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中国甘肃在线

陇原论坛-甘肃论坛-兰州论坛-地州市论坛-中国甘肃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分享按钮

编辑推荐

查看: 371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伏贴——谨防伤身

[复制链接]

391

主题

590

帖子

181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11:5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到三伏天,必有“三伏贴”

“三伏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风靡的,目前已不可考,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现在风头正盛:今年7月13日,入伏第一天,杭州市中医院一共接待了1500多人来做“三伏贴”首次敷贴。现场人流攒动,欢声笑语,丝毫没有医院里常有的沉重和烦躁。

今年头伏首日,在郑州某医院也有不少人排队贴“三伏贴”

既然这么拥挤,也不是急症,改天再约行不?

这可不行,有讲究的。13号这一天一定要贴上,这是今年头伏(7月13号到22号)中的首日,贴上“三伏贴”效果最好,叫“开穴”。所以一定不能拉在人后,全国各地的中医院,在这一天是最忙的。

不仅有客人自己送上门,贴“三伏贴”还被不少医院当成是公益事业,命名为“大型义诊宣教活动”,中医专家们进社区、走校园、去街道,为老人、小孩们宣讲“三伏贴”的好处,并送上免费一贴——再想贴,形成疗程,抱歉,请来医院。

“三伏贴”走进社区,护士免费为老人送上一贴

说到这,很多网友一定忍不住了,能不能先把什么是“三伏贴”交代清楚?好,定义的事,我们简单点说。所谓“三伏贴”,是一种针灸方式,用刺激性的药物涂在体表,令皮肤发疱,以期起到效果,并且是很神奇的效果。

“三伏贴”的原理让人忍俊不禁冬病夏治,是“三伏贴”的效用核心

从“三伏贴”中的“贴”字即可判断,这是一种外用的膏药,即用特定的中药,在特定的穴位上,贴药以治疗某些疾病。可为什么一定要在三伏天使用呢?这源自中医的理论:三伏天在一年中,是自然界“阳气”最盛的时候,这个时候用类似穴位贴敷、针刺艾灸(两者合称针灸)等方法来补充“阳气”,效果棒棒的。

按照中医的理论,这个时候补充了“阳气”,待到冬天来临时,能够减少“冬病”的发作次数,正所谓“冬病夏治”。著名中医学教授邓可斌认为,这是一种“辨证”疗法,这种说法很别致。如果还不能理解,可以打一个比方,好比在食物充分的季节,原始人类希望能多贮存一些食物,留给供给匮乏的时候。总体来说,这种思维方式还是很朴素的,不难理解。

治疗“冬病”,被认为是“三伏贴”的核心功能,媒体也都是这么宣传的

而什么病又可视作“冬病”呢?中医认为,小儿及成人过敏性哮喘、咳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免疫功能低下,过敏性鼻炎以及颈、肩、腰、腿痛和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都可算“冬病”。中医理论界认为,上述这些病,都是由于体内“寒气”太重才导致的,又因多在冬天发作,故称“冬病”。

不仅如此,中医还认为,“在三伏天期间,不要吃寒凉食物、拒绝一切冰镇饮品”,因为“这样会使寒气入侵不能排出”,而“多喝热水可把体内多年的寒气逼出来”。“三伏贴”要起到的作用,正好和此相反。总之,在恰当的时候补充“阳气”,驱赶“寒气”,能够防治“冬病”,这是“三伏贴”要告诉所有人的道理。

即使完全不懂医学,也能判断“三伏贴”不可信

我们且不去谈何为“阳气”、“寒气”,也不谈“三伏贴”缺乏最基本的对照组实验,更不谈很多自限性疾病(不治也能痊愈)的安慰剂效应。就假设一个人什么医学知识都不具备,他(她)也不该被“三伏贴”忽悠。

有著名科普作家提出了三点疑问,这三个疑问不涉及高深的专业知识。第一,贴在皮肤上的药物能不能进入身体?第二,即使药物能够通过皮肤进入身体,是否能够达到一定的药物浓度?第三,即使达到所需的药物浓度,能跨越几个月,治疗冬天易发作的疾病?

要相信有良知的医生的说法

即便你对这三个问题全部回答“是”,请再看下面两个疑问。1,一种药,既能治哮喘,又能治过敏性鼻炎,还能治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三种病都属于很难治愈的慢性病),这是一种怎样的神药啊,为什么还不去申请盖伦奖(医药界的诺贝尔奖)呢?

2,“三伏贴”是一种季节性疗法,对敷贴时间有严格限制。要在每伏第一天(初伏、中伏、末伏的首日)使用,否则就会“影响疗效”。这实在让人费解——治疗几个月之后“冬病”的药物,迟一天用都不行,反而要看黄历挑良辰吉时?

没效果?没事,怪不到“三伏贴”头上

中医支持者有几套话语逻辑,让人一时不知如何反驳。比如,“我家隔壁老李,那天去看了一次中医,用了一味中药,西医看不好的病,好了!”“你说美国、欧盟不认可中医药?人种不同呀!”

对于“三伏贴”,这种逻辑更是俯拾皆是。按照中医理论,“三伏贴”一个疗程为3年,旷日持久,今年没用不代表明年没用,明年没用不代表后年没用,后年再没用——你已经忘记这件事了;“三伏贴”的功用,被描述成“治疗并缓解‘冬病’”,到了冬天,疾病没有好转,也可以说成“你要是不用‘三伏贴’,情况说不定会更加恶化,现在这样已经是病灶减轻的结果。”

以上,如果还是不能说服你,请继续看第三段,关键的来了。

却又笑不出来,它的害处不仅仅是无用“三伏贴”的药物构成,让人不寒而栗

前文谈了“三伏贴”无用(保守点说“没被证明有用”),但如果按中医宣称的机制,它不仅仅是寻常的无用,而是需警惕的有害。

在“三伏贴”用来敷贴的药物中,以白芥子、甘遂、细辛为主。甘遂,有毒。在国家食药监总局2013年出台的一份通知中,列出了28味有毒的中药材,其中就包括甘遂。而南京中医院一位专家的回应是“是药三分毒,这个并不奇怪。”

细辛,马兜铃科的植物,有毒,可导致肾衰竭。前段时间,《大象公会》揭露了风行一时的凉茶会导致肾衰竭的事实,有充足的理由怀疑商家在这些不同品牌的凉茶中,掺入了含马兜铃酸的草药。中国台湾有一个研究,大概三分之一的台湾人都吃过含马兜铃酸的草药,其结果是百分之十几的台湾人,得了慢性的肾病。而台湾,成了世界洗肾之都。

长期服用掺入了含马兜铃酸的草药,会导致肾衰竭,而凉茶就存在这样的风险

当然,凉茶是口服,三伏贴是外敷,这肯定有区别。但是,三伏贴就是号称“贴在皮肤上的药能作用到人体”的,按照这个逻辑,不会不认可毒素也能进入身体的说法吧(否则不就矛盾了),中医支持者更应该思考下这个问题。

这里所说的毒性,都是指慢性毒性。由于中医从来不做动物实验、流行病学的调查,长期服用这些药理、毒理不明的药物,往往就是温柔地给你一刀,你还不知道是谁捅的你。

有大量的人使用“三伏贴”后,严重过敏甚至灼伤,不少受害者还只是孩子

上文说了甘遂、细辛有毒,而另一味药白芥子也不是“等闲之辈”。它的主要成分是异硫氰酸烯丙酯,能使皮肤发红,甚至引起水泡、灼伤。中医院的医生们,不是不知道这一点,他们提醒患者,如果所贴部位灼热难忍,要及时来医院就医,并且,不要随意在网上购买来路不明的“三伏贴”。似乎,正规的医院,提供正规的“三伏贴”,就可以相安无事。

由于出现灼伤现象的人太多,烟台中医院宣布不再搞“三伏贴”了

由于没有人做这方面的统计,我们无法得知,使用“三伏贴”后出现灼伤现象的比例。但通过各地零星的新闻,预感很不妙。如《齐鲁晚报》在2013年报道,烟台市中医院仅在2012年入伏当天,就给2000人贴了“三伏贴”,而没过几天,因贴“三伏贴”部位起泡,有大量患者找到医院闹着要赔偿,医院“感觉很伤心”,发话“今年不贴了”。

孩子才4岁,就被家长带去贴“三伏贴”,结果背部灼伤

更让人伤心的是,在网上可以搜到不少儿童在使用“三伏贴”后,被灼伤。很多家长并不是因为孩子生病而带他(她)去贴“三伏贴”,仅仅是害怕孩子冬天感冒,想要“预防感冒”。所以,4岁的孩子,背上两块灼伤的痕迹,家长还不以为意,认为是“对她好”。更有一位微博上粉丝数110万的“育儿师”,鼓吹婴儿在6个月后,就可以去贴“三伏贴”。

鼓吹孩子6个月就可贴“三伏贴”的人,是什么目的?

如果有一些大人,坚定自己的信仰,非要以身试药,谁也阻止不了。但,请不要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去冒险,拜托了。


结语
刻薄地讽刺,不是本专题的意图;耐心地劝说,才是我们最想表达的。医学问题,要相信国际主流观点,要相信靠谱的科普作家的知识传递,要相信靠谱医生的专业意见,要相信负责的媒体的批评。即使这些你都不信,你也不能信赖一种靠哲学、靠想当然来进行的医学指导。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2贡献]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About NetEase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0-2015 陇原论坛中国甘肃在线网) bbs.cngansu.cn. All rights reserved.

QQ:596817985 邮箱:596817985@qq.com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陇ICP备14001029号-2 网际网联备案号: 62010202000386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