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区水泉镇多措并举推进土地规范化流转,使土地向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合作社集中,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实现了农业增效,同时农民通过在企业打工、土地入股、赚取承包费等形式大幅度增加了收入。
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对农村土地进行依法合理流转,使宝贵的土地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通过与大型涉农企业联手,集中连片进行规模经营,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农民收入。截至目前,全镇流转土地基本上是新开发土地,其中企业出资开发平整土地7000亩,旱地变水地3800亩,土地整理项目4600亩,原耕地2600亩。 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土地流转到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手中,快速催生了一批具备现代农业经营素质和技能的经营主体,促进了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也有效吸引了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要素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全镇目前特色种植21户,带动全镇农户种植大枣3.7万亩,年产大枣1.8万吨;规模养殖237户,全镇年出栏肉猪6万头,肉羊1.6万只。特色种植和规模养殖已成为当地农民实现小康的主要收入来源。 促进了城乡要素市场的再次分配。土地流转的进一步发展,较好地推动了城乡之间劳动力、资金、技术、设备等要素的互相流动,为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全镇非公企业多年来共投资3.2亿元在辖区办厂建基地,共建成规模化种植、养殖企业16家,其中种植企业4家、养殖企业9家、加工企业3家。 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一部分农民舍地搞其他服务经营,一部分就地在企业务工,还有的不搞种植专门养殖。全镇16家企业每年雇佣当地农民工2300名在企业务工,其中固定工人380名。 增加了农民收入。土地流转收入极大地盘活了土地的收益率,特别是增加了农民工资性收入。全镇非公企业每年给当地农民工发放的工资超过3600万元。且农民将土地流转后,不仅获得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收益,还解除了后顾之忧。全镇土地流转费每年约234万元,平均每亩每年13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