专家表示,七夕节并非“中国情人节”,像许多其他中国传统节日一样,七夕节文化也正在被“庸俗化”,如何结合时代特点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引人深思。
  传统七夕节并非“情人节”
  8月20日,是传统的七夕节,90后福建小伙小王早早就开始为送女友礼物而伤脑筋。在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他已经过了一场“情人劫”,牺牲了一个月的工资,玩了一把浪漫。如今,这个“中国情人节”的到来让他再陷烦恼之中。
  “薪资本来就不高,但眼看周遭的朋友都开始筹划七夕浪漫旅程,自己也不得不又硬着头皮安排七夕活动。”小王无奈地说,“其实在家乡,七夕节是乞巧节,不是所谓的‘情人节’。节日当天,乡里会举行敬祀等传统风俗活动。但近几年,七夕节也变了,越过越像情人节了,虽然很难理解,但自己只能接受。”
  正如小王所言,其实,传统七夕节并非情人节。七夕节又名乞巧节,源于汉代。东晋葛洪《西京杂记》中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如此看来,乞巧节并不是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而是纪念织女这个人,民间又称“七姐”。
  “从传统故事来说,七夕纪念的是夫妻间忠贞不渝的情感,而非一般意义上的‘情人’。”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对中新网记者表示,传统的七夕节有特定的内涵和传统,没必要将其更名去和其他节日作类比。2006年,七夕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更说明全社会都应该把这个节日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2011年6月1日,旨在让大量非遗能够“老有所依”的《非遗法》正式实施。其中第五条规定: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乌丙安说,“七夕节并非‘中国情人节’,中国也不存在‘中国人节’。七夕节,是有着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节日,是国家的文化根基,不能轻易改变。某些商家不能为了经济目的,随意糟蹋、贬损这个节日。”
  “如今,七夕节被过成了‘中国情人节’,是把七夕节文化庸俗化了。”乌丙安说,目前,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均还在过传统意义上的七夕节,这些国家中不存在所谓“情人节”的叫法。
 
  8月18日,福州民众在商场购物。七夕将至,福州街头洋溢着浓浓的“情味”,各大商场精心布置购物环境,营造浪漫的节日气氛,抢占商机。不少年轻人也已经提前购买礼物,准备给另一半惊喜。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2贡献]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About NetEase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0-2015 陇原论坛中国甘肃在线网) bbs.cngansu.cn. All rights reserved.

QQ:596817985 邮箱:596817985@qq.com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陇ICP备14001029号-2 网际网联备案号: 62010202000386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