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中国甘肃在线

陇原论坛-甘肃论坛-兰州论坛-地州市论坛-中国甘肃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分享按钮

编辑推荐

查看: 397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儿童抽动症要注意“三防”

[复制链接]

292

主题

381

帖子

118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8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30 17:4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儿童抽动症,又叫儿童抽动障碍,是一种儿童期起病,以运动肌肉抽动或发声肌肉抽动等为特征的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黑龙江省中医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有鹏教授指出,儿童抽动症近年来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其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多数起病于学龄期,运动抽动常见于7岁以前,发声抽动多在11岁之前,男孩患病危险性更高,男孩发病率是女孩的3~4倍。抽动主要表现为患儿频繁挤眉、耸鼻、噘嘴、晃脑袋、转肩、扭颈,喉中不自主发出异常声音,少数孩子有控制不住的骂人、说脏话行为,往往会被家长以为做怪动作而加以责备。

  今年11岁的凡凡,看上去和正常的孩子没啥不一样,但他总是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显得异常活跃,或者表现出莫名其妙的眨眼、摇头、耸肩、发出怪叫声等举止。慢慢地,凡凡因这些怪异的动作逐渐被同学们疏远、孤立、排挤和歧视,谁也不肯和他同桌学习,下课后也不和他玩耍,只因凡凡患上了一种不被小伙伴们理解的疾病——儿童抽动症。

  王有鹏介绍,抽动症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明了,该病具有反复和波动频繁等特点。缓解和减轻儿童抽动症的抽搐与秽语症状不是特别困难,难的是控制和防止此病的复发。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王有鹏发现感冒或其他感染往往会使儿童抽动症病情复发或症状加重;此外,精神过度紧张、精神创伤、生活事件(如家庭环境不良、教育方法不正确、亲子不融洽)、应激或情绪波动,都可诱发或加重抽动症。小儿抽动症如果能得到良好的调护,对提高临床疗效、防止病情反复非常有作用。

  俗话说的“三分治疗,七分调养”的原则,也同样适用于本病,尤其对抽动症儿童的康复期极为重要。王有鹏强调,孩子在治疗期间一定要注意防感冒、防紧张、防电子产品。

  一是防止感冒。王有鹏解释说,感冒等呼吸道感染会加重病情,因此要尽量避免感冒。季节交换期,尤其是春、秋季为感冒高发期,要及时给患儿增减衣物加以预防。在感冒流行季节,尽量少带孩子到公共场所,以减少被传染的机会,患病后要及时医治。

  二是防止紧张情绪。王有鹏指出,家长教育孩子,应以说教为主,循循善诱,尽量避免打骂孩子。因家长及其他人的提醒和指责,非但对患儿的怪声和抽动毫无制止效果,反而会加重他们的症状。

  三是防止频繁接触电子产品。电子产品也常使患病儿童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加重或诱发本病。王有鹏建议,抽动症儿童每天看电视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且不可看过于激烈、刺激的画面,对于重症者更应少看电视。要避免使用电脑,如确有学习需要,每次用电脑不宜超过半小时,特别要严禁杜绝过度使用电脑或玩游戏。

  此外,饮食方面需特别注意,应以富于营养而又清淡为原则,忌食含铅量高的食物、海鲜发物以及容易兴奋的食物(咖啡、巧克力、可乐)等,也不可吃刺激性食物,如辛、辣、凉、膨化食品。

  王有鹏最后指出,本病病因复杂,涉及遗传、神经、精神因素等,在强调对证、对因治疗的同时,对出现情绪、行为紊乱,学习困难和注意力障碍的患儿应开展心理咨询、行为教育等神经心理学的干预,引导孩子学会面对压力,以缓解和放松心情,切记不要在孩子出现抽动症状时用语言甚至体罚的方式进行纠正。同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服用适宜药物并调整剂量,不要擅自增加药量或停药,否则会导致严重的副反应或增加治疗的难度。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2贡献]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About NetEase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0-2015 陇原论坛中国甘肃在线网) bbs.cngansu.cn. All rights reserved.

QQ:596817985 邮箱:596817985@qq.com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陇ICP备14001029号-2 网际网联备案号: 62010202000386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