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中国甘肃在线

陇原论坛-甘肃论坛-兰州论坛-地州市论坛-中国甘肃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分享按钮

编辑推荐

查看: 4449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俊逸奔放抒情怀——读廖奔先生书法作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0 10:43: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品读廖奔的一批书法作品,仿佛跳出每日沉闷的庸常生活,步入旷野山林观看夏云奇峰之变,其俊逸奔放、酣畅淋漓的神采,如飞瀑扑面、清风入怀,让人心驰神怡。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廖奔,幼年曾对柳公权、欧阳询楷书做过基础功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对当时流行的魏碑书体下过功夫。在上大学、读博士以及随后埋头做学问的忙碌岁月里,虽然他没有完全放下毛笔而时有所为,但中国戏曲史研究等浩瀚的学术工程让他无法心存旁骛。至人生中年,他从中国艺术研究院调至中国文联工作,身处每日与众多书画家接触的环境中,童年养成的书法兴趣在他心中燃烧起来,让他欲罢不能。于是他重新拿起毛笔,寒来暑往,深夜清旦,他一直在书法苑囿里深耕细作。
  多年修行,廖奔的书法在圈内外声誉鹊起。他濡墨挥毫,以行草书为主,并立足一家之法而深入为之,兼采多家之长化入其中。他在中国书法这座名山大川里探幽揽胜,对王羲之父子构筑的奇峰异谷、颜真卿及唐代诸家搭建的亭台轩榭,都曾驻足欣赏,于宋人之书,尤其是米芾的行草书更是一见倾心。他觉得米字开朗、率真、活泼、奔放,富有美感且直抒胸臆,比较适合自己的性情和趣味,于是心追手摹,临池不辍,作品呈现出米书的绰约风姿,也或多或少地融入自己的情趣性格,伴以吸收多家法书精华,在攀登书法高峰的征途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康有为曾比较唐、宋两朝书法的特点:“唐言结构,宋尚意趣。”米芾在“宋四家”中虽年岁并不靠前,但不少有识者认为其书法意趣自当高出一筹。米芾的书法有着深厚的“集古字”功底,又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追求,苏轼对他的书法有“风樯阵马,沉着痛快”的评价。“风樯阵马”,是说其书法体势骏疾,飘逸超迈;“沉着痛快”,是指其跌宕飞扬之中又守得住阵脚,大有“从心所欲不逾矩”之概。
  当然米书有其长亦有其短。他说自己作书是“刷字”,是指其字在笔法上中锋直下,干脆利落,但也隐含着内蕴不足,过于直露之偏弊。黄庭坚说其“如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所当穿彻,书家笔势,亦穷于此。然亦似仲由未见孔子时风气耳”。这一方面褒扬米书笔势雄强恣纵;另一方面又批其仿佛仲由未拜孔子为师之前的状貌,神情不够内敛。
  以廖奔的聪慧和对书史的了解,自然对米书之不足很快就洞若观火。为补救偏失,他于米书之外又对黄庭坚、王铎等行草书大家的作品仔细揣摩,反复临习,竭力在广采博纳中取长补短。廖奔意识到米书“刷字”笔画略有浮滑之感,便有意糅入锥画沙、屋漏痕笔法,以增加线条的内涵意蕴。同时,他又在米书之外博取黄庭坚、王铎等行草书大家之长。他感叹王铎草书精品既有笔势连绵、解衣盘礴的气势,又有擒纵自如、结字严谨的精妙,便注意在奔放跌宕的线条中,加以一定的含蓄和控制,以求用笔狂放而精到、大气而耐看。他善于把简与繁、藏与露、疏与密、肥与瘦、奇与正、疾与缓等矛盾对立的因素融合起来,尽力做到“稳而不俗、险而不怪、速而不滑、润而不肥”。章法上,他重视整体气韵生动和节律变化,也尽量兼顾细节的到位和完美,追求“随情而绰其态,审势而扬其威”,讲究疏密有致、轻重参差,牵带萦回、顾盼神飞,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一派俊逸奔放、激扬灵动的气象流贯其间。
  欣赏廖奔的书法,能明显感受到他作书率情率意率真,却不草率;书有豪气灵气,但无霸气。他的行草书,豪放恣肆间不失俊逸秀美,气度雄浑下又内蕴典雅。体会他的书写过程,可以明显感觉到其书写韵致乃发自于生命的冲动,在忘我状态中达到心手双畅、翰墨抒怀的境界,因而其作品洋溢着明目悦心的神采。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评论他的书法“神融气畅,会古通今”,书法家李铎概括他的书法特点“奔放、遒劲、俊秀”。这些评价虽高,但并非言过其实。
  苏东坡曾与自己的外侄谈论作书之道:“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若想在书法艺术上登堂入室,不仅要有勤学苦练、秃笔成山的“书内功”,还要有读书万卷,腹笥甚富的“书外功”。廖奔作为知名学者,对中国古代文化史、文学史,尤其是戏曲史有精深研究,对戏曲创作、旧体诗词创作等也是行家里手,成果丰硕。他虽非以书法为主业,但对书法理解之深、兴趣之浓、所下功夫之大,不在专业书家之下。与我聊天时,他也曾认真提到自己书法的不足,觉得用笔尚欠沉郁苍老之味,用墨尚乏枯润浓淡之变等。他说自己曾经反复琢磨王铎和林散之草书,学习和感悟他们一笔连写多字的用墨枯润变幻之妙,但深感功力不逮,难以企及。他还说最近正在临写汉隶和魏碑,也写一些篆书,期望以此增加作品的拙朴之气、沧桑之味和厚重之感。
  我惊讶廖奔对自己的书艺竟有如此清醒而深刻的认识,想来这主要得益于他的深厚传统学养,以及对书法艺术孜孜以求与不断反省的虔诚态度。缘于此,我们有理由对他的书法抱有更高的期待。
  (钱念孙)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2贡献]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沙发
陇原游客  发表于 2014-12-10 17:02:09
{:2_40:}

板凳
发表于 2014-12-28 10:54: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About NetEase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0-2015 陇原论坛中国甘肃在线网) bbs.cngansu.cn. All rights reserved.

QQ:596817985 邮箱:596817985@qq.com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陇ICP备14001029号-2 网际网联备案号: 62010202000386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