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中国甘肃在线

陇原论坛-甘肃论坛-兰州论坛-地州市论坛-中国甘肃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分享按钮

编辑推荐

查看: 403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民日报评论员观察:稳增长,离不开干部“精气神”

[复制链接]

391

主题

590

帖子

181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11 17:4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把GDP增速稳定在合理区间,是共同的底线意识,也是地方治理的重要责任
     
  到8月初,已有27个省份公布了上半年GDP“成绩单”。其中可见,中西部经济增速普遍较快,西部各省均超过了7%,呈现“加速补课”的良好态势。仔细分析,贵州、重庆等地的增速与基础投资建设的关联度很大;相反,个别增速回落较快的地区,普遍存在“旧的停了,新的没上”的调整尴尬,下半程的压力不小。
  整体看,缓中趋稳;分别瞧,有喜有忧。各地的增速不同,发展的含金量各异,有历史的成因,有区位的差异,有禀赋的高低。但无论是练内功、促转型,靠改革来切换增长的动力,还是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都离不开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稳增长,仍需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当前,中央引领新常态的定力未曾动摇,宏观调控的“子弹”依然充足。不过,再好的政策落不到实处,就没有实效。在一些地方,招商引资没了油水,干脆不招、不引,项目建设没了甜头,进度也就延缓下来,甚至以往竞相追逐的项目都没人申请,不少财政资金该花的竟花不出。“怠政”种种,委实堪忧。
  不再聚精会神搞建设,说到底还是对“稳中求进”总基调的认识不到位。步入新常态,不唯GDP增速论英雄,可这并不意味着不要GDP了。事实上,当前还没有哪一个综合性经济指标能取代GDP,我们追求的应是更好、更优质、更高含金量的GDP。把GDP增速稳定在合理区间,是共同的底线意识,也是地方治理的重要责任。
  上半年成绩可喜,而增长的担子仍然很重。生产者价格指数连续41个月为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更是创下多年新低。倘若经济增长滑落风险区间,不仅转方式、调结构会功亏一篑,社会稳定的大局也可能受到冲击。因此,守住增长的红线,迫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金融稳,实体稳;金融活,实体活。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今年货币政策将呈现松紧适度,货币供应量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略高些”。现在的问题是,宝贵的信贷资金如何才能精准输血给嗷嗷待哺的实体企业?定向降准、降息,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扶持,都离不开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的主动作为、层层落实。
  有了货币政策的精准发力,更要有财政项目的实时跟进。不让资金空转,关键要有项目支撑。中央的钱拨到省里,地方的配套跟不上,相应的融资不到位,重大的民生项目怎能落地?积极财政政策,重点在“积极”。具备开工条件还磨洋工的,该收的钱必须收回来,另投到其他领域,决不能经年累月昏睡在账面上。
  把准经济的脉搏,要害即在积极作为。不作为、乱作为该如何处置?尽在“举直措枉”四字中。没有好处就不愿干,那就赶快罢黜、靠边站;埋头苦干,抓项目、惠民生的老实人,则要尽早起用、重用。具体的评价标准很多,核心的一条就看老百姓的钱袋子,这直接关系到获得感。应当看到,上半年只有12个省市的居民可支配收入跑赢了GDP,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非常大。中央在经济待遇上向基层倾斜,干部管理上强调能上能下,目的就是要激发起干部的主观能动性。
  离开了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紧紧围绕“发展”这个时代主题词,统筹处理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的平衡关系,需要各地各部门清醒看待经济下行压力,拿出真办法解决企业经营困难。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寸心不昧”的为政担当,地方治理者须臾不可或缺。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2贡献]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About NetEase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0-2015 陇原论坛中国甘肃在线网) bbs.cngansu.cn. All rights reserved.

QQ:596817985 邮箱:596817985@qq.com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陇ICP备14001029号-2 网际网联备案号: 62010202000386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