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中国甘肃在线

陇原论坛-甘肃论坛-兰州论坛-地州市论坛-中国甘肃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分享按钮

编辑推荐

查看: 3747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麦积区建置沿革  ”文/尤九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6 11:5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麦积区建置沿革  ”文/尤九成

  麦积区之名,取“麦积山”前二字而成,因境内有驰名中外的麦积山石窟而得名。麦积作为县级建置,历史甚为悠久。据麦积区境内发现的十多处仰韶、齐家文化遗址证明,至少在六七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三皇之首伏羲生于古成纪,其活动中心就在渭河上游今三阳川一带。地处渭南镇的卦台山,相传为人文始祖伏羲创画八卦之处。这里至今留有伏羲庙、龙马洞、分心石等遗迹。
  1夏商之际

夏商之际,境内为羌、戎族活动之地,属《禹贡》雍州之域。商朝中后期,秦人西迁至西垂(在今礼县境内),境内遂成为秦人活动的地域。周孝王时(前891—前886年),嬴非子因在今放马滩一带牧马有功,被周孝王赐封为附庸,赐号秦嬴。此后,境内便成为秦人与戎人争夺的区域之一。


  2东周初年

东周初年,秦族人在境内崛起,称霸西戎。秦文公四年(前762年),秦人举族迁移关中。秦文公五十年(前716年),秦文公卒后,族人为表示不忘故土,仍从前制葬于故地麦积山(时称西山)。秦武公十年(前688年),秦伐邽戎,设置邽县,确立在境内的统治,这是中国见于史载最早的县级行政建置。春秋时期,天水籍最早的先贤名士尹喜辞官追随道教始祖老子,在伯阳龙山潜心修道,传承闻名中外的《道德经》五千言,自著《关尹子》九篇,境内至今留有柏林观、老子讲经台等遗迹。秦惠公五年(前395年),秦灭绵诸戎,置绵诸道(治今清水县贾川乡),今区境东部属绵诸道。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年),郡县制在今辖区正式确立,今区境大部属邽县。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扫灭六国统一全国后,因在今陕西渭南设下邽县,原邽县改称上邽。秦在境内孕育、崛起,进而雄踞中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在此期间,秦人兼取华夏与羌戎文化之长,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并对秦汉文明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的先秦文化。1986年放马滩秦墓出土了木板地图、秦简和秦纸,其木板地图详细标注以邽县为中心的山川形势,为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实物地形图;秦纸为中国最早的纸张实物;而放马滩秦简比湖北云梦秦简更早,把中国古代简书历史向前推进了几个世纪。这些表明秦的祖先在境内一带已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


  3汉代以来

汉代以来,区境作为“丝绸之路”东段南道上的重镇,是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汇点。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后,境内遂成为“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之地。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境内中部和东南部属上邽县,西北部属望垣县(治今三阳川),东南部属罕幵县(治今区境东南部),中部渭河以北属绵诸道。西汉末年,王莽篡改汉制,更换郡县名称。新莽地皇四年(23年),成纪人隗嚣割据陇右,恢复郡县原名,建都上邽冀县,名震西州。今麦积山雕窠峪有隗嚣避暑宫遗址。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年(34年),隗嚣政权被灭,境内归东汉。汉明帝永平十七年(74年),绵诸、罕幵并入上邽。


  4三国时期

三国时,境内为魏、蜀争战之地。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撤望垣县,设新阳县(治今新阳镇),属秦州天水郡。黄初二年(221年),从天水郡分置广魏郡,置临渭县。郡、县治所均在今社棠镇。蜀汉建兴六年(228年),蜀丞相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天水叛魏降蜀,境内归蜀。同年街亭兵败后复属魏。  


  5  西晋时期

西晋武帝泰始五年(269年),重划陇右版图,上邽、新阳二县均隶秦州天水郡。广魏郡改称略阳郡,郡治仍在临渭,属秦州。太康三年(282年)后,境内渐成为陇上交通枢纽,除通往今陕西、陇西的东西大道外,开辟向北至略阳郡直达安定(今平凉东部),向南至仇池经武都可通四川的南北大道。东晋元帝大兴二年(319年)后,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战乱频仍,区境归属变化频繁,先后为前赵、后赵、前秦、仇池、后秦、西秦、夏等割据政权占据。这一时期,民不安命,佛教在境内得以广泛流传。冀州人度杯至麦积山始开窟造像,麦积山佛事活动频繁,成为仅次于长安的佛教中心。


  6 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各族统治者为争夺陇右,境内一直处于割据状态,战火连绵不断,成为汉、羌、戎等民族融和的大舞台。至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以后,境内出现了短暂的安定局面。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年),撤临渭县,置绵诸县(治今社棠镇),属略阳郡。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分裂后,区境属西魏。西魏文帝大统元年(535年),撤绵诸县,设伯阳县(治今伯阳镇)。这一时期,洛阳沙弥法生来麦积山造像立碑,西魏文帝皇后乙弗氏隐居麦积山修行,北周大都督李允信在麦积山建造七佛阁,南朝才子庾信为麦积山撰铭,给麦积山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7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境内经济发达,民富物丰,商贸繁盛,“丝绸之路”上商贾往来频繁。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撤销郡级建置,实行州县二级制,伯阳县改称秦岭县,属秦州。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唐平陇右后,境内归唐。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玄奘法师由长安出发,沿渭水西行,前往印度取经,经社棠、马跑泉抵秦州。这里至今有晒经台、渗经寺等遗迹。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诗圣”杜甫流寓秦州,游历了太平寺、麦积山,夜宿故友赞公土室,在族侄杜佐隐居的东柯谷结草堂而居,创作了咏物怀人、记录行程的《秦州杂诗》九十多首,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8 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十国时期,区境先后为岐、前蜀、后唐、后晋、后蜀、后周所占据。后唐长兴三年(932年),曾在今马跑泉镇西设陇城县(治今马跑泉镇西),辖境内中部和东南部,隶秦州。


  9北宋时期

北宋初,境内分属成纪、陇城二县。当时北宋实际控制的西部疆域只达夕阳镇(今新阳镇)。以渭河为界,南属北宋,北为土蕃各部控制。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置定西寨(治今新阳镇西);开宝元年(968年),设三阳寨(治今渭南镇东)。二寨均隶秦州。南宋时期,境内成为宋金争夺的战略要地。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金兵攻陷秦州。此后,抗金名将吴玠、吴璘兄弟在吴砦(今三岔乡吴砦镇)屯兵筑寨,与金沿渭河一线形成对峙局面,境内东南部及渭河以南属南宋,西北部及渭河以北属金。


  10  元朝时期

元初,成纪县改属陕西行省巩昌总帅府(治今陇西县)秦州。元至元七年(1270年),废陇城县,辖域并入秦州成纪县。州、县治沿金制未变。


  11 明朝时期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大将军徐达西征,境内归明。同年,撤销成纪县,今区境大部由秦州直辖,称东乡;三阳川一带称北乡。明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三阳、新阳兴起手工纺织业,后逐步发展为规模较大的家庭作坊式手工业。明毅宗崇祯八年(1635年),李自成起义军一部至三阳川,被明军击败后东退。


  12  清朝时期

清初,沿袭明制。清世宗雍正七年(1729年),秦州升为直隶州,直隶甘肃布政司。清高宗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划秦州东南部73村置三岔厅,厅治初设三岔(今利桥乡散岔村),不久迁建吴砦(今三岔乡吴砦镇)。


  13 民国时期

民国2年(1913年),北洋政府推行省、县二级制,暂存道制。秦州直辖地改为天水县,境内属天水县,隶甘肃省陇南道(同年6月改称渭川道,民国16年又改为渭川行政区);三岔厅建制保留,撤州判署,设三岔警察分所。民国10年(1921年),三岔厅并入天水县。民国23年(1934年),区境改属天水行政督察区;民国24年(1935年),天水行政督察区改称甘肃省第四行政督察区。同年8月,红二十五军长征途经境内。民国35年(1946年)8月,八路军南下支队又途经境内北返,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民国末年,随着陇海铁路的开通,外来人口剧增,北道埠渐成为陇东南商贸重镇和交通枢纽。


  1949年8月,天水县解放。区境属天水分区行政督察区(12月又改称天水专区)。1950年2月,析天水县置天水市(县级建制)。以城区作为天水市的行政区域,城区以外为天水县行政区域。1958年12月,天水县并入天水市。1961年12月,天水市、县分设,恢复天水县建制。1962年7月县治迁北道埠。1985年7月,撤销天水地区和天水县,实行市管县体制,天水市升为地级市,设立北道、秦城两个县级区,以天水县东南、西北22乡和北道镇设北道区(治北道埠)。2005年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北道区更名为麦积区,仍隶甘肃省天水市。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2贡献]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沙发
发表于 2016-5-12 09:06: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About NetEase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0-2015 陇原论坛中国甘肃在线网) bbs.cngansu.cn. All rights reserved.

QQ:596817985 邮箱:596817985@qq.com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陇ICP备14001029号-2 网际网联备案号: 62010202000386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