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中国甘肃在线

陇原论坛-甘肃论坛-兰州论坛-地州市论坛-中国甘肃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分享按钮

编辑推荐

查看: 3487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直柏终难寿,歪柴必不燃

[复制链接]

97

主题

97

帖子

33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7 10:59: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看了这个标题,恐怕都是一头雾水。这不是名人名言,也不是警世俗语,但饱含做人的道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读师范的我在一所村小实习,其间认识一位耄耋老人,是一位退休老教师,借居在学校破旧的宿舍,我的到来,给老人带来些许快乐,每天早晨,我骑着一辆半新的自行车,匆匆赶到离家上十里的学校,往往食堂已经打烊,老先生便升起炉子,煮上一碗面,或打上几个鸡蛋,我便会美美的饱餐一顿,吃完,便和老先生天南海北的聊一通。   

  记得有一次到学校后,正逢九十年代初的一次小规模“严打”行动,好凑热闹的一帮年轻人跑到村治保主任家里看审“嫌疑犯”,老人打了一锅鸡蛋,却不见我的人,找了一歇,鸡蛋都糊了,只好痛惜的倒掉,又煮了一锅面条,搞的我十分愧疚。   

  空余时间,我总会和老人啦呱啦呱。老人年轻时在外乡教书,育有儿女,文革爆发,老人被清理出教师队伍,不会农业生产,无力抚养儿女,有的送人,有的出嫁,妻子离世早,孤身一人。文革结束,老人恢复工作,已是退休年龄。老先生说不上满腹经纶,但言谈中还是看得出饱读诗书。有一次,老人说我要送给你一句话,其中的含义你自己去琢磨。这就是标题中的这句话“直柏终难寿,歪柴必不燃”。这句话,我一直在琢磨,可就是琢磨不透。   

  半年的实习结束,老人执意要送我,我推着自行车,老人迈着蹒跚的步履,在乡间公路走了一程又一程,最后,老先生给我解读了这句话的含义:年轻人,你看这世间柏树,大凡能够百年千岁者,莫不歪歪扭扭,哪有笔直笔直的啊,笔直笔直的都被人们采伐了。因此在这人世间,你语言过于直白、性格过于执拗,也会十分难受的,这“直柏终难寿”,其实应该是“直白终难受”,年轻人,今后无论你在哪儿,都要适度管住自己的嘴,凡事悠着点,留有余地。你再看,那些腐柴朽木放在灶里炉里,一股青烟过后,就剩一堆灰烬,什么作用也没有了,这里的歪柴指的就是腐朽之柴火,暗指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歪才”,这“歪柴必不燃”,其实是“歪才必不然”,也就是歪才必定不怎么样。年轻人,一定要有真才实学,要有真本事。   

  老人其实是一番苦心,将自己艰难的人生经历点化与我。短短的实习生涯,伴随我记忆深处的只有这句话。在以后20多年的学习、工作中,无论走到哪,无论是什么职位,我坚持调适自己的语言、调控自己的性格,不至于过于“直柏”,努力充实、完善自己,使自己尽量远离“歪柴”。   

  十分幸运,6年前,我回到家乡官垱中学担任校长,老人退休后的各项事宜由学校管理,每年的重阳、春节,我总会去老人家看看、坐坐,老人已经风烛残年,但离别时,总还是谆谆告诫:“直柏终难寿,歪柴必不燃”。   

  十分惋惜的是,老人去世时,他孙女给我打了电话,询问老人所在单位现任领导的电话,我告诉了她,但已经慈化中学任校长的我,竟托词“工作忙”未能送老人最后一程。   

  2015年7月13日编辑评语一位耄耋老人,与你萍水相逢,谆谆告诫,常记于心!(作者自评)亲爱的作者,欢迎进入红袖投稿,希望以后注意:段首请空两格,已帮您排版好。最好一次性就排版好,多次修改,后台短时间内不显示。可自行百度“自动排版工具”,将正文在排版工具中排好后再复制粘贴到红袖的文本框里。     期待佳作。(编辑留)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2贡献]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沙发
发表于 2016-4-10 08:03: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About NetEase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0-2015 陇原论坛中国甘肃在线网) bbs.cngansu.cn. All rights reserved.

QQ:596817985 邮箱:596817985@qq.com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陇ICP备14001029号-2 网际网联备案号: 62010202000386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