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中国甘肃在线

陇原论坛-甘肃论坛-兰州论坛-地州市论坛-中国甘肃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分享按钮

编辑推荐

查看: 399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闲续红楼

[复制链接]

372

主题

553

帖子

171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09:54: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一帘主人】


序引:漫续荒唐言,轻弹伤心泪。

      随我一起痴,试解真滋味。


第一回  家道败落叹家道  竹溪旖旎吟竹溪


话说当年贾政眼睁睁地看着宝玉跟着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决绝而去,那大红猩猩毡斗篷的鲜艳在皑皑白雪中渐行渐远,自己却气促难追,伤痛无奈之下,写信告知家眷,说宝玉只是来借胎消孽的,这对王夫人和有孕在身的宝钗来说自然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贾府上下其他人等也无不伤心垂泪。自此,伺候宝玉的丫鬟姬妾纷纷被遣送离开,各成姻缘。原本死的死、去的去,人丁凋零的贾府又少了些许莺声燕语、绿巾红袖,不免寂寞许多。几年后,贾政夫妇、薛姨妈等老人相继去世,贾兰年方十八,只知读书,不理俗物,贾桂年幼,李纨、宝钗终系女流,虽不亚于当年凤姐,开源节流、勤俭持家,然内务尚可,外事却是鞭长莫及,不好抛头露面。因此不过一二年光景,家道便已败落。薛、李见再也无力支撑,便商议遣散奴婢,是年夏末,各自携子和余剩细软到邻县的竹溪镇投奔哥哥薛蟠去了。

那薛蟠,自打藉贾府势力倾尽家财买了命后,一改往昔暴戾纨绔之风,便似换了个人,在香菱和薛姨妈死后,与儿子端儿相依为命,在竹溪镇的一个朋友的帮助下,置买了一处寒舍、两亩薄田,做起了地道的农夫。后又挑担卖货,因其本是做典当生意起家,见过大世面,头脑灵活,改邪归正后短短五年,居然弃农经商,开起了一家小具规模的商铺。只是可怜他公子哥儿出身,哪里吃过这份苦,才知道自己先前是如何糟蹋富贵、不孝于亲,上无颜面祖、下无力抚儿,更是愧对香菱于自己的深情厚意,因此每每夜深人静、哄睡端儿之后,也禁不住泪洒庭院,万般追悔。

在衣食无忧后,便将儿子送至私塾,凭先生起名叫端儿,意为悔过己身,希望儿子端正做人,毋复父亲老路。为照顾儿子,虽时常感念香菱的好处,亦不敢再行乖张,终又在镇上媒妁撮合下,续弦寡妇颜氏;倒也亏得那颜氏贤良,虽作晚娘,却是善待端儿,视如己出,一家人相处得非常融洽,薛蟠自然感念不已。

近日,忽接到妹妹捎信言讲投奔之事,不禁心生悲喜,为兄妹俩多桀的命运而悲,又为即将见面而喜,竟是一宿无眠。颜氏安慰道:“相公勿忧,待明日妾打扫出那两间偏房,让妹妹住下,再图长策。”薛蟠长叹一声:“嗐!你哪里知道我的心?”一夜无语。

且说宝钗、李纨带了兰、桂择日而行,一路上风餐露宿,说不尽的辛苦,终于来到了竹溪镇。贾桂年幼,幸亏贾兰跑前忙后,望着显见憔悴的儿子清秀不减,宛若当年的贾珠,李纨禁不住滴下泪来。宝钗理会得其意,忙笑道:“兰小子益发懂事上进了,将来状元及第,成一门好亲,嫂子就是做老太太的人了,到时我们娘们也跟着沾沾光,现在却动不动哭鼻子,羞也不羞?!”李纨道:“倒让妹妹取笑了,兰儿自是勤勉,却不知能否得中举人呢,还想状元?”破涕为笑。宝钗道:“一路苦行,反正到了竹溪镇,也不怕了,索性游历一番乡间美景,让孩子们见识见识,顺便落些疲乏何如?”众人点头称是。

四人一行在竹溪镇且游且行,看农夫渔樵、小家烟舍,听一回风过竹梢,品一次鱼跃溪头。宝钗本是极喜素淡之人,李纨原以“稻香老农”自居,因此想象此后穷家破舍,将和农夫同耕,与渔樵为伍,倒也不以为意,只是孩子们尚小,便要吃苦受罪,心中却是大大不忍。

众人正在观赏风景,贾兰忽道:“这竹溪镇果然竹子多、溪水澈,倒颇似从前林姑姑居室潇湘馆外的竹林呢!”随口吟出一首:

前事已成风,百里亦飘蓬。落魄流野镇,萍踪入繁耕。

竹摇忆昔馆,溪咽鸣旧筝。何时归故里,稻香听晚钟。

宝钗赞道:“这孩子,真是才思敏捷。”李纨却责道:“兰儿,不可口出此等悲靡之音。家道中落,非汝之过,却使汝饱受风霜漂泊之苦,想念从前富贵也是有的;只是大丈夫处世,切忌贪享富贵,总要以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为要务,给父母祖宗争脸……”贾兰躬身一揖:“母亲教训得是,儿知错了,母亲的话,儿会句句谨记在心,断不敢忘。”听得她母子对话,宝钗眼望身边幼子,贾桂年方六岁,小脸儿红扑扑的,眉清目秀,颇有宝玉之风,此时正在溪头看一只停留在荷叶上的蜻蜓,心想桂儿何时才如兰儿一般大,不让人操心才好。想起宝玉离家对自己和儿子的抛弃,想起已经作古的黛玉,想起自己的忍辱负重终究没有换来宝玉的真爱,不禁心头一酸,眼泪扑簌簌落下,忙以巾试泪。

李纨只道是宝钗听见贾兰吟诗,勾起了思家念旧之情,忙笑骂道:“浑小子,念几句歪诗,引得你婶娘想家,还不向婶娘赔罪?!”贾兰闻言,立刻躬身言道:“侄儿不孝,想事不周全,惹婶娘生气了,恳请婶娘原宥,侄儿才心安呢。”宝钗忙伸手扶住:“自家人何来这些繁文缛节?嫂子也是,看把兰儿唬的,与他不相干。”当即展颜一笑。时值晌午,四人投了一户农家,村农好客,当即摆上家常饭食饮水,并告知路途,还有半天行程。饭后稍息片刻,四人起行,傍晚时分方赶至薛蟠家中。

薛蟠知道妹妹起行之日,估计行程,今天也该到了,打早晨起来就在村头张望,脖子都扭歪了,不想傍晚才到,见到妹妹带着外甥虽疲惫却不失端庄地站在面前,想起母亲在世时的光景,掌不住与宝钗抱头痛哭,引得桂儿也哇哇大哭起来,李纨、颜氏等无不试泪。见外甥啼哭,薛蟠止住悲声,抚着孩子的头说:“是叫桂儿吧?长这么大了,从妈去后,我就没见过他。妹妹这几年也颇见老相,这是珠大嫂子和兰儿?益发不敢认了。”不待李纨说话,贾兰早已深深一揖:“见过薛家舅父。此行给舅父添麻烦,兰心中着实不安。”喜得薛蟠抚掌笑道:“看这孩子,礼数还不少呢!都是珠大嫂子教养得好。你且不必说那些见外的话,当年若不是你府上出力……”突然脸上一红,贾兰曾听母亲说过薛蟠之事,知他难为情,话头一转:“舅父,怎么不见家中兄弟?不知唤作何名?”颜氏答道:“先生给他取了个名字叫端儿,他尚在私塾念书,还未归来。”一家人叙旧,颜氏自去备饭不提。掌灯时分,端儿回来,见过众人,却是个极清秀腼腆的孩子,十二了,矮兰儿一头,两只眸子活脱脱当年的香菱再现,众人唏嘘不已;听薛蟠说起颜氏的贤淑,又赞叹一回。直至夜深,倦意难抑,方消了谈兴,各自散去,一夜无话。

正是:天道苍茫人岂知,结草衔环不为迟。

休叹命运多窘蹙,是非因果终有司。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2贡献]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About NetEase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0-2015 陇原论坛中国甘肃在线网) bbs.cngansu.cn. All rights reserved.

QQ:596817985 邮箱:596817985@qq.com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陇ICP备14001029号-2 网际网联备案号: 62010202000386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