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丹丹 于 2015-8-8 15:42 编辑
![](http://img1.gtimg.com/house/pics/hv1/139/156/1890/122937169.jpg)
文/我是谁 自古以来,江湖门派众多,江湖文化源远流长,谁都可能冒出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对于什么是“江湖”倒没怎么深究。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江湖规则,大家心照不宣,按规矩行事。眼下楼市也是如此,不过,与以往江湖武林高手辈出,谨遵盟主号令不同的是,楼市有帮派,也不乏英雄豪杰,但是却缺少真正服众且能号令江湖的大哥级人物。 究竟什么是“江湖”,“江湖”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大宗师篇》:“泉涸,鱼双与处于陆。相掬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里“江湖”泛指江河湖海,后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语境生变,“江湖”泛指“有人的地方”。宋苏辙《次韵刘贡父省上示同会》有:“流落江湖东复西,归来未洗足间泥”,其中“江湖”指四方各地。另外“江湖”还代表民间、远离官府的地方,如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中“江湖”就是这个意思。“江湖”的含义颇多,有时甚至指黑社会。 我比较认同的是,人即是“江湖”。还是古龙先生为“江湖”的称谓做了总结: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诚如斯言,人之恩怨起于江湖,人之悲哀,也在于江湖。所以才有快意恩仇,以暴制暴和侠义之士的出现。 常言道,“天下武功出少林”。过去少林派,乃武林中的泰山北斗,江湖第一大门派。然而现在的少林武功似乎已经不再像传说中那么惊世骇俗。万科曾被业界视为地产江湖中的少林派,王石江湖地位相当于“少林方丈”。如今少林寺已经近乎完全商业化,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有所降低,从这个角度看,与万科老大地位朝不保夕,受到绿地、万达等挑战何其相似。 在地产江湖,按前些年划分主要门派还有全真教中海、武当派保利、桃花岛绿地、五岳剑派恒大、红花会绿城、五虎门富力、姑苏慕容世茂、古墓派碧桂园以及峨眉派龙湖等门派,不一一赘述。 现在看来,红花会绿城已遭遇重创,元气尚未恢复。此外,江湖中前几年就曾将孙宏斌和张三丰相提并论。张三丰何许人也?他就是自创太极拳、太极剑,威名远扬的武当派开山祖师兼一代武学大师。张三丰天赋卓绝,悟性超然,自创武当派,武林豪杰无不拜服,同峨眉派及武林第一门户少林派分庭抗礼,并被推为天下第一高手,因而名扬天下。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飞速发展与跌宕起伏,地产江湖亦是群雄逐鹿,风云激荡。撇开门户之见,论江湖资历、个人武功与天资禀赋,除王石外,刘晓光、任志强、张玉良、孙宏斌,乃至万通“六君子”中的冯仑、潘石屹和易小迪等都是一流的大佬。但是奇怪的是,他们中竟没有一个人成为江湖大哥。 他们中,有的人为人低调,淡出江湖,有的人一心只想做个思想家,不停地思考,有的人为声名所累,心有余而众望难归,有的人思想动摇,对江湖悲观甚至挥刀自宫……总之,房地产行业是有江湖而无大哥,如武林盟主空缺,导致整个地产江湖声音嘈杂,秩序有些混乱,极像一锅粥。 这种“有帮派,没有大哥”的现象是就全国而言的,单纯从门派和地域看,并不完全是这样。比如在地产江湖,如今有中城联盟、中经联、全经联等种种圈子,这些圈子都是有头头的。而在某些区域性市场,也是有大哥的,比如在浙江东阳,就出了一个楼忠福,谁不服都不行。 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就像少林派掌门释永信如今不太适合当武林大哥一样,王石也不太适合做地产江湖大哥。在房地产行业,业内曾经推荐过百位地产好汉,孙宏斌是第一好汉,在绿城、佳兆业陷入危机之际,孙宏斌都曾伸出援手,助其度过难关,最近收购中渝置地项目也很类似。虽然孙宏斌这些举动给人的印象是雪中送炭,扶危济困,但是前不久当我就此专门问孙宏斌,是不是有想当大哥的想法时,他予以了否认,而且一再声称自己只是个“生意人”。 当地产江湖大哥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梦,一个好的江湖大哥,受到亿万人景仰,需要博大的胸襟,慈悲为怀,有超乎常人的文韬武略,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近悦远服,有助于开创太平盛世,而不仅仅只是自己笑傲江湖,这或许就是地产江湖大哥难以产生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