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这些年各地各校的书香校园建设,多少还是有成效的,至少是我们已经意识到,学校本就应该是一个读书的地方,读书的地方不读书,其他地方还有有人读书吗?但当我们静下来认真审视时下的读书推动活动,也不难发现,一方面是因为学校宣传的需要,我们在组织师生读书了,也就是为了那个“书香校园”的弄名头。还有一种情况是因为学校领导意识到师生的成长,光靠教教材,读教材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更为广泛的阅读来实现,于是想到通过行政的力量来推动学校老师和学生的阅读。第三种情况是两者的兼而有之。 我个人一直认为阅读应该是个人的事情,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一种生活。它不只是在读书会里读的,也不是靠立法或者其他行政力量来推动的。为什么会出现寄希望于通过立法和行政推动来实现全民读书的状况?我觉得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博客、微博、微信,一方面大量的增加了人们的阅读量,一方面又导致了我们的浅表阅读和碎片化阅读,这样的状况又使得原本就比较浮躁的人生变得更为浮躁,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完完整整,认认真真地阅读一篇文字一本书了。在学校,还因为应试教育的愈演愈烈,行政领导,我们的家长,更要命的是我们的眼睛只是盯在分数上,除了教材,我们几乎再也不会去读其他书籍了,更有甚者,许多时候连教材也不会好好地去读,读得最多的就是教参教案练习册之类的教辅资料了。 平心而论,我们我们这些教师所教的学科的教材认真的读了吗?不说整个学段的教材我们没有系统的读,就是本学年所教的教材我们都没有通读,更可怕的是好多老师连今天正在教的教材都没认真的读。在这种下学校通过行政的力量来推动读书,或者通过组建读书会来读书,就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举措了。这样的举措又带来了什么问题?带来了阅读的被动性和单一性,我们的阅读总是被拉着,被赶着,我们所读的更多的是技能的,工具的东西,比如关于教学法的,关于提升教学效益的。我们的读书推动活动的尴尬也就慢慢出现了。 也正因为这样的尴尬,我们才意识到读书推动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从没人读到有人读,从不读到读起来,从单一选择到多元选择,从共读一本到各读各的。我觉得,学校阅读推动活动想要慢慢地进入这样的状态,首先是校长要带头读,校长不读,怎么可以要求教师去读,教师不读又如何要求学生来读?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阅读的出发点和动机就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教育,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讲,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学校管理。但如果具体的个人来讲,阅读在于拓展生活的的视野,丰富思考的内容,提升生命的内涵的。什么样的书,才可能帮助我们拓展视野,丰富思考,提升涵养?唯有经典。没有经典的阅读,我们就无法回到教育的元点,所谓元点,就是元初之点。 阅读经典的过程就是同世界上最智慧的人对话的过程,也是帮助我们理解教育元典的有效途径。为什么说阅读经典是在同世界上最智慧的人在对话?因为经典是经过几代人的筛选流传下来的,而不是时下聪明人所推出的排行榜之类的,或者所谓必读之类的。无论是世界的,还是中国的,千百年来人们的著述浩如烟海,但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也就那么多。这意味着什么?在流传的过程当中,有选择性遗忘。但是既然有选择性遗忘,就有选择性流存。为什么大家都选择了这些留存,这说明它大家认可的,这就是经典。但是我们更多的喜欢根据图书排行榜和推荐书目来选书读书,很少有人能静下来读几本经典。当然这不能怪我们具体的个人,因为整个社会就是如此,社会浮躁的风气,必然会影响到我们个人,使我们在许多问题上茫然无措,总希望在别人那里找到一根救命稻草。 中国的经典不外乎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以及《学记》之类的,但这些经典的问题在哪里?问题在大多是语录式的、格言式的,寓言化得,很少有严密的推论和验证,也就是说缺乏逻辑思维,每一句话拿出来都很有味道,都很在理,但其背后它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和具体的实证。比如说孔子所向往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很美,但为什么这样的情景下才是有趣的,没讲清楚啊,你就感受和体会吧。但感受和体悟不是教育的唯一形式,所以我们还要读读苏格拉底、柏拉图、卢梭、杜威,读读康德、黑格尔。当然这些经典要看出版社和翻译者,许多译本在翻译上是有问题的,有外文基础的最好是能够读原版了。否则,我们很容易被“二手货”的东西改变成“二手货”乃至“三手货”的人的。 当我们读了这些经典就会发现,我们当下的教改精英们、专家们以及那些课改名校的校长们所说的所做的,人家几百年前就说了,就做了,而且说得比他们到位,看得比他们全面,做得更比我们扎实。我们还可以发现许多人家在上百年前,几十年前就已经反思和唾弃的东西,在我们今天居然被奉若神明。比如人家是十年前就在批判教育的效率崇拜了,而我们至今还在热衷于追求教育的效率。 毋庸讳言,经典是要啃的。选择一本花你感兴趣的,慢慢啃。根据我的经验一定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一边读,一边画,一边想,一边做批注。想什么?一是要跟我们的教育教学的实际联系起来想,这是最直接的,这是最容易对接的。另一个通道是什么?现在资讯如此发达,所见所闻看上去不是教育问题,但是仔细想来,就会发现,多多少少还是跟教育有着这样那样的牵扯的。我们不能讲现在发生的所有问题都是教育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这样去思考,这些问题是不是与教育有关联,教育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有哪些可为之处。当我们有意识地展开这些思考的时候,经典所阐释的理论,就会变得可以理解了。 在当下的情形下,读书会的操作,我个人认为一定是要有一定的任务驱动的,可以在一定的时间段大家共读一本书,并且要将阅读同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具体的路径是,以读促思,意思促改,以改促写,边写边读。读的时候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筛选,没有判断,没有问题,你就变成了一个海绵,你就只有吸收,管不好还要漏掉。读了想了,不付诸行动,最多只可能成为理论的巨人,当你付诸行动了,理论才可能成为你的认知和经验,有了自己的经验,记录下来,不仅可以与人分享,还可以帮助自己对问题的再思考,再认识,写的过程会促使我们回过头来再读,甚至驱使我们去读更多的书籍。 读书会要有活力,一定要重视发挥“鲶鱼效应”。这鲶鱼,可以是外聘的专家,也可以是读书会的成员,当然作为读书会的组织者更应该义不容辞。鲶鱼,不仅要先读一步,还要不断地搅动,要将同伴的情绪激发出来。要不断地舍弃我们已有的认知,只有死去才可能活来,我们只有每天每刻都让自己原有的思想死去,我们才可能有活路,才可能有所改变和创新。 我的体会就是,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与那些智慧的言辞联系起来,看起来深奥的经典,也就不那么深奥了。慢慢地我们也就有可能变得智慧起来。如果你用心啃了一本经典,那么有可能所有的教育经典对你来说已经不是问题了,因为教育的元点在那些智慧之人的认识里是相同的,只不过表述不同而已,或者说是立场不同,角度不一。一本读透了,其他相关的观点和相左的观点思考一下,自然会有你的判断和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