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中国甘肃在线

陇原论坛-甘肃论坛-兰州论坛-地州市论坛-中国甘肃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分享按钮

编辑推荐

查看: 293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宽容待人

[复制链接]

135

主题

135

帖子

43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3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06:0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宽容待人
       宽容,是一种人生的豁达。对人对事从容宽厚的处事态度。是一种宅心仁厚与谦恭兼容的行为素养。宽容,就像一缕温柔的春风,轻轻地拂过暴躁、焦急的心田;宽容,又像一杯三伏天的凉茶,能够镇静心浮气躁的暴戾,滋润浮躁的心田。   

  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人与人之间在彼此相互的接触中,免不了会因为立场、观点的不同,或者兴趣、爱好的不同,人生观的价值取向等等问题,产生一些矛盾与隔阂,甚至产生怨恨与愤懑情绪。如果任其暴戾肆意滋长,那么,这些怨恨就会日积月累,结怨甚深。如果退一步,彼此多一份谦和与宽容,就能够化解许多矛盾与积怨,人与人之间就能够和平共处,相安无事。   

  古时候,廉颇与蔺相如的矛盾经过化解以后,廉颇最后赤裸上身,背负荆条向蔺相如请罪。两人冰释前嫌,廉颇得到蔺相如的宽容相待。“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劫波过后的君子,能够以宽阔的胸襟,化解了发生在彼此之间的不快,一切皆在彼此的一笑间,怨仇顷刻间泯灭,留给后人一段宽容的美谈。   

  我们大家都知道,清朝时期的“六尺巷”的故事。清朝康熙年间,桐城张英官拜文华殿大学士。老家的邻居和他家之间,有一条一尺宽的小巷,邻居要扩建占用这条小巷,张家不同意。于是,双方争吵起来。张英家给张英写信,张英回信“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家人主动让出三尺。邻居很惭愧,也让出三尺。于是,就成就了“六尺巷”的美谈。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单靠争执,挑衅滋事,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那样,只会使矛盾更加激化,结怨更深。只有彼此有一颗宽容大度的心灵,在矛盾与隔阂中,各自推让三尺,才能化解两家根深蒂固的矛盾,最终怨恨得以化解,成为千古佳话。   

  古往今来,因为缺少宽容的胸襟与气度,国与国之间,为了争夺领土与资源,他们频频发动战争,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事例屡见不鲜。就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人,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有时急红了眼,朋友、同事、邻居之间不惜拳头相向,不惜刀剑相对。那些血的教训,使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个人的自私、狭隘与偏见,后患无穷,如果任其发展,终究造成恶劣的后果。   

  两个人之间因为一件小事情,促使矛盾积累日深。如果彼此相互谦让一步,宽容几分,就会少了多少味,少了多少巧言令色的拳脚相加,平息了许多事端。如果彼此多了一分相互尊重,多了友好的微笑与相互的包容与谅解,就能够彼此长久友好相处。   

  宽容,并不是一种懦弱的表现。而是一种豁达的胸襟,一种友好的谅解,一种高尚的美德,一种对他人的尊敬。因为相互宽容而彼此人心温暖。宽容就像阳光,温暖人的灵魂。只有心地善良的人,心中才有宽容。   

  宽容别人,不是代表自己懦弱。蔺相如当初为了赵国的平安,而冒着个人生命的危险出使秦国,完毕归赵的壮举,赢得赵国人民的尊敬与爱戴。对蔺相如的高度赞扬,使老将廉颇因而心生妒忌。但是,廉颇后来明白,只有他们两人齐心协力,才能够保住赵国的安宁时,廉颇负荆请罪,得到蔺相如的宽容。   

  当然,宽容并不是一味的无原则的妥协与纵然。二是在道德与法律的约束下,运用灵活的方式方法,解决身边发生的问题,用高尚的美德感化人心,用真理的尺度指导行为,用善意的行动感化灵魂。   

  宽容就是用温暖感化人心。用温情抚慰心灵。如果我们彼此之间都有一颗高尚宽容的仁爱的心灵,世界上人与人之间,就会少了多少恩怨与仇恨。我们身边,就会多了许多和谐的音符,多了许多快乐的笑容与温馨。   

  就算社会中一个平凡的人,也应当用宽容的心去化解我们身边的小矛盾。与身边的人,能够和睦相处,彼此谦和、宽容,彼此多一份相互包容。   

  宽容,也是一种修为与素养的气度和谐。宽容,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良好品质。它如同一泓清泉,能够净化彼此的心灵,使彼此拥有和谐,安宁,与祥和的环境。宽容,就是豁达的心胸,高尚的人格,谦和的美德。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2贡献]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About NetEase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0-2015 陇原论坛中国甘肃在线网) bbs.cngansu.cn. All rights reserved.

QQ:596817985 邮箱:596817985@qq.com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陇ICP备14001029号-2 网际网联备案号: 62010202000386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