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中国甘肃在线

陇原论坛-甘肃论坛-兰州论坛-地州市论坛-中国甘肃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分享按钮

编辑推荐

查看: 515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术关注》著名书画家李海专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7 23:0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海,山东淄博人。1966年生人

200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研究生课程班。

2004年《都市宠物》系列在中央美院展厅展出。

2007年上海雨虹画廊举办个人展览,作品多幅被收藏。

2007年参加"保利国际拍卖会"作品"干花"系列被收藏。  

2008年台南雅林美术馆举办个人展览,作品多幅被美术馆收藏。            

2009年作品《钻石婚》入选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

2010年作品"秋荷"系列被韩国、美国、日本等收藏机构收藏。

2011年日照博物馆举办“故乡情”李海油画展览。

2011年作品"黑礁"被日照博物馆收藏。

2012年作品"梦荷"系列被中国、台湾、德国等藏家收藏。

2013年作品"葵园秋语"系列被中国、德国收藏机构收藏。   

2014年希尔顿酒店罗西艺术空间举办“葵园秋语”系列展览,作品多幅被收藏。                       

2014年作品“梦石系列”参加炎黄艺术馆亚洲艺术展。

2014年作品"钻石婚"荣获南京国际美术展铜奖。

不同时期的作品被海内外多家艺术机构及个人收藏家收藏。

作品发表在:"李海的油画世界""美术""中国油画""美术关注""中国收藏""度"等刊物。

现任北京齐鲁书画院副院长。




峨庄印象作品


《美术关注》李海专访

采访时间:2007年10月13号
采访地点:雅之林画廊(台湾雅林)
采访整理:任彦

任彦(以下简称“任”):您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绘画的,简单谈谈您的从艺经历好吗?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总爱在课本上涂鸦,后来在一个工厂里工作,十八岁时开始正规训练,边工作、边学画、边复习文化课,后来考取了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师从于毛岱宗、姚勇老师。2001年考取中央美院油画系十二届硕士研究生课程班,跟随詹建俊、李延州、杨飞云等先生学习。
任:之前看过您的作品,感觉很特别,您追求的是怎样一种创作风格呢?
李:早期我也画过一段比较写实的作品,之后对抽象作品也产生过浓厚兴趣,最近几年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思考,觉得应立足于本土文化,尽力把东西方的绘画理念融合在一起,追求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画面表达方式,基本上算是意象表现主义吧。
我认为画面上有一些抽象的因素更具神秘感,能给观众更多的启发,留一些思考的余地,就是画外音。题材、灵感离不开自然,但我不愿去复制自然,画家应该从自然中得到启示,创作出一种新东西,我想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
我的艺术表现手法不完全抽象,也不完全写实。我喜欢看考古发掘的电视节目,最感兴趣的是出土前半隐半露的那个阶段我认为最好。我在画面表达上就追求这种感觉,所寻找的就是这样的一个点。以写实的部分引导观众进入画面,然后利用抽象的因素给观众留下想象的余地。

:那么您的梦石系列,来自怎样的创作灵感呢?
: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很偶然的梦。梦石之一,来自这样一个启示:有一天夜深人静,我独自一人背窗而坐,对着一个刚绷好的画布寻找思路。突然听到背后有种声音,莫名其妙像是幻觉,有一块巨石,从楼下经窗前缓缓划过,慢慢升空,冲击力极强,这让我很震撼……只见巨石上有似是而非的花鸟鱼虫图案、自然流淌的色彩、线条,都很吸引我,这让我产生了很强的创作冲动。眼前这一幕很具超现实主义色彩,这一点也是我非常喜欢的。
:那么您刚开始创作时就准备把它画成系列,还是只想用一幅来表达当时的想法呢?
:画第一步时,没想太多。画完第一张感觉力度还不够,想深入挖掘这一题材中深层次的东西。后来走了很多地方,比如沂蒙山、十渡大峡谷等等。我常到大山深处那些无人烟的地方,观察悬崖峭壁,也包括采石厂刚开采出的石头,有的是上亿年的断层,里面留有古生物的痕迹,那些自然形成的图案、色彩,都很奇妙,让我震撼。目前为止这个系列画了十几张,现在还在继续……这也是这几年主要的研究方向。
:您常外出写生,这期间您感触最深的是什么?您最想与人分享的是什么?
:我的创作灵感常常源于自然。感谢上帝创造的这一切,让我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和资源,这是在画室里无法乞及的。最想与人分享的是通过我的画面展示上帝创造的美丽大自然。
:除了画画,您还有其他爱好吗?这些爱好对您的艺术创作有何潜移默化的影响?
:听音乐。我比较喜欢时尚音乐,比如说周杰伦的歌。我认为音乐不分年龄,在画室常伴着音乐画画,也常从音乐中获取灵感进行艺术创作。艺术是共通的,绘画和音乐同样有着纯粹艺术的单纯和高贵,享受着生命中属于灵魂的持久美丽。周杰伦的歌比较平和,低高音变化不是很大,只是很平和的调子有一些微弱的变化,我觉得这样听起来很舒服,有助于我的创作,就像画面中色彩的微差,带给你一种和谐的美感。在课堂上,我常和学生聊音乐,然后慢慢贯穿入画。我之所以喜欢周杰伦,是因为他的音乐里一些含糊不清的歌词,或许是有意的,或许他的国语本来不是太好,歌听起来更具悬念和神秘感,这就是我画面中所追求的“似是而非”、“若隐若现”吧。呵呵……
:谈谈您下一步的艺术探索方向。
:目前还在继续梦石系列,也穿插一些风景的写生,以后会有其他方面的探索。我不喜欢重复古人,也不喜欢重复自己。力求每幅画都有新的东西,我的梦石系列尽力做到不重复。

峨庄印象笔记

  07年三次去峨庄写生的日子是难以忘怀的。家乡的变化、儿时的记忆、老乡的淳朴,把我的心融化在这里。近七十幅画,每幅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峨庄地处沂蒙山老区,那次重回沂蒙山,却有别样的感受。新农村的确变化不小,村里的年轻人很少,大多是老人孩子,后听说大都到城里打工去了,有些是搬到城里去住了。原先老式草房已属稀有,被夺目的红瓦房包围其中,同去写生的朋友,有些专去画那草房子,有的偏爱那艳丽的"红",我在一旁注视着"红"、"灰"并置在一起的妙处。

     有件事倒是很有意思。那天我看好一处景,三间草房的一个院子,被许多两三层小楼环绕着,这灰色倒显得突出了,我刚支好画架,"这是我家"有人在我身后突然来了这么一句,吓我一跳,我答应了一声,看见那人:穿一身青棉衣蹲在地上,脸上都是皱纹,看着眼熟,一下想起了相声演员唐爱国说的那个"懒汉",后听他们说,那人是个老光棍,不愿干活,年收入三百元左右,他自己倒也很满足。他全天候陪着我,直到太阳落山。

    有几幅雪景可以说是用命换来的。

    画雪景去了叫"上端士"的村子。村子在山的阴面,阳光照射少,故积的雪多。写生基地的肖老板,开着三轮车(他们叫“小蹦蹦”)把我送到山下,他晚上来接我时,寻了很久才在村子的顶端找到我。他还是开着那“小蹦蹦”来的,可往下走时却犯了大难,斜插下去的“羊肠”小道上已结了冰,右边是山坡,左边却是几丈深的山涧。说真的,当时我真不想上这车,可看着肖老板热情的脸,还是硬着头皮爬上去,闭着眼睛向上帝祷告着,车晃晃悠悠的滑下山来......

    晚上回到基地,品尝着大餐,喝着当地的“柿子酒”,吃着从河里摸来的螃蟹,听着老板热情的话语,看着自己一天的“收获”,心被这一切融化了......



平静的书写
与李海相识多年,其人热情豪爽,直言快语,体格健壮,精力过人,标准一“山东大汉”的形象。画画不知疲倦,其作品敏锐自信快意挥洒。但观其近期的《梦石》与《峨庄风景》两系列作品,却发现李海的画面变了,用朋友们的话来说就是:画面静了、“中国元素多了”。而李海自己也发现了这种变化,他说:现在自己观察事物时心静了,静静地看,静静地读,静静的体会。并谈到顾恺之的绘画造型、霍去病墓石雕的浑朴和大气。而在中央美院上学时,李海的画是比较“西化”的,喜欢苏丁、奥尔巴赫、德库宁。喜欢他们的激情、色彩、笔触、动感和画面的冲击力。认为学油画,就要地道、纯正,一心想成为中国的“德库宁”。                     
   其实中国的油画家们都会面临这一问题。我们学习过西方的古典主义、印象派、表现主义、以及现代西方绘画大师的形式与手法,研究过西方绘画的材料与技法。但是一味的模仿和跟随,即便学的像模像样,也只是解决了技术层面和手法样式的问题,而不是中国人的油画。油画在中国有着百余年的发展和演变,不仅仅是中国油画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也是西方当代艺术思潮与中国传统视觉文化互相碰撞融合的过程。中国油画当今面貌的确立,正是在东西方两大文化体系差异的背景形成的,而正是这种文化差异,造成今天西方强势文化对于话语权的掌控。这同时也激励着中国的油画家们去探究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找寻以本土文化为主体的话语体系。中国当代油画家都背负两个传统,一个是学院所教授的西方的油画传统,即西方的视觉文化;另一个则是中国传统视觉文化,它与我们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紧密相连,直接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观察方式,并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徐悲鸿先生为代表的那一代油画家,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就已经对中国油画与本土的文化传统进行研究探索。新中国的成立,迎来了中国油画进行民族探索的一个高峰期。艺术家们在进行油画创作的同时,并没有停止对传统文化的探究。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经历了“八五”新潮,“八九”现代艺术大展之后,中国的油画家在对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的各种流派学习借鉴的同时,更加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不少油画家开始站在新的立场审视中国文化自身的传统和价值,在“精神性”和“方法论”层面上形成中国方式。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艺术上坚持中国的文化价值和特色,从中国传统视觉文化中汲取营养,对确立以本土文化为主体的话语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李海近期系列作品的转变,“中国元素”的出现,既是他长期思考寻找的结果,更是其内心的需要和文化上的自觉。他在文章中也说过:应该立足本土文化,踏踏实实的走自己应该走的路。这是一种自觉的“融入”,而不是表面技巧和传统图像的简单挪用。其实李海绘画作品的转变,首先来自其思维方式和观看方式的转变,然后才出现了画面的转变。早在2003年他的毕业论文《有无之间》中,他就提到“似与不似,若隐若现,有无之间”的问题,并对此有了长期的思考和实践,《梦石》系列应该是这一思考和实践的结果。在《梦石》早期的作品《子夜它缓缓升空》中,画面中表现主义绘画的痕迹是很重的,笔触的交织,块面的转折,色彩的浓烈,画面的张力和视觉冲击,都没有脱离作者对西式“纯油画”的偏爱。从《梦石》到《梦石》系列五,画面逐渐平面化了,交织纠缠的笔触消失了,浓烈的色彩没有了,淡雅的色调出现了。画面中的石头从真实的再现转变为作者对历史和生命思考的载体。李海的绘画从对外在形式色彩的追求转入到对内心世界的寻找。《峨庄风景》系列则能更清楚的看到李海思考和实践的过程。系列的早期作品中,虽然注重了对传统元素的运用,写意性的进入,点线面的运用,但从构图和色调上看,以及空间的安排上,并没有离开西式油画的观看方式。当然,作为西方视觉文化传媒的油画,在中国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和演变,在全球化的今天,不管我们愿意与否,已成为文化本身,成为我们的当代视觉文化和视觉经验的组成部分。我们不可能,也无法跳出世界历史语境讨论中国油画。但是我们可以考虑如何运用传统的视觉经验,借鉴传统的视觉文化,重新审视传统的文化价值,用中国人的眼睛去看世界,而传统的文化环境和生存空间应当进入我们的艺术视野。李海在谈到齐白石和八大的绘画时,看到了中国画的“妙”处,谈到了对“空”的运用、意境、简约和书写。李海画面中的真实空间开始向想像的空间转换。在《峨庄风景》系列十七中,大面积单纯的背景给人以空灵的感觉,“空”不是无,而是有,正如苏东坡所说:无一物处无尽藏,有山有树有楼台。《峨庄风景》系列之六十二,可以看到李海对中国书法和山水中字体、线条、运动所蕴藏的抽象性的借用,同时也启发了观者的想像力。其实我们在李海的《向日葵》系列中,就已经看到了他中国绘画元素的运用和把握。他的绘画中逐渐释放出一种松弛和自由,而这种自由和松弛是有前提的,因为他的自由发自内心需要。当他在考虑“有无之间”,关注传统绘画元素时;在他漫步山中,崖上的痕迹、壁上的神秘图案、山村新旧房舍的并置、都引起他的深深思考之时;当他发现自己观察事物时心静了,能静静地看、静静地读、静静地体会之时;当他发现说“画”要简洁时。这种发自内心的需要产生了。于是李海的画变了,“中国元素多了”,变的静了;静在内心的需要和文化上的自觉;静在自觉的“融入”,并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静在逐步消减画面中他认为多余的东西。是的,李海正按照他所选择的内容,开始了一种新的书写方式——平静的书写。                                                              
                                                                                        司继林  
                                                 2007年7月15 日于中央美院

中国华人书画网10位精英创新进取,五年来倾心打造高端书画艺术交流平台,宣传推介学术性和市场影响力并重的书画家,与上千名高端书画家长期合作,立体宣传攻势成效卓著。
一、体裁:原创消息、通讯、深度报道、访谈、评论等。
二、立体宣传:
1、纸媒:以当代书画家为主,美术报、中国书画报和神州书画报配合宣传;
2、网络:中国华人书画网等300多家网络媒体互动宣传;
3、手机:微信、微网、微商和QQ群涵盖中国主流书画收藏群体,每天面向200多万终端,密集转发,滚动宣传。
三、展览:中国美术馆、中国书法展览馆等展馆。
书画宣传推介,当然选择中国华人书画网!
欢迎优秀中美协会员、中书协会员与中国华人书画网携手,共创辉煌!
垂询热线:010-57231803
编者杜佳宁微信/QQ:1667956811
收藏名家书画作品,就是收藏财富未来!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2贡献]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About NetEase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0-2015 陇原论坛中国甘肃在线网) bbs.cngansu.cn. All rights reserved.

QQ:596817985 邮箱:596817985@qq.com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陇ICP备14001029号-2 网际网联备案号: 62010202000386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