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永靖县西南约40公里处的小积石山大寺沟口内。这里高峡平湖,奇峰古窟,相映成趣,周围环境幽静,倍加迷人,是我国著名的佛教艺术胜地。炳灵寺石窟所处的小积石山,因其特殊的地质构造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加上飞霞流火般的丹霞地貌,形成了雄奇壮美的炳灵石林。千峰林立,万笏(hù)朝天,山山写意,峰峰象形。炳灵寺石窟被人们评作艺术雕塑馆,炳灵石林则是一座天然雕塑馆。
据有关文献记载,炳灵寺最早称为“唐述窟”,唐代叫“龙兴寺”,北宋为“灵岩寺”,明朝永乐年后改为“炳灵寺”或“冰灵寺”。“炳灵”为藏语译音,意为“千佛”或 “十万佛”。关于炳灵寺,史书中有过不少记载。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曾对炳灵寺做过这样的描述:“河北有层山,山甚灵秀。山峰之上,立石数百丈,亭亭桀竖,竞势争高,远望参参,若攒图之托霄上。其下层岩峭壁,举岩无阶。悬岩之中,多石室焉。室中若有积卷矣。”
炳灵寺历史悠久,始建于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元、明、清各代的扩建或重修,现存窟龛183个,石雕像694尊,泥塑82尊,石雕泥塑小塔5座和壁画约900平方米,其中最大的雕像27米,最小的不足20厘米。全窟分为上寺、洞沟、下寺三处。
炳灵寺所处地势险要,是黄河上的重要渡口,古代为兵家必争之地。著名的“丝绸之路”经过这里;东晋高僧法显西行时由此渡过黄河;西秦乞伏氏曾花费了3年时间在此架设了高166米的飞桥。至今,刻在飞石上的“天下第一桥”字样,仍然依稀可辨。明代著名学者解缙曾有诗赞曰:“冰灵寺上山如削,柏树龙蟠点翠微。况有冰桥最奇绝,银虹一道似天梯。”
炳灵寺规模最大、时代最早、内容最丰富的洞窟是第169窟,它是炳灵寺石窟的精华所在,是西秦的代表窟。它坐落于窟群北端唐代大佛的上方,距地面50多米,原为一个天然石洞。宽26.75米,高15米,深19米。窟内现存佛龛24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佛龛为第6龛、第7龛。第6龛位于窟内北壁,是一个平面半圆形的三瓣莲式的背屏龛。龛内塑一佛二菩萨像,佛像造型生动,表情丰富。前额宽而圆,双眉细而弯,两眼大而长,鼻梁高嘴唇薄,神情庄重,外着半披肩袈裟,结跏趺坐于莲花台上。衣纹线条自然流畅,富于动感。菩萨高发髻,面部表情与佛像基本相同,披肩长发,佩有铃形耳饰;上身袒露,戴项圈、臂钏和手环,下面穿一大裙,左手下垂握巾带,右手亦握巾带于胸前,站在半圆形覆莲台上。佛、菩萨的面部、胸部及四肢部分,涂以白色,眉、眼、耳以墨线勾勒,衣裙施以彩绘。佛与菩萨背、项光也施彩绘。佛的圆形背、项光外围均绘有火焰纹。背光内绘伎乐,左、右各五个,均高髻,上身袒露,下身着裙,双足裸露,分别持箜篌,击腰鼓,奏排箫,姿态各异。佛像左上方墨书题有“无量寿佛”四个字,南侧菩萨右上方墨书“观世音菩萨”,北侧菩萨右上方墨书“得大势至菩萨”。龛内北壁大势至菩萨上方彩绘十方佛,上、下两排,均高发髻、圆脸,着通肩大衣,禅定印、结跏趺坐。佛的面部涂白色,眉、眼、鼻、嘴均以墨线勾勒。白地墨书标题一一标明佛名。北壁第7号龛的下方壁面,绘有壁画,自上而下,共有三组。
第一组,彩绘二立佛及供养人;
第二组,中间画一佛二菩萨;
第三组,右侧画一佛二菩萨。
从以上窟龛的造像题材和壁画内容来看,西秦时期的造像题材比较简单,大小不一,分布不规则,以佛、菩萨、供养人等为主。但壁画的内容比较丰富,背、项光图案较为复杂,同时又有了简单的佛说法图、十方佛、千佛、飞天、伎乐、供养人以及多宝塔和维摩变等。这些题材,是研究我国早期佛教信仰和佛教艺术的珍贵资料。
第169窟的重要价值还在于,在该窟内发现了我国目前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题记。该题记位于第169窟第6龛彩塑大势至菩萨的左前方。造像题铭约五百字,铭文结尾署:“建弘元年(公元420年)岁在玄枵(xiāo) 二月廿四日造”。这一题记的发现,不但使我们了解了炳灵寺创建的准确年代,而且为我们研究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及河西石窟的雕造和发展演变,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和新的线索。
第126窟开凿于北魏。平面方形、低坛基、穹隆顶窟。高33米、深2.9米。龛内正壁雕刻并坐二佛及二菩萨。佛均半结跏趺坐于方座上,通高2.04米。佛座下北侧一长方形龛内雕有一供养弟子。北壁雕一交脚菩萨及二菩萨,交脚菩萨坐在方座上。台座下雕二只狮子。此窟除二壁雕有菩萨等佛像外,各壁从顶部到底部几乎布满了浮雕。全窟共有雕像112尊,为炳灵寺北魏石窟中造像最多的洞窟。同时,此窟造像具有典型的“秀骨清像”风格,雕造精湛,并有延昌二年(公元513年)造窟题记,是具有代表性的北魏洞窟。
第6窟创建于北周,是炳灵寺石窟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洞窟。平面长方形、低坛基、平顶窟,高2米,深1.9米。南北两壁雕菩萨立像各一尊,均戴宝冠,前胸敞开,披巾于腹前交叉下垂,着长裙,手执净瓶、念珠等法物。壁上绘有宝树、千佛。宝树上下连续,形成树格,千佛在两树之间,如同在广阔茂密的树林中静坐修行。南壁下方画着山岩之间的一株大树,上有猿猴攀缘、鸟雀停伫,讲述的是著名的“猴王本生”故事。一群猴子在国王园中觅食,国王命人围捕,猴王带着群猴逃离。路上遇到一深涧,群猴不能跃过。于是猴王以自己的身体为悬桥,使群猴得以安全逃走。待追猎者赶到时,只见二只喜鹊憩息在树枝上,并无扰动,猎者就转到另处追寻。像这样完整的壁画,在全国其他同一时期的洞窟中并不多见,因而显得十分珍贵。
第3窟始建于唐代,明代重绘。平面方形、平顶窟,高3.5米、深3.1米。此窟的重要价值在于窟内正中凿一四坡顶方塔。塔高2.23米、塔基宽1.40米,塔为单层、方形盝顶。塔座四沿遗留有孔眼,可知座上曾有勾栏,座正面设弧形踏道。塔身为仿木结构建筑,四面各分三间,正面中间开一门,门内塔室中空,可能原来曾有造像,从塔身比例及造型推测,此塔是对于殿堂内佛帐的模仿。盝顶中心为叠涩须弥座的刹座和山花蕉叶及覆钵。此塔整体及细部均具有初唐、盛唐的风格,是研究唐代建筑和佛教石窟形制的重要实物资料。另外,塔顶正中有印度佛塔中常见的覆钵形。这种把印度塔建筑中的某些特点,巧妙地融会在中国民族建筑的形式,在全国其他石窟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炳灵寺石窟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同我国其他几个著名的石窟寺相比,有其自己的特点:第一,这里的石雕、浮雕佛塔很多,这在其他石窟中是少见的;第二,洞窟门顶上方里面再开洞窟,雕或塑有卧佛,这在其他石窟中也是没有的;第三是密宗壁画较多,这与元代藏传佛教兴盛有关。
正因如此,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他所著的《中国通史》中,认为炳灵寺和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并驾齐驱,有着同样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2贡献]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