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贫困不容忽视 作者:苏延忠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失去右手的乞丐来到一户人家乞讨,女主人告诉他,把屋前的砖搬到屋后去。乞丐说,我只有一只手,这不是为难我吗。女主人二话不说,只用一只手开始搬起了砖头。乞丐见状怔住了,随后他用唯一的手花两个小时搬走了砖头,女主人给了他20元的报酬。多年后,乞丐成了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长,特意来感谢女主人,并给他们一家在城里买了一所大房子,因为是女主人当年让他树立起了信心,教会了他用自己的劳动取得成功。 假如,当时女主人直接给予独臂乞丐以施舍,或许就起不到精神上的激励作用,也就不会有日后的那位董事长。 有时,精神的激励更胜于物质上救济。在当前脱贫攻坚工作中,一定不能忽视贫困群众精神上的短板,要着力消除他们精神上的贫困,激发他们摆脱贫困的斗志,只有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转变了,才能发挥出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改变贫困面貌。 首先,要提高贫困群众的思想认识。通过进村入户宣传、新时代讲习所宣讲等形式,认真宣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措施,使贫困群众充分认识到当前国家、全省尤其是我市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一批通过自己双手勤劳致富的典型,用身边的人和事激发贫困群众依靠自身力量脱离贫困的动力,充分调动他们在脱贫攻坚中的巨大能量。使贫困群众认识到,脱贫既需要外部资金政策技术的帮扶,更需要发挥自身的努力。 其次,要增强贫困群众脱贫的信心。有针对性地广泛开展种植养殖、驾驶、电焊、家政服务等免费职业技能培训,让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授之以渔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让贫困群众看到通过自身努力脱贫的希望,树立用自己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志气,认识到只要自身努力就能改变贫困。 要结合当前农村正在开展的精神文明建设“八个一”工程,通过文明村镇创建、“五星级文明户”创评、道德讲堂等活动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广大群众远离迷信、赌博等不良习气,焕发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鼓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的精气神。 贫困群众既是精准扶贫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今年我市要实现5.03万贫困人口脱贫,攻坚难度大,任务艰巨,要从“扶志”入手,帮助贫困群众补齐精神短板,摒弃“等靠要”的思想,充分发挥他们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作用,才能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