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中国甘肃在线

陇原论坛-甘肃论坛-兰州论坛-地州市论坛-中国甘肃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分享按钮

编辑推荐

查看: 427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家丁芒:分秒常能萌妙句(下)

[复制链接]

71

主题

71

帖子

23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12:33: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家丁芒:分秒常能萌妙句(下)
三、巧熔多艺的精美诗章。诗是语言的艺术,是文学皇冠上的珠宝翡翠,他的诗语言精美,往往熔铸了多种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法。如“借得清风三百里,扶摇送我到高唐”(《湖南桃花源》),清风可借,拟物,三百里,极度夸张,后句“扶摇到高唐”融入了《庄子逍遥游》和宋玉《高唐赋》故事。就语法结构来说则是复杂谓语。前句省了主语“我”,后句承前“清风”“送我”,而“我”又是后面的主语,此谓“兼语”即既是前面动词“送”的宾语又是“到”的主语“我到高唐”。丁芒的诗章美还集中展现了他总结倡导的“十六字诀”:“思路奇峭,抒情聚焦。语言精要,尾巴高翘。”《咏长城》:“群山锁起供磨刀,砺我中华剑气豪。枕畔千年风雨夜,城头十万马萧萧。”诚如他自己评说“是千古未见的意象,奇峭至极”。诗人发现一个意象,就像天文家发现了一颗星星,难能可贵。这里集中说说他的后两句。“尾巴高翘不限于最后一句,应包括绝句的第三句、律诗第七句在内,因为这一句常常是尾句的跳板,能传达出全诗的最高境界”。“古道西风走远天,汉唐锐意竞开边。丝绸一缕赠春去,博得香飞亿万年。”《丝绸之路》,首二句似平,第三句起跳,说及丝绸之路“一缕赠春”。“春”意在象征中华文化西渐,送出的是艺品,是友善,是福祉,而不是像当年西方列强给我们送来是、毒药。正因为这样,直到而今“香飞”也是象征,“亿万年”,永远美传,与世长存。“游湖锐志破台风,暴雨淋头一笑融。此去长驱八十里,横吞水月入诗中。”《中秋游大纵湖》“此去”跳转得好,开拓出新的生面,升华诗的境界。“秋红看尽万山回,带雨豪情贴地飞。满掌彤云都有意,谆谆喂得小诗肥。”(《泗洪特酿饮次即兴》)“满掌”一转,跳出新境,落脚到“小诗”,真是别开生面。“喂得小诗肥”,诗可“喂肥”俗得新奇,妙趣风生。   

  不用更多举例,丁芒先生的诗中尽多这样的玑珠。明朝的后七子领袖人物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诗)贵体大,志贵高远。气贵雄浑,韵味贵隽永。”当代诗词名家袁行霈教授说“体、志、气、韵,可以作为我们评价欣赏诗文的标准。”丁先生的诗章可以说正是这标准的极好范例。   

  丁先生这些年来诗词活动极频繁,常常是临场挥墨,急就赠人或接待方诗词,真是“分秒”之作,因此也就难免微疵。丁先生也说得颇有分寸,“分秒常能萌妙句”,是“常能”而不是“每次”。如《张家界》中二联各尾三字上联“吹鱼浪,拂鹰风”,下联“挥落日,醉秋红”结构没有变化,是为结构性半合掌。《岂惯无聊白发吟》的韵脚字“寻、惊、平、琴、吟”是为混乱。《忆中学生活》中“声、魂、春、闻、痕”“声”不是邻韵,不可借。有的诗意未免直白,概念语多,如《诗箴四首》“诗必真情寄,品高自有辉”、“抒情须托物,言志必求形。意象深营造,风神出性灵”成了合平合仄的教条……诗中还有撞韵、犯题等等小疵。尽管如是,丁芒的诗章仍是当今中华诗坛最靓的佳作之一,他无疑是我们诗林的导师人物,我敬而恭之。诗曰:   

  分秒常能萌妙句,丁公行处即缤纷。   

  人情最贵晚晴好,遥祝先生杯举频。   

  2015年元月22日于化谷轩      

  注:文中有关丁芒先生身世自况的语句取自丁先生《从完成自我说到艺术手法》,载于《中华诗词》2014年第五期。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2贡献]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About NetEase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0-2015 陇原论坛中国甘肃在线网) bbs.cngansu.cn. All rights reserved.

QQ:596817985 邮箱:596817985@qq.com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陇ICP备14001029号-2 网际网联备案号: 62010202000386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