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住”
“0”是个数学符号,这是众人皆知的。而“√”与“住,也就是正确的意思。因为这个批语有好几个字母,写起来很麻烦,后来这个聪明的教师就以第一个字母“r”来代替。久而久之,又演化成更加简单的写法,即“√”。因这个符号写起来十分方便,以后就在世界上流行起来。至于“住?是因为“住贝矶?那在“√”的上面画一斜杠就是不对了,慢慢就演化成了“住薄?
在中国,这三个符号,无论是目不识丁者,还是学士渊博者,几乎都画过。当然画得最多的还是要数发明者的徒子徒孙们——教师。其次要数学生和公务员。教师画“√、住让心情来延长我们的寿命]”,那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是“√”是“住保的同时还增加了“0”。公务员画“√、住”不象教师,也不象学生,只是为所谓的民主推荐干部或是选举,可真可假,甚至还可虚伪点。当然,公务员当中画得最多的要数科级干部以上的。我不记得自有权画“√、住”以来画过多少个“√、住”。但我记得第一次通知我去画“√、住”时,心中窃喜,以为真的民主了,可以推荐我心目中的好干部或是以我的眼光来评价一个干部的优劣了。可谁知我画“√、住”时,不象教师或是学生那样笔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是掌握在别人的手中。因为每次在通知我去画“√、住”前,就有来电指示“√、o”应画在某某人的下面,而不应该画在某某的下面。不管你认认识某某人还是不认识某某人。尤其是在民主测评时,指示我不要画“住保者,知道后人是那么不严谨的画“√、?”,不知在天会有什么想法。也不知道未来什么时候在画“√、住”时能象教师那样的严谨和真实。 |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2贡献]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