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中国甘肃在线

陇原论坛-甘肃论坛-兰州论坛-地州市论坛-中国甘肃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分享按钮

编辑推荐

查看: 4498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风雨20栽,墨水变清水

[复制链接]

372

主题

553

帖子

171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6:25: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4年的南河滩一角

  如今的南河道一带   

   《中国环境报》在7月10日06版上刊登"治理黑臭河,改善水环境“系列报道,对兰州市治理南河道给予极大关注。

  这篇系列报道回顾了南河道20多年的治理经历,虽然很多当时的参与者、见证者都因人事调动而无法取得联系,但还是成功地采访到了南河疏浚工程管理办公室工程师魏清河,他完整地向《中国环境报》记者述说了当年治理南河道的过程。本报特此整理了该文的主要内容,并予以编发。

  据《中国环境报》报道眼下,正值第二十一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许多从全国各地汇集而来的客商闲暇时,很愿意去走一走甘肃省兰州市的黄河风情线。而越来越多的兰州人,开始向客人们介绍起了第二风情线——南河道。7月的南河道,水量丰沛,生机盎然。要知道,这条南河道,曾经还有过许多别名:污水沟、黑臭河、龙须沟……南河道的大规模治理,始于上世纪的90年代,全长8.24公里,累计耗资超过10亿元,历时20多年。难怪有人说,治理南河道,绝不仅仅是治理一条河道那么简单。

  1城市发展,南河水质“变黑”

  南河道西起现今的平沙落雁,东至南面滩黄河入口处,全长8.24公里,将整个雁滩与城市分隔开来,被人们誉为“南河故道”或“南河”。据说,历史上南河水面最宽处达到200米,流量很大,与黄河主干道“有一拼”。河道两边是田园风光。听老人们说,在战争时期,因为南河道的水势不小,挡住了马步芳的逃兵,这让雁滩的百姓躲过了一场浩劫。

  从上世纪70年代起,南河道就开始了一段“黑历史”。先是断水造田,活水变成了死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南河道沿岸高污染的小工厂、棚户加工作坊,聚集起了高密度的居住区。2005年排查时发现,短短8公里长的南河道上,分布了大大小小110多个工业、生活排污口,再加上大量垃圾场、猪圈、旱厕等,导致南河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蚊蝇肆虐。

  20多年来都供职于南河疏浚工程管理办公室的工程师魏清河,谈起那时的南河道时仍然心有余悸:“那个水,拿毛笔蘸起来就能写字了。”面对环境极度恶化、百姓触景生怨的局面,南河道“治理疏浚、开河引水”综合整治工作被提上日程。

  2疏浚河道,清理沿岸工厂

  上世纪90年代初,兰州市对南河道全线及进水口上游黄河滩涂实施疏浚,清挖淤泥砂石25万立方米,河道改线3处,新建正式桥梁3座。断流多年的黄河水重新流进南河道,污水得到稀释净化,环境初步改善。

  这是治污战役的第一阶段,虽然收到了一定效果,但令人痛心的是,随后的1997年—2004年,南河道除了局部清淤和渠首拓建之外,其他工程一律停工,南河道污染状况又开始持续恶化,水质在感官上并没有改善。而对于排污者来说,他们不用再担心污水淤积漫出河道,排污行为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2005年,居民的怨声载道、新闻媒体的持续关注,将南河道问题再次摆上社会的焦点位置。于是,南河道的治理工作又一次拉开序幕。

  沿线排污的小工厂、小作坊几乎全部关停,涉及12个行政村、486亩土地的征地拆迁工作也按时完成,累计拆除各类建筑构筑物13.6万平方米。此外,兰州城投牵头、军地共建的河道工程,为南河道基建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保障。这一时期,共清运垃圾和淤泥85.2万立方米、修砌河道8.24公里,两岸道路全线贯通,建成桥梁18座、取水泵站两座、渠首闸门1座、临河游览道9.37公里、护栏19.07公里。施工的同时,绿色植被的培养也被排进了日程。

    3治污截流,建设污水管网

  2010年,尽管还残存着一些排污口,但一条承载了无数人期盼的风情线呈现在了兰州版图上,城市形象为之一靓,环境品位得以提升。这是南河道治理的攻坚期。

  这一次,遗留下来的排污口成为居民和媒体新的关注点,如何能根治排污,是2010年以后南河道治理的重点。

  据了解,兰州市于2009年—2013年实施了城区污水全收集管网建设工程,但这项工程并未覆盖到地理位置相对“较偏”的雁滩地区,南河道一线污水管网普及率依旧较低。经现场排查,南河道残存了53个排放口,其中,雨水排放口30个,雨污混流口23个。

  从2013年开始,南河道的治理就冲着这23个排污口的封堵截流和雁滩污水管网完善两大任务开始。这一时期,对南河道的排污口的投诉和举报,抢占了诸多都市媒体的版面。众多的声音表达了同一个思想:南河道排污问题必须得到根治。

  为改善和保障黄河兰州段水体环境,解决群众关心问题,2014年11月,甘肃省省长刘伟平批示:“城关区南河道污水收集管网限期完成建设任务,排污口要严格依法管控。”按照这一要求,兰州市政府改变了之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发现一处解决一处的模式,开启了雁滩地区污水管网完善及南河道截流工程。首先是排污口封堵截流。根据不同排污口的实际情况,兰州市采用了直接开挖、铺设管道施工、加设特殊井室倒逼疏导等不同截流方式,于2014年年底,完成了23处排污口的封堵截流。其次是污水管网完善。按照兰州市雁滩地区污水管网完善工程项目规定,2015年年内,南河道沿线将增设污水管道约3.33公里,截流连接管两公里,将雁滩片区含南河道区域污水全部接入雁儿湾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目前,污水管网完善工程正在有序进行中。

  4水质改善,赢得市民褒奖

  从开始治理南河道以来,兰州人就习惯了这样的消息:南河道某某位置又有排污口排污;南河道某某位置水里有垃圾或是油污……一方面,大家都在给南河道挑毛病,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南河道,希望南河道越来越好。

  今年4月9日,南河道万泉加油站东北侧有一处油类渗漏点,因为众多人的关注,被及早发现,并迅速得到安全处置。家住欣欣茗园1号楼的金阿姨说,距离自家楼不足百米的南河道一度以来是他们心里的隐痛,甚至有时家人还会为曾买了这个地段的房子拌上几句嘴。现在这里可成了块“风水宝地”,“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2015年,基本实现了“通、流、绿、美”的南河道赢得了市民们的褒奖,但面临的问题仍然备受关注。比如,冬季枯水期,南河道依旧会断流,不仅导致景观破坏,还会因为静水的腐败变质产生二次污染。

  南河道的治理,就短期来看,兰州人该做的、能做的都尽力做了,而更长远的办法,近年来也有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方向。首先,城市的污水管网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类似南河道这样的区域,类似于大型市场,更应该建立起完备的管网,从源头上解决排污问题。其次,兰州作为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应该重视水的作用,科学规划、强力落实,充分利用黄河水资源,构建山水兰州、生态兰州。此外,还应该鼓励群众监督和检举的行为,利用多种媒体手段,将城市“疮疤”置于大众的关注焦点,必将能推动每一条黑臭河的治理。兰州还有很多被冠以“黑臭”名义的排洪沟、小河道,等待着去关注、去“下大工夫”。治水之路漫漫而修远,我们将继续上下而求索。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2贡献]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沙发
发表于 2015-7-14 18:25: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About NetEase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0-2015 陇原论坛中国甘肃在线网) bbs.cngansu.cn. All rights reserved.

QQ:596817985 邮箱:596817985@qq.com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陇ICP备14001029号-2 网际网联备案号: 62010202000386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