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马海花 于 2015-8-29 18:03 编辑
引大入秦水利工程是把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的大通河水,跨流域东调120公里,引到兰州市以北60公里处干旱缺水的秦王川盆地的一项规模宏大的自流灌溉工程,实现甘肃人民的梦想,使部分大通河水改变流向,按照人的意志,驯服地穿越千山万壑流进并滋润干渴的秦王川大地。(摄影:梁剑)
引大入秦工程是为解决兰州市永登县秦王川地区干旱缺水问题,由甘肃省水利部门自1976年至1995年,勘测设计并建造的将流经青海、甘肃两省交界处的大通河水,调入120公里以外,跨流域调至兰州市以北60公里处秦王川地区的大型水利工程,简称为“引大入秦工程”。这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自流灌溉工程,其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工程渠线长,费用殊巨,被赞颂为当代的都江堰,在诸多方面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建设中的先进水平。可谓亘古未有,堪称今古之奇观。
引大入秦工程西起
天祝县天堂寺西侧的大通水旁,东至永登县秦王川,地跨甘青两省的四地市县区。工程由总干渠、干渠和支渠组成,全长884.3公里,相当于京航大运河的49.29%。沿途以隧洞群为主要特点,有隧洞77座,渡槽38座,倒虹吸3座,隧洞总长达110公里,是当今中国最大的“地下运河”。总干渠从天堂寺到永登县的香炉山。全长87公里,其中隧道33座,总长75.14公里,渡槽9座,倒虹吸两座。总干渠在香炉山设总分闸,将水分流至东一干渠、东二干渠及45条支渠流入灌区。
引大入秦工程穿过总长度为110公里的隧洞群,在我国水利建设史上绝无仅有,比“红旗渠”上180座隧洞群总长度还长79公里,是其3.5倍。总干渠上渠水穿过长11.65公里的30A隧洞,经350米的大沙沟渡槽,流入全长15.72公里的盘道岭隧洞,最终到达香炉山总分水闸。盘道岭隧洞为无压输水隧洞,是目前我国最长的引水隧洞,居世界第七,亚洲第一,比国内最长的大瑶山隧洞还长1.4公里。干渠以上工程中,1公里以上的隧洞31座,是中外罕见的;人工地下长河。全长15.723公里的总干渠盘道岭隧洞,是世界第七、我国第一的长隧洞,在引水隧洞目前仍居世界第一,并在施工中解决了一些世界性的难题。
总干渠从天祝县境内的天堂寺渠首引水,全长87公里,设计引水量32立方米每秒,加大引水量36立方米每秒。总干渠有隧洞33座,总长75公里,另有干渠两条,东一干渠全长50公里,东二干全长54公里,还有45条支渠,总长约为675公里。引大入秦工程总工程量2740万立方米,全部工程于1997年完成。
引大入秦工程每年引水量4.43亿立方米,规划灌溉面积86万亩。可以解决秦王川地区28.3万农民脱贫致富,并安排其他贫困地区自愿移民8万人,年均农林牧业总产值可达3.84亿元。从根本上解决了永登、皋兰两县22个乡(镇)28.3万农民生产生活用水,对改善灌溉渠的气候,建设兰州的卫星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程1976年开工,1981年缓建。1987年,申请世界银行贷款1.23亿美元,同年全面复工建设。1994年,总干渠建成通水,1993年、1995年,东一、二干渠先后建成通水,1998年、2000年,东二干黑武分干渠、电灌分干渠分别建成通水。截止目前,主体工程已全面完工,累计建成支渠、分支渠62条780公里。灌溉面积73.47万亩,安置移民56442人。工程通水运行以来,灌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综合开发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兰州、白银两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引大入秦工程,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跨双流域调水自流灌溉工程,可谓今古之奇观,被称为“中国的地下运河”。在引大入秦水利工程建设中,中、外承包商共同奋战,创造了很多奇迹,有的是国内、乃至世界之最。
引大入秦工程现已成为西部的新型旅游景点,参观项目主要由天堂寺渠首枢纽、先明峡桥式倒虹吸、水磨沟倒虹吸、30A隧洞、大沙沟渡槽、盘道岭隧洞、香炉山总分水闸、庄浪河渡槽等景点组成。
由于引大入秦工程是以隧洞群为主要特点,总干渠中有85.2%穿越地下,工程之艰难、投资之巨大举世瞩目,是一条名副其实的“人造地下长河”,堪称“华夏第一渠”。
引大工程是甘肃人民战天斗地重新安排甘肃山河的一项伟大壮举,也是中国水利史上的经典之作,是西北的“都江堰”。在许多方面曾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建设的一流水平。引大工程已成为展示甘肃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创业精神干实事、办大事的一个窗口。引大工程已被国家教委等六部委、中共甘肃省委、中国兰州市委和市政府分别正式命名为全国全省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社会各界朋友参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