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中国甘肃在线

陇原论坛-甘肃论坛-兰州论坛-地州市论坛-中国甘肃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分享按钮

编辑推荐

查看: 728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凝心聚力 妙笔丹青写辉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00:3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凝心聚力 妙笔丹青写辉煌

   ——写在甘南州“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

  甘南建州60年州庆开幕式上的骑手英姿。牛志恩

  辽阔的草原沐浴着阳光,姑娘的歌声随风飘向四方,牧人守望着生命的绿洲,端起青稞酒,诉说着吉祥,辽阔的草原,美丽的家园,富饶的草原,牧民的祈愿,和谐的草原,是更美好的明天!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省委藏区工作会议精神、发挥政策叠加效应的机遇期,是甘南州优势资源大开发、基地大建设、产业大转型、瓶颈大突破的关键期,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

  甘南州将立足“十二五”发展基础,抢抓各种发展机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准确判断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强化战略思维、创新思维、破题思维,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不断开拓新境界,奋力实现新跨越,全面建设和谐藏区、繁荣藏区、幸福藏区、美丽藏区。

  “十三五”期间,甘南州将以“12345”为核心聚焦发力:

  坚守一条红线

  生态环境是甘南州各族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是甘南州实现绿色崛起、决胜未来的最大法宝。保护好生态资源是我们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必须始终如一、毫不动摇地严守生态这条红线。

  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绿色发展这一主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社会形态,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严格执行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规划,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合理节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循环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禁止开发小型矿山和小型水电站。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和森林、草原、湿地恢复治理项目,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和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最大限度地释放生态红利。坚持绿色增长、绿色惠民、绿色富州,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推动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全力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积极探索碳汇经济发展,着力打造碳汇交易示范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倡导生态文明价值,建立生态文明目标体系、考核体系和保障体系。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评估和一个典型县负债表的编制,加快编制实施甘南州青藏高原绿色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建设规划,厚植先发优势,率先在青藏高原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现代化道路。

  提升两大产业

  把文化旅游业、现代农牧业两大首位产业发展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攻方向,以优化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条、创新产业业态为主线,构建新的产业体系,形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

  ——大力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建设机遇,深度融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整合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加快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现代化、旅游主题品牌化、旅游市场国际化。把拉卜楞、冶力关、扎尕那、拉尕山、大峪沟5个大景区创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达到8个以上、国家3A级旅游景区达到10个以上。全力打响宗教文化、民俗风情、高原生态、红色旅游4大主题旅游品牌,倾力打造黄河、洮河、大夏河、白龙江“三河一江”风情线,重点建设土门关至郎木寺、合作至岷县西寨、郎木寺至两河口3条绿色旅游走廊、万亩油菜花观赏带和碌曲、玛曲、夏河3个帐篷城,加快国家级高原特色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促进形成点线面联动发展的文化旅游产业新格局。大力支持旅游集散中心、旅店业、农牧林家乐等建设,打造十大旅游名镇和20个旅游名村。全面提升完善八县市县城旅游服务功能,合作市率先创建旅游文化名城。加快开发一批休闲度假、藏医药保健、深度体验、研学旅行、低空飞行、滑冰滑雪、温泉药浴、自驾游等旅游新业态,打造四季游项目。加强与周边省区和丝绸之路沿线省份的跨区域合作,做大做强大九寨北线和丝绸之路南线精品线路,主动融入“黄河上游大草原”和“大香格里拉”旅游经济圈。大力实施“文化+”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精品,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和档次。

  ——大力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建设

  加快建设高原农牧业示范区、生态畜牧业实验区和有机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牦牛、藏羊、奶牛繁育、育肥、特色养殖等“五大畜牧业产业带”,扩大高原绿色优质畜牧业生产规模,支持适度规模养殖和舍饲圈养,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和规模优势,促进生态畜牧业提质增效。优化种植结构,发展特色种植,建设藏中药材、高原夏菜、优质青稞、杂交油菜、经济林果等“五大种植业产业带”,发展设施农业,扩大羊肚菌、玛卡等名优新特产品的种植规模。加快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大力扶持安多、华羚、燎原、雪顿、天玛、百草、西正开、青藏源等“十大农牧业龙头企业”,加快产品研发、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市场份额,推进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为一体的农牧业全产业链开发。加强“三品一标”认证,培育一批在国际国内市场有竞争力的绿色品牌。

   打赢三大战役

  紧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坚守稳定底线,把精准脱贫、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维护稳定作为硬仗,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确保决战决胜。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树立精准意识和问题导向,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勇气,以更大的决心、超常规的措施,全面推进省委“1+8”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实施意见,落实全州“1+17+1”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案,着力实施“五个一批”工程,抓好“十件大事”,贫困地区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州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到2017年贫困地区农牧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400元以上,扶贫对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00元以上,2020年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整体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把“尼江”和阿木去乎地区作为精准扶贫的特殊区域和主攻战场,在特色产业培育、通道经济打造、治理模式创新等方面出实招、见实效,充分彰显两大片区的区位优势和后发优势。锁定全面小康目标,把民生改善作为小康建设的核心任务,着力补齐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和民生保障等方面的短板,创造更好发展条件,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坚决打赢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大决战

  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是农牧村建成小康社会的总抓手,是甘南州委、州政府立足州情、着眼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治本之策,是统揽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精准扶贫的主战场。我们将统筹融合、整合农牧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产业培育、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村容村貌整治、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提升、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项目,释放综合建设效应,按照生态文明小康村“十化”标准,建成1500个生态文明小康村。全面提升农牧村发展水平,彻底改变农牧村贫穷落后面貌,让小康村建设成果最大限度惠及农牧民群众。

  ——坚决打赢稳定持久战

  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坚持依法治藏方略,强化战略思维、底线思维、法治思维,把握规律特点,创新治理模式,强化协作联动,健全应急指挥体系,狠抓法治教育,提高依法治理水平。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大力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行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全力保障生产、校园、消防、交通、食品药品、网络信息等各领域安全,推动安全发展,增强群众安全感,确保发展建设环境不断优化,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实现长治久安。

   构筑四大平台

  坚持高起点谋划、高品位嫁接,创新驱动,外引内联,促进各种发展要素流动聚合,着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平台。

  ——构筑信息化平台

  主动融入全球信息化大环境,依托新常态下网络这一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按照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思路,大力实施网络强州战略,建设大数据平台,推进“互联网+”行动,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发展分享经济,高位推进信息产业化,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高度融合发展,用互联网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增加发展新动能。加快网络覆盖全州所有行政村进程,打通网络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让更多人用上互联网。重点打造“互联网+党政信息化、生态农牧、文化旅游、龙头企业、高效物流、电子商务、益民服务、便捷交通、人口健康、食品药监、环境监测、通信工程”等12大平台,全面推进数字甘南、宽带甘南、智慧甘南建设,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全州人民。

  ——构筑投融资平台

  为彻底解决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借助金融体制改革和普惠金融政策,整合地方金融资源,对州县市国有城投公司、香巴拉旅游公司、路桥公司、兴发担保公司、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存量土地进行整合,作为政府资本金,州级组建成立文化旅游交通城建投融资集团,县市建立子公司,搭建统一的政府投融资平台。主动与各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对接,努力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积极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放大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和引导作用。支持社会资本发展担保公司,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坚持外向开放理念,积极与州内外投融资机构建立金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构筑创新创业平台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政策为导向,以市场为主体,加强政策集成,强化开放共享,创新服务模式,坚持引外、培内、育苗并举,营造创业环境,释放创业活力,以“互联网+”为载体,加快电子商务推进步伐,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各类金融机构,整合服务资源,完善服务链条,构建覆盖创新创业全方位、全过程的金融综合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招才引智、草根回归、创富带动、大学生创业四大引领行动,推动创新创业主体由小众向大众转变,形成多元化创新创业人才群落。打造一批市场化、专业化、网络化的新型服务平台,形成创业苗圃、科技孵化器、产业加速器、特色产业园四位一体的梯级孵化体系。全州市场主体达到5万户,带动新增就业10万人。

  ——构筑大开放平台

  发挥“坐中连三、承东启西、南来北往”的区位优势,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向南融入长江流域经济带,向北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向西融入青藏高原经济板块,向东联络一线发达城市,以天津对口支援为契机,拓展对外开放空间,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丰富对外开放内涵,建立对外开放机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为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引资和引智并举,加强多边多方多元经济技术交流和产业合作,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互联互通,努力打造青藏高原东部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与内地合作的战略平台,以合作共享、互利共赢建设大生态、开发大旅游、发展大文化、构建大交通、培育大产业、实现大发展。

   破解五大瓶颈

  坚持抓重点、攻难点、破困局,从化解发展的主要矛盾入手,着力破解长期困扰和制约甘南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

  ——破解城镇化发展瓶颈

  强化顶层设计,编制新一轮八县市城区和重点小城镇总体规划、建设性规划和控制性详规,推行“多规合一”,加强规划实施监督,维护规划的权威性,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利用各方资源,汇聚多方力量,下大气力加快城镇道路、供水、污水处理和地下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一廊四轴”空间布局,培育壮大区域主导产业,提升城镇经济发展规模效应和要素集聚效应,形成特色产业优势明显、基础设施支撑有力、服务功能配套到位的城镇良性发展格局。大力发展城郊经济,发展城郊区域对中心城区的支撑作用和对农牧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城镇公共管理,推行城镇管理综合执法,持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和大气污染防治。持续推进城镇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工程,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镇。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35%以上。

  ——破解交通设施瓶颈

  以“6955”交通突破行动为抓手,建设合作至郎木寺、合作至卓尼、尕秀至玛曲、郎木寺至两河口、王格尔塘至夏河、迭部至九寨沟6条高速公路,建成江可河至迭部、卓尼至碌曲等10条二级公路,舟曲至永和等7条三级公路。实现所有乡镇和行政村通硬化路,旅游路、断头路、联网路及通乡路通沥青路,重点乡镇、重点景区通二级路,县县通高速路,打通“三省五州”省级出口公路。加快建设兰合铁路和西宁(经合作)至成都铁路。扩建夏河机场,建设舟迭、临卓、碌玛三个通用机场和低空飞行旅游机场。建设洮河九甸峡库区航运和玛曲县城至白河口航道。构建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实现公路畅通、铁路连通、航路广通、水路开通、游路环通五大目标。

  ——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以延伸产业链条、创建地理标志、打造特色品牌、推行质量追溯等为核心,以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为手段,综合推进产业的系统性、协调性、完整性、持续性。实施传统产业“五大提升工程”,构建牦牛藏羊产业一条龙体系,打造乳制品产业一体化格局,创立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提升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突出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着力发展节能产业,培育信息产业,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延伸中藏医药和生物医药产业链条,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发展信息、金融、物流等生产性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家政、养老、社区服务等生活性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加快合作循环经济园区建设步伐,优化产业要素,构筑产业集聚高地,推进城园一体化建设,发挥园区引领作用。

  ——破解人才支撑瓶颈

  深化人才制度改革,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创业环境、服务环境,下决心制定和落实一整套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特惠政策,建立在住房、奖励、待遇等方面的配套制度,完善适应人才健康成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体制机制,筑巢引凤、搭建平台,多方式、多渠道、多方面引进特需人才,多手段、多措施、多途径培养本土人才和“双语”人才,用感情、用事业、用待遇留住各类高新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加大交流培训力度,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专业配套、素质优良、规模适宜的人才队伍。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建设多层次、多学科、多领域的人才智库,开展决策咨询、科研攻关、学术交流活动,推进技术创新,破解发展难题。

  ——破解体制机制瓶颈

  以深化改革为核心,坚持市场取向、问题导向和民生指向,全力落实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重点改革任务,统筹抓好各项配套措施,实现梯次接续、前后衔接、纵深推进。大力推进以需求侧和供给侧改革为主的动力结构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深化财政财务管理改革和公共资源市场化改革,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加快培育现代市场体系,发展要素市场,完善社会诚信体系。推进农牧村土地改革和新型经营体系改革,创新精准脱贫机制,健全城乡统筹发展机制,破解二元结构。积极稳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机制,促进非公经济全面健康协调发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医疗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改革,优化就业创业机制,推进民生事业创新发展,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2贡献]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About NetEase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0-2015 陇原论坛中国甘肃在线网) bbs.cngansu.cn. All rights reserved.

QQ:596817985 邮箱:596817985@qq.com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陇ICP备14001029号-2 网际网联备案号: 62010202000386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