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寻屏幕保护的起源,我们需要回到上世纪90年代。其时,人们还在使用拨号上网,家用PC都是由巨大的机箱以及笨重的CRT显示器组成。CRT是英语中“阴极射线管”的缩写,这是一种陈旧的显示技术。 CRT显示器通过电子枪发射高速电子,击打屏幕上的磷光物质使其发光,最后形成我们看到的画面。听起来很酷,但其实这是非常陈旧的一种技术,在第一台电视上便已经用到。 磷光物质不能为了显示同一种颜色而被长时间加热,否则会在屏幕上留下类似“烧灼”的痕迹。过度烧灼的磷光物质对电子束的轰击不再做出响应,显示器的对应区域也就无法用来呈现不同画面。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中,如菜单之类的界面显示元素会长时间保持不变,很容易损坏显示器。 同时,这些旧式CRT显示器在关闭之后,需要花费大量的电能以及时间重新启动,因此,为了保护屏幕而采用频繁开关的手段显然不太合适。久而久之,人们找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案,那就是屏幕保护。当系统在数分钟内无人操作之后,屏幕保护程序就在屏幕上显示各种不同的简单图形,避免同一区域的磷光物质被过度加热。这就是屏幕保护最初诞生的目的。 LCD崛起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到21世纪早期,屏幕保护看上去非常独特,且用处颇多,没人会做出任何质疑。而且,由于人们很容易感到审美疲劳,各种复杂、炫目且可以定制的屏幕保护程序应运而生,这也是为用户的桌面系统增加个性化元素的手段之一。 到了LCD显示器进入千家万户的桌面系统时,由于屏幕需要保护的观念在消费者的脑海中已经根深蒂固,没人想到要摒弃这种东西。然而,对于LCD显示器来说,这种保护措施完全没有必要。LCD是英文“液晶显示器”的缩写,该技术与CRT完全不同,既没有使用磷光物质,也没有利用电子束,而是通过电流改变液晶分子的状态,以达到显示不同图像的目的。 虽然LCD也有可能遭遇某种程度的图像残留现象,但只要关闭稍长一点时间,该现象就会自行消失。由此,屏幕保护成了一种累赘,而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 屏幕保护与续航时间

如今的屏幕保护程序使用了大量的3D渲染与动画技术,这些都需要消耗一定的内存空间以及处理器资源,也就会增加一定的能耗,对于依靠电池供电的笔记本来说则更为不利。与其启动屏幕保护,不如让系统进入休眠模式更能帮助延长续航时间。 如果屏幕保护对你而言正发挥其他作用,例如,以幻灯形式显示自己宝贝的照片,则通过将进入节电模式的等候时间设置成稍长于进入屏保的时间即可。 屏幕保护与安全

如今,屏幕保护还有一项重要功能——锁屏。虽然进入睡眠模式可以达到同样目的,但如果用户只是想要防止路过的人进行窥视,则屏保不失为一种简单易行的手段。随后,只需借助简单的密码即可解除。 因此,对于现代计算机系统来说,屏幕保护在安全方面的意义要显著大于其保护屏幕的作用,这也许是其能够长久存在下去的理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