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中国甘肃在线

陇原论坛-甘肃论坛-兰州论坛-地州市论坛-中国甘肃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分享按钮

编辑推荐

查看: 806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牧歌悠扬 草原万里幸福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00:4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牧歌悠扬 草原万里幸福长

   ——写在甘南州“十二五”规划收官之际

  甘甜的自来水滋育“藏乡江南”儿女。甘南州委宣传部提供

  夏河机场通航。赵梅

  在蔬菜大棚忙碌的藏族群众。甘南州委宣传部提供

  尼江村民“下江南”。赵梅

  “草原上成群牛羊,好似那滚滚海浪,这里就是最美最美的天堂,牧歌尽情地唱,龙头琴声情悠扬,端起杯把酒满上,我们把幸福畅想,远方的客人啊,请来到帐房,让我们把牧人的热情献上,酒歌飘香牧人的故乡,美酒壮了胆量,歌声唱出吉祥……”

  合着这首牧歌优美豪放的旋律,甘南藏区“十二五”的大幕徐徐落下,奋战“十三五”的线路图已经绘就、实现“小康梦”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你听,草原处处酒歌飘香,藏乡儿女畅想着幸福生活的万般美好!

  过去五年,甘南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中央治藏方略,立足州情实际,紧抓发展机遇,全力实施“五大战略”,加快推进“五大甘南”建设,谱写了甘南发展的崭新篇章。

  第一篇章

   收官之年写辉煌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一年来,甘南州着眼“长治久安”,以担当之责创新治理模式,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牢牢把握中央“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在转方式、调结构中促进经济稳健增长,在强基础、兴产业中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在转职能、增活力中加快重点领域改革,全州经济社会保持了健康协调、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生态文明示范村露新颜农牧村里气象新

  走进临潭县羊永乡李岗村,一座座白墙乌瓦的徽派建筑鳞次栉比,路面硬化的村道宽敞而平整,一幅美丽的乡村景致。

  去年,李岗村开始实施生态文明村改造,进行了道路硬化,河道治理,配备了垃圾箱,并建立了垃圾回收填埋点,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同时,对荒坡、河道、二级路、通村公路沿线和村民房前屋后公共地段进行了绿化。

  2015年,甘南州以“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管理民主、和谐稳定”为目标,创立符合甘南藏区实际的生态文明示范村目标体系,整合各类资金5.63亿元,大力实施“生态人居、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创建了103个生态文明示范村,有效改善了示范村的基本生产生活、基本公共服务、基本社会保障和基本生态环境条件,释放出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发展效益、稳定效益和示范效益,为“十三五”期间全面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探索了路子、创新了模式、积累了经验。同时,在全州范围内大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建立分片包干、全民参与、定期整治的长效机制,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合作市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州级依法处罚环境违法行为30起,约谈企事业单位25家,责令停产、限期整改企业52家。

   两大首位产业转型加快竞争力不断提升

  2015年10月22日晚,由甘南州藏族歌舞剧院历时3年创排的大型安多南木特藏戏《唐东杰布》走进首都北京,亮相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为观众送上了一台盛大的视觉盛宴,这是甘南建州62年来首次参加全国性高规格的戏剧会演。

  2015年,甘南州坚持把发展文化旅游作为全州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突破口,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力促文化旅游持续迅猛发展。拉卜楞、冶力关两个省级大景区和扎尕那州级大景区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当周草原景区成功列入全省首批“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投入4.22亿元,实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9个、新建旅游厕所47座、观景台25处,旅游环境、景区品位、游客服务显著提升。成功举办“红色火炬·绿色长征”大型火炬传递仪式、“中国生态文明腊子口论坛”“心中有党”中国·甘南红色旅游电视大赛等20余项大型节庆赛事活动。南木特藏戏《唐东杰布》在首都成功演出,在北京、天津等10个一线城市集中进行宣传推介,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名誉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亿元,增长51%。

  畜牧业是甘南州除旅游业之外的另一大首位产业。

  近年来,甘南州大力实施“168”现代农牧业发展行动计划,扬“生态绿色”之长,补“生产周期”之短,以牦牛、藏羊为重点的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和青稞、藏中药材、设施蔬菜等特色种植业稳步发展,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2015年,甘南州现代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组建牦牛、藏羊繁育核心群40个,牲畜良种率达到48%,存栏适龄母畜150万头(只),育肥出栏牛羊16万个羊单位。建成藏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2万亩,临潭、卓尼列入全省当归全产业链建设区域。示范种植玛卡500亩、羊肚菌220亩,推广杂交油菜8.6万亩,新增经济林果5000亩。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认定无公害农畜产品产地47个,甘加藏羊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规范提升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达到49个。投资34.6亿元,实施重点龙头企业技改等项目157个。

  精准施策深入推进精准扶贫脱贫

  走进依山傍水,景色秀丽的碌曲县西仓乡贡去乎村,村民们正在筹建的牧家乐里希望满满。贡去乎村是碌曲县实施易地搬迁、依托精准扶贫打造“藏家乐”旅游开发项目建设的试点。

  2015年5月10日,卓尼县尼巴乡第一个“供煤植薪”生态扶贫项目全面启动。“供煤植薪”生态扶贫项目主要包括树木种植、供煤补助及节能炉灶改造3部分内容,总投资近1600万元,分3年实施。3年计划栽植树苗3000多亩、50万株以上。连续三年为植树群众户均每年补助燃煤3吨,为尼江两村群众统一改造节能炉灶643台(套)。

  这些都是甘南州牢固树立“三个重中之重”的理念,着力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缩影。

  为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和大决战,甘南州制定了“1+17+1”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全面完成了284个贫困村、2.99万户、12.58万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工作。全力改善贫困村发展条件、培育增收产业、提升公共服务,新建村道744公里,改造贫困户危房8688户,解决1.74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293户7794人。甘南州、县市两级按照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10%和20%增列了扶贫专项预算,各类援助资金全部用于扶贫开发,发放精准扶贫贷款7.4亿元,贫困村互助社资金总规模达到1.48亿元。当年减贫4.2万人。车巴河流域扶贫发展规划全面实施,开工项目54个,完成投资1.32亿元。阿木去乎片区扶贫发展规划编制完成。

  顺应“群众期待”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民之所需、为政首要,甘南州始终坚持惠民利民安民导向,急民之所需、思民之所忧、解民之所难,在财政收入增速趋缓、刚性支出增加的情况下,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扩大民生工程建设投入,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各族群众。

  2015年,甘南州通过自我加压倾力办好民生实事,在全面落实省上确定的10项27件民生实事的基础上,全力抓好州、县(市)为民要办的12件民生实事。尼江纠纷有效化解,两村实现共同混牧。大力推进实施学前教育全覆盖工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中等职业教育,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全州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藏汉双语教育健康发展。大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甘南州儿童医院建设项目批准立项,8个乡镇卫生院建设全面完成,医疗卫生基础条件逐步改善。大力推动群众性文化事业发展,建成“乡村舞台”452个,组建民间文艺社团486个,广大农牧村综合文化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投入6.89亿元,建设公租房2700套,完成棚户区改造7703户、农牧民危旧房改造1.33万户;投入3亿元,实施集中供热、道路给排水等项目22个,全州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

  同时,拓宽渠道大力促进创业就业,坚持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增强失业人员和城乡富余劳动力就业技能,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全州就业形势保持了稳中向好的态势。年内全州新增城镇就业人员7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为598名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251万元;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8000人次,输转劳务13万人次,预计实现劳务创收20亿元以上,劳务经济占到农牧民收入的“半壁江山”。

   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改革开放步伐扎实迈进

  2015年12月23日,项目总里程约680公里、总投资约121亿元的国道248线江果河至迭部等7条国省干线公路在甘南州卓尼县完冒乡举行开工仪式。这是我省“6873”交通突破行动和甘南州“6955”交通突破行动重点建设项目,肩负着甘南藏区经济发展、物资流通、旅游发展、扶贫攻坚及沿线乡镇村民生产、生活物资运输的重任。

  2015年,甘南州以实施大项目为引擎,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083个,落实投资41亿元。启动“6955”交通突破行动,完成投资17.19亿元,尕秀至玛曲、合作至冶力关二级公路通车,夏河至同仁、碌曲至河南二级及玛曲至玛沁三级公路进展顺利,康乐至卓尼等7条国省道项目开工建设。甘南州与阿坝州签署了公路互联互通建设协议。兰合铁路征地拆迁工作有序推进,西宁经合作至成都铁路完成预可研审查。夏河机场新开通成都—夏河—银川航线。投资14.72亿元,实施城区道路、给排水、集中供热、垃圾填埋等项目78个。投资6.89亿元,开工建设公租房2990套,改造城市棚户区7703户、农牧村危旧房1.3万户。投资2.37亿元,解决19.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灌溉面积2.2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1.44平方公里。

  并坚持简政放权,取消、下放调整行政审批项目159项、承接33项。政府部门“三张清单一张网”建设全面完成。率先在全省乃至西北地区实行“三证合一”制度。率先在全省建成村级惠农金融服务站126家,创建农牧户信用信息系统。组团赴经济发达地区开展招商引资,与湖南宁乡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建安发集团、天津天士力集团、中科院地理所等签订了18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利用兰洽会等平台,签约招商项目43项,总投资达63亿元。

  欢腾的香浪节现场。赵梅

  卓尼县尼江两村20年来首次实现成功混牧。赵梅

  水草丰美的夏日草原甘南州委宣传部提供

 第二篇章

   数说甘南“十二五”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像首歌……

  数字并不是生硬的,有时候,它组合出的温馨无法言表。

  回首曾经,60多年的风雨沧桑、12个波澜壮阔的“五年奋斗历程”、历届州委州政府和全州人民的不懈努力,不仅让甘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沧桑巨变,更为凝结在各族儿女心中的那份“小康情结”涂抹了一层厚重的底色、注入了更多温暖的期许。

  历史将永远铭记,过去五年甘南州倾力谱写出的,这一串串动人的数字音符。

  ——经济实力大幅跃升。预计“十二五”末,全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十一五”末增长57.7%,年均增长9.5%;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7亿元,是“十一五”的3.2倍,年均增长15.2%;地方财政收入9.1亿元,比“十一五”末增加5.3亿元,年均增长1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亿元,比“十一五”末增加16.11亿元,年均增长12.7%。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9620元,比“十一五”末增加6868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70元,比“十一五”末增加2386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08.1亿元、204.6亿元,比“十一五”末增加107.3亿元、141.3亿元,年均增长17.56%、26.51%。

  ——基础条件显著改善。实施了一大批州庆献礼工程,夏河机场建成通航,临合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兰合铁路开工建设,新增公路通车总里程1083公里,“三纵三横”公路主骨架网络初步形成,实现了县县通二级公路。引洮入潭、引洮济合工程进展顺利。实施了城区供水、供热、污水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和城区特色化风貌改造。新增变电总容量53.9万千伏安、供电线路2628公里,水电送出瓶颈有效解决。甘南天然气长输管道正式通气。架设通信光缆1.8万公里,全州行政村网络覆盖率达到98.6%。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岷县漳县“7·22”地震临卓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完成。全州粮食仓储设施全面改善。

  ——首位产业快速发展。大力实施“168”现代农牧业发展行动计划,走专业化养殖路子,牲畜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到35.5%、46.5%、40.2%;着力建设中藏药材、杂交油菜、优质青稞、经济林果等特色产业基地,种植业效益显著提升。实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5个,晋级国家A级景区17个,游客人数突破770万。以藏文化为代表的唐卡、节庆演艺等文化体育产业初具规模,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9亿元,年均增速28.6%。

  ——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甘南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等一批重大生态规划获得国家批复。甘南州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出台施行。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顺利实施,1.45万户游牧民实现定居,草原鼠害治理105万公顷。新增森林面积2.6万亩。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减畜20.53万头(只、匹)。实施了一批湿地保护、土地整治、污染减排、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项目。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2%。

  ——扶贫开发卓有成效。深入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大力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突出发展特色种养、乡村旅游和劳务经济等富民产业,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强化金融扶贫,落实双联惠农贷款、精准扶贫贷款,扶贫贷款总额达48亿元,扶贫互助社实现了建制村全覆盖。减贫20.01万人,贫困面由51.3%下降到14.8%。

  ——社会事业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改薄”项目有序推进,建设农牧村双语幼儿园115所,实现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幼儿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大幅提高。充实专业教师3800名。全州国家二、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全部达标。完成州妇幼保健院、7所综合医院和7所藏中医院标准化建设,新建和维修90所乡镇卫生院和629所村卫生室。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11%。天津定向委培医学本科招生212名。完成科技项目106项,取得科技成果53项。乡镇综合文化站、农牧民书屋等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组建民间文化社团467个。建成甘南大剧院、7个县级、45个乡镇、550个村体育健身场所和452个乡村大舞台。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统筹资金110亿元,为民办实事144件。新增城镇就业3.53万人。“五项保险”参保率达到94%以上。城市低保人均月标准从184元提高到383元,农村低保年标准从850元提高到2434元,发放社会救助资金16.89亿元。为1.5万名老年人发放生活津贴499万元,建成乡镇敬老院29个。投入补助资金37.3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5.56万套,改造农牧村危房7.4万户。发放住房租赁补贴6961万元、住房公积金贷款29亿元。投入救灾资金1.68亿元,救助受灾群众37.9万人次,1.13万名城乡贫困残疾人纳入低保,6100名残疾人实现就业。

  ——发展活力持续增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取消、调整下放行政审批事项798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妥推进。食品药品监管、工商质监、卫生计生、公安交警管理体制逐步理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成运行。商事制度改革、营改增政策试点减轻了中小企业负担。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推进,林权抵押、流转等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进展顺利。电子商务较快发展。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48个,合同引资300亿元,累计到位资金182.7亿元。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2贡献]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About NetEase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0-2015 陇原论坛中国甘肃在线网) bbs.cngansu.cn. All rights reserved.

QQ:596817985 邮箱:596817985@qq.com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陇ICP备14001029号-2 网际网联备案号: 62010202000386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