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中国甘肃在线

陇原论坛-甘肃论坛-兰州论坛-地州市论坛-中国甘肃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分享按钮

编辑推荐

查看: 3867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柴靜的穹頂之下觸動了誰的軟肋?

[复制链接]

211

主题

215

帖子

69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9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7 14:3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柴靜的2月28日攪動中國輿論的電視專題片《穹頂之下》,終于引來了萬戰翔的親自撰文反擊。   

萬戰翔自報家門為“我叫萬戰翔,現在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質量與標準管理部副總工程師。”   

万副总在反駁柴靜的專題片中主要有如下3點:   

反駁1、“她説我國的油品標準不是政府制定的,是油企制定的。她説錯了!其實北京的京五標準是北京環保局制定的,國五標準是國家標準委制定的。”   

在中國,很多國標其實都是由企業制定的試用一段時間後才被國家認可,轉成國家標準。現在很多企業的簡介上都寫有某某行業標準起草單位,或某行業國家標準參與起草單位。其實在很多行業,企業標準就是國家標準。網上就有人問難道國家標準的起草過程,你萬戰翔做為中國石油天燃氣集團公司質量與標準管理部副部長就沒有參與?   

反駁2、《穹顶之下》片子雖然提出了燒煤和汽車尾氣是霧霾兩個原因,但回避了哪個是主次輕重,讓人誤以為燒煤和尾氣對霧霾的“貢獻率”是同樣的!其實下霾最嚴重的整個華北地區來講,燒煤才是罪魁禍首!   

有網友對些反駁站在科學的立場給與了回答: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質量與標準管理部副總工程師萬戰翔反擊柴靜沒有道理,他反駁的語言更是在環保問題上顯得非常外行無理?很顯然,大自然對任何污染排放氣體都有一個最低限度與最大可容納的密度?一旦污染排放氣體的密度域面積達到了自然界可降解、可稀釋、可溶解自然飄散的最大限度就會因氣象條件、溫度、濕度的變化而成團無法擴散與快速消失?北京2200萬人口千家萬戶使用的天然氣未燃燒充分的排出氣體?北京550萬兩的發動機燃燒後排除的尾氣?周邊城市包圍的空中排放氣體?這些氣體只是無法被空氣溶解降解的輕質氣體。而煤碳燃燒廢氣的排放因絕大部分很容易與空氣發生化學反應而迅速降解擴散消失,前提是廢氣排放域的密度不能超過大自然的最大降解速度。   

反駁3、   

柴静説應該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多開發天然氣使用天然氣,説由于只有幾大油企壟斷經營,我國的天然氣只開採了20%多,而不像美國那樣有幾千家油企。其實她根本不懂天然氣勘探與開發是一個梯進行可持開採的科學道理和技術,也不了解中石油為了加大國內天然氣供應,投資建設了“四大戰略通道”努力進口天然氣,即使進口氣價格遠高于國內銷售價格造成進口越多損越嚴重的局面,但中石油為了保證清潔能源的供應仍義無反顧!試想,如果真像柴靜説的那樣開放幾千家私營企業開採銷售油氣,必會魚目混珠,假冒偽劣充斥,他們的加油站你敢進去加油嗎?軍隊的坦克飛機軍艦敢用嗎?   

國家怎樣投資四大戰略通道別説柴靜不知道,就是很多業內人士也不一定清楚。單説放開民營資本投資天燃氣行業,就“必會魚目混珠,假冒偽劣充斥”嗎?那時像你們這樣的“質量與標準管理部的副總工程師又去做什麼去了?   

《穹頂之下》揭露出了中國社會很多問題的一個方面,剛剛問世就遭來了責難和説”腦力不夠“,可見中國改革越往後會越來越難。會越來越遇到各種”專家“和權威門的阻撓和反對。改革碰到誰的軟肋都得有反應。相信接下來,各大與霧霾相關的行業都會相繼出來撕逼,為維護既有利益指責柴靜。作為專業人士可以説柴靜知識不夠,畢竟她也不是全才什麼都懂。但能引起討論和關注就會有更多的專業人士來科普,我們就更接近事情的真相。但是斷章取義,制造人身攻擊,這不是讨论问题和研究解决雾霾的态度,倒有些像过去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那种官僚和学霸的作风。   

通過“着实让我难以再沉默下去”的萬戰翔的反駁让人们看到了中國在治理保護環境及其他方面改革的艱辛,看到了一些既得利益集團推脫責任,維護現狀的頑抗。将有更多的万战翔会再难沉默。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2贡献]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沙发
发表于 2016-3-23 15:03: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About NetEase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0-2015 陇原论坛中国甘肃在线网) bbs.cngansu.cn. All rights reserved.

QQ:596817985 邮箱:596817985@qq.com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陇ICP备14001029号-2 网际网联备案号: 62010202000386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