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王磊 于 2015-7-14 16:17 编辑
地理位置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的祁连山北麓,地理位置在东经97o25′~103o46′,北纬36o43′~39o36′,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为2 653 023hm2,其中核心区面积为802 261.6hm2,缓冲区面积为470 625.2hm2,实验区面积1 380 136.2hm2。1988年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态资源 保护区生态地域复杂,植被类型多样,具有中纬度山地植被的特征。植物区系属青藏高原植物区,植物主要以阴生、湿生、寒生、寒旱生、中生、旱生植物为主。区内分布有国家级保护动物一级14种、国家二级39种。甘肃省保护动物6种;分布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4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兰科植物有12属16种;有国家一级保护昆虫2种、二级保护昆虫12种。共有野生动物28目63科286种,其中,鱼纲1目2科4种,爬行纲2目3科5种,两栖纲1目2科2种,鸟纲17目39科206种,哺乳纲7目17科69种。旅游资源 祁连山保护区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2大类6个类型,景点遍布祁连山区。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森林公园有天祝三峡国家级森林公园、祁连冰沟河省级森林公园、山丹焉支山省级森林公园、肃南马蹄寺省级森林公园、民乐海潮坝省级森林公园,开发的旅游区香灵寺旅游区、昌岭山旅游区、大野口旅游区、丹霞地貌旅游区和大草原旅游区、 “七一”冰川旅游区等。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职能 正县级建制,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1987年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编制保护区总体规划,调查自然资源,组织环境监测;负责专项投资和基建投资的管理和监督;组织开展科学研究,保护生态环境,拯救濒危物种;开展自然保护区的宣传教育;对保护区业务人员进行培训和业务指导;对核心区可直接进行行政、业务、科研领导并开展试验。 祁连山山体高大,保护区内最高峰素珠琏峰海拔5564米,最低点海拔1800米,山地自然植被垂直分带明显,为河西走廊水源的生命线。《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于2002年3月30日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内设机构为纪律检查委员会(与监察室和审计室合署办公)、办公室、组织人事科、计划财务科、资源管理科(加挂林政稽查大队牌子)、森林经营科(加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办公室牌子)、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护林防火办公室、森林公安局、科研室、产业开发科、野生动物驯养繁育中心、工会。现有处级干部11名(挂任2名、森林公安局2名),编制61名,实有职工58人。 办公地址:张掖市甘州区东街17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