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中国甘肃在线

陇原论坛-甘肃论坛-兰州论坛-地州市论坛-中国甘肃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分享按钮

编辑推荐

查看: 525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嘉峪关随想

[复制链接]

41

主题

41

帖子

13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3:09: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到嘉峪关,这里正在进行保护性维修,但其作为“天下第一雄关”的气派,我还是领略到了。   

  从讲解员口中得知,嘉峪关始建于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因位于嘉峪山西麓,故名嘉峪关。记得中学课本中有“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止嘉峪关”的描述。山海关我曾经去过,八达岭长城我也登过,这次有幸来到地处长城最西端的嘉峪关,总算圆了心中的梦。   

  我好奇地问,明朝修筑嘉峪关的目的是什么?讲解员说嘉峪关的作用有二:一是防御,防止关外少数民族入侵;二是稽查,对入关朝贡和商贸互市人员进行检查等。我不解地问,在明朝,难道嘉峪关之外的地方就不是中国的领土吗?朋友回答说,可能不是吧。   

  这时,我不由得想起中国的两个时代,并对两个时代的情况进行对比。前一个时代是汉唐,后一个时代是明清。   

  就战略而言,汉唐采取的是主动进攻,明清采取的却是被动防守。汉唐时代,河西走廊上并没有嘉峪关,但河西走廊被汉唐控制,嘉峪关之外的大片土地均为汉唐管辖。历史上的匈奴曾经控制河西一带,但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收复河西,使河西走廊成为中西交流的丝绸之路。隋朝建立之初,吐谷辉控制河西,但隋炀帝亲率大军大战吐谷辉,取得胜利后在吐谷辉地设置河西五郡,重新开通丝绸之路。唐代的河西走廊更是车水马龙,客商如潮,欣欣向荣,虽然到中唐时期一度被吐蕃控制,但后来被大唐敦煌人张议潮起义再度收复,丝绸之路繁荣如初。每当看到汉唐时期的这些历史故事,想到当时丝绸之路的辉煌,无不令人振奋和自豪!可是到了明清,却在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中段偏西的地方修筑了嘉峪关,致使关外大片土地被政府拒之门外,成为“异邦”或“外国”,在战略上的被动防守,使明清的国势自然就无法与汉唐相比了。   

  就政策而言,汉唐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明清则实行封闭自守政策(虽然在明成祖朱棣时期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郑和七下西洋,中外交流频繁,国势比较强盛,但纵观整个明清时期,主要的还是封闭自守政策)。汉唐时期,既鼓励中原人到西域及西方国家去,又欢迎外国人到中国来互市和学习。那时中西物质交流空前繁荣,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手工业和农业产品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传往中亚甚至欧洲,西域的农产品及土特产如葡萄、石榴、胡萝卜,以及玻璃、琉璃、呢绒等手工业品也大量传入中原地区。在文化艺术如音乐、舞蹈、佛教、文学等方面也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当时中西互派留学生兴起,中外佛教高僧相互往来传教也很盛行。可是到了明清,汉唐时期的对外开放景象没有了,就拿嘉峪关来说吧,明朝有时开关“通贡”,有时闭关“绝贡”,“外邦”朝贡尚且如此,商贸互市“凡西番回回来互市者,至于甘肃城外三十里,不许入城”,可见其对互市限制的苛刻。清代乾隆以前,每日将关门紧闭,如有人出关,验照后方可放行,实行“晨开(上午7—9时)酉闭(下午5—7时)”后,对进关者仍行盘诘,出关者则任其前行,如此限制,商贸繁荣岂不成为一句空话?   

  在税收方面,汉唐时期无关,自然就没有关税。明清时期有了嘉峪关,嘉峪关又成为商务税关,凡入关互市者均需缴纳“关税”。范长江来到嘉峪关,对嘉峪关收关税表示不理解,并在书中记下他的疑问:“……新疆是中国自己的土地,新疆商人到甘肃来贸易,为什么要在百货税之外,上一次”关税“?关税应设在中苏边境上,怎么设到嘉峪关来!”其实,明清时期,朝廷就没有把关外之地当成中国的领土,哪像汉唐时期以开放的胸怀放眼世界呢?   

  由此可见,中国近代的封闭落后和屈辱挨打局面的形成,就不足为怪了。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2贡献]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About NetEase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0-2015 陇原论坛中国甘肃在线网) bbs.cngansu.cn. All rights reserved.

QQ:596817985 邮箱:596817985@qq.com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陇ICP备14001029号-2 网际网联备案号: 62010202000386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