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中国甘肃在线

陇原论坛-甘肃论坛-兰州论坛-地州市论坛-中国甘肃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分享按钮

编辑推荐

查看: 5074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要以为只有江南才养蚕,甘肃也养蚕

[复制链接]

372

主题

553

帖子

171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13 17:39: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磊 于 2015-7-13 17:42 编辑

  雾气中的桑叶愈发青翠

  大堡镇宋坝村的800年树龄的古桑树

  蚕匾里茁壮成长的“蚕宝宝”

  康县出产的蚕丝

  桑田采桑

  康县蚕桑博物馆

  宋坝村村民休闲的濯桑广场

  蚕农正在饲养秋蚕

康县云台农民踊跃交售新鲜蚕茧

  康县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尤其是康北八乡镇,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热量、温度、湿度都有利于蚕桑生产,是发展蚕桑产业的理想区域;康县蚕茧产量和质量俱佳,在康北部分乡镇,每年可养蚕三到四次,按平均每张蚕匾产茧60公斤计算,平均都在80斤左右,而且蚕茧单茧丝长,解舒率、上车率、出丝率、色泽等指标都很优良,可与浙江、江苏等老蚕区媲美。

家蚕又叫桑蚕,属蚕蛾科,是由野蚕(经过我们的祖先长期饲养所创造的物种,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成就。家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要经过卵(蚕种)、幼虫(蚕)、蛹和成虫(蛾)四个发育阶段。我国除桑蚕外,还有柞蚕、樟蚕、樗蚕、天蚕等。

  桑树属桑科桑属,为落叶乔木。桑叶呈卵形,是喂蚕的饲料。树冠倒卵圆形。叶卵形或宽卵形,先端尖或渐短尖,基部圆或心形,锯齿粗钝,幼树之叶常有浅裂、深裂,上面无毛,下面沿叶脉疏生毛,脉腋簇生毛。聚花果(桑椹)紫黑色、淡红或白色,多汁味甜。花期4月;果熟5-7月。

  孩子们好奇地把它们放在手心脸上,分享它们缓慢爬行带来的清凉

  上周末,一位朋友要开车和家人到兰州周边去玩,让我推荐地方,我说去康县吧,那里的青山绿水,足可销魂。他不仅在美丽的乡村景色悠游了,还在县城的土特产店里,买了阳坝的毛尖、香菇、黑木耳、花椒、黄酒,他在电话里兴奋地说自己可谓是满载而归,临了,他问了一个问题:“我在公路边看到一条宣传口号,‘整县核桃,南茶北桑’,这什么内涵啊?”

  “整县核桃”好解释,康县自古以来就是公认的核桃之乡,“南茶”显然指的是康南阳坝一带出产的茶叶远近闻名,而“北桑”莫非说,在康北地界,有桑树的种植业和养蚕业?

  在我的故乡陇南,千百年来也在流转着蚕桑文化,这让我感到兴奋莫名。

  记得我在中学的趣事,当时语文课要老师讲解汉乐府民歌《陌上桑》,有“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之句,语文老师风趣地解读说,罗敷的美不仅是姿容之美、扮装之美,她最美的原因是她热爱劳动,喜欢养蚕。于是在生物课上,便有几个女同学向生物老师求来蚕种喂养。那年春天,养蚕小组的女孩子便四散去找桑树采集树叶。终于让她们在一家医院的锅炉房边发现了一棵,一时,这家医院的医护人员便目睹了一个奇景:女娃娃背着口袋爬树,被逮住了,有人问她们,你们摘树叶干啥,她们就哭:“养的蚕宝宝还没吃饭呢……”

  她们终于把那几只细小如蚁的蚁蚕养成了胖嘟嘟、肉呼呼的蚕宝宝,孩子们好奇地把它们放在手心脸上,分享它们缓慢爬行带来的清凉。

  小孩子养蚕,那是看着玩的,但在古时,它可是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亚圣孟子在描绘他心目中的太平盛世时也说“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可以足衣帛矣。”

  我向母亲询问。她回忆说,在她小时候,康北的大堡、寺台、云台一带,几乎是家家户户都在养蚕……她说那段时光应该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事情,那么现在康县的蚕桑业为什么被当地政府提高到和茶叶并重的高度?它现在会是怎样的规模?

  8月初的一天,记者再次来到康县一探蚕桑文化“绿叶银丝”的诗意景象。

  在县委宣传部,见到王皓、焦杨红两位同行,说到康县的蚕桑业,他们提供了一组数字:目前康县桑园面积已达4.5万亩,养蚕农户1.2万户。去年,全县养蚕6600张,产茧24.42万公斤,蚕农收入达927.96万元,蚕桑产业占据全省的八成以上,已成为省列重点蚕桑基地县。

  次日清晨8时,记者从县城出发,前往西北26公里处的长坝镇段家庄村,我省的首座蚕桑文化的博物馆——康县蚕桑博物馆就坐落在那里。

  才出县城,天空就飘起霏霏细雨来,如丝如线,我惬意地品味那种沁人心脾的清凉,不由得又让我联想到另外一种事物——蚕丝,古人说:“丝俱生于蚕,为缯则贱,为锦则贵。”说明贵贱非天生,人为使然。但我还是最喜欢这样的说法:“食蚕而吐丝,前乱而后治。”哲人把蚕吐丝的现象,看成由乱到治的过程。想象极为生动,比喻十分形象。桑叶到了蚕的肚子里,千头万绪,混乱不堪,但经过消化,内部梳理,产生了质的变化,由乱而治,成了有序的丝。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2贡献]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沙发
发表于 2015-7-13 18:04: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About NetEase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0-2015 陇原论坛中国甘肃在线网) bbs.cngansu.cn. All rights reserved.

QQ:596817985 邮箱:596817985@qq.com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陇ICP备14001029号-2 网际网联备案号: 62010202000386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