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中国甘肃在线

陇原论坛-甘肃论坛-兰州论坛-地州市论坛-中国甘肃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分享按钮

编辑推荐

查看: 3652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歌浅吟抒乡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7:54: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歌浅吟抒乡情

——读《官屯岭上的牧歌》

杨仲伦


杨仲伦,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在《中国散文家》《华夏散文》《散文百家》《老人春秋》《秦州文艺》《中国旅游报》《河南日报》等报刊发表散文100多万字,多篇散文作品获奖,已出版《大地情韵》《我心中的红豆》《踏歌秋野》《乡思回韵》《吟啸行旅》《五彩风情》等六部散文集。

       喜欢牧歌,喜欢牛背放歌的洒脱不羁,喜欢晚风弄笛的飘逸悠扬,喜欢炊烟袅袅的闲适恬静……那一幅幅田园风光的绚丽画卷,总是令人心驰神往。
喜欢牧歌的缘故,是因为我的家乡就在秦岭余脉小陇山中,我的童年时代就是在家乡山野的牧歌声中度过的,因此,我对牧歌有一种特殊的情感。然而,远离故乡多年,对牧歌的向往只能在梦中去追寻。
        让人感到欣喜的是春节期间,收到了家乡一位晚辈,也是我尚未晤面的亲友李三祥邮来的书刊,其中就有他的散文集《官屯岭上的牧歌》,一看书名,就让我感到十分惊喜,这是来自朝思暮想的故乡牧歌,溢满着浓浓的乡情,怎不让人如获至宝呢!来自故乡的牧歌让我的整个春节都能神游故乡,都过得欢天喜地。
       田园牧歌源远流长,古代的诗人们,总是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大自然,创造出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王维的“野老念牧童,依杖侯柴扉”,孟浩然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袁枚的“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写出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田园牧歌,留给后人无限的神往。三祥的古诗写得也很有功底韵味,我想如果他用古诗写家乡的牧歌,一定也会文采灿然。
        然而他却用散文随笔写出了《官屯岭上的牧歌》,书中收录了三祥近年所写的散文随笔七十余篇,另外还有五十多句民俗方言。细细读来,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在散文随笔中,三祥以他朴实流畅的文笔,深沉真切的挚爱,描绘了家乡的山川风光、草木花卉、历史掌故、亲友乡情。在三祥的眼中,无论是故乡的名山胜水、古寺名刹,还是一坡一岭,一花一木,都是那么美丽,那么令人动情,于是,他就像一位画家,用他生花妙笔,时而工笔细描,时而泼墨写意,描绘出家乡迷人的画卷:云雾山的一峰耸立,陡峭如削;净土寺的苍松满山,林涛阵鸣;南郭寺的如雪刺槐,鲜艳紫槐;晚霞湖畔的落日余晖,霞光云影,都一一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即使是早春的一场小雨,夏日的一朵榴花,深秋的一片黄叶,冬天的一场大雪,还有那树梢的清风,枝头的槐花,冬夜的明月……在他的眼中都是那样令人留恋,那样令人难以忘怀。可真是“一枝一叶总关情”啊!还有他对父母,姐姐等亲人的关爱,都是那么真诚,那么感人。也正如他自己所说:“没有虚情假意的粉饰,也没有飘忽不定的一时兴起。生在此山中,端赖一方水土,养育我父祖和世代先人。落叶归根处,情牵在故乡!生于斯长于斯,足以把自己的一生相与和寄托。”(《情寄千山万水间》),正是情动于衷,才能溢于言表,行之于文字啊!
       三祥的《官屯岭上的牧歌》文字清新明快,充分表现出“牧歌”朴实无华的本色,但又不乏精雕细刻的描写,请看:“穿过九曲桥廊,看桥下不远处的湖面上,一簇簇成片的睡莲,或分散稀疏,或密集攒聚,青青的绿叶,团团铺展圆如扇面,纹丝不动的横卧和附着在湖水浅表,一片片延续相接,藕断丝连成片相拥着延伸在湖中央……”(《晚霞湖畔的神话》),读他这段文字,是那样清新雅丽,使人就像进入了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所描写的美妙境界,又怎能不惊叹作者的神来之笔呢!
        三祥的散文随笔,是三祥的横跨着自己才情神思的黄牛,穿行在故乡的山塬田野上,纵情歌喉的一曲曲牧歌。
       三祥文集中收录的“民俗方言”,我认为是另一种形式的“牧歌”,甚至是更带乡土味的“牧歌”。俗话说:“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乡音乡俗既丰富繁杂,又持续悠久,人的肉体会消失,但乡音乡俗却一直在传承,并长久的保留,它是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能表现一个地方的地域特色,也是一个人最难丢弃的祖宗遗产。一个人的身份可以改变,容貌可以改变,但渗透在他血液中的乡音乡俗是很难改变的,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就是最形象的证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流的广泛,乡音乡俗往往被人们忽视,甚至认为乡音乡俗太土气而鄙视抛弃。
        其实,乡音土语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即使在突飞猛进地向现代化进军的过程中,乡音土语又何曾离开过我们,别的不说,就说众人皆知的春节联欢晚会上马季冯巩的相声段子,赵本山赵丽蓉的方言小品,还有豫剧、越剧、秦腔、黄梅戏、山东快书、苏州评弹等,哪一个不是凭借方言土语而得到全国亿万观众欢迎的?由此可见,原汁原味原生态的民俗方言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值得欣喜和敬佩的是三祥以自己炽热的情怀和独特的视角,对民俗方言给予重视,并以讲故事的方式,对家乡最流行最常用的方言给予挖掘和注释。讲故事既传统又新颖,蒲松龄讲故事,给后世留下《聊斋志异》;莫言讲故事,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三祥的讲故事,让人们在轻松会心的微笑中,既得到精神的愉悦,又对方言民俗有了新的认识。如果说三祥的散文随笔是他纵情高唱的牧歌,那么,三祥的民俗方言则是他浅吟低唱的牧歌。这悠扬的牧歌是作者本人的真情流露,也让读他文章的人受到感染,更加激发了对故乡的认知和热爱。
        官屯岭上听牧歌,高歌浅吟抒乡情。
        官屯岭的牧歌,永远回荡在故乡的山塬田野上!

《华夏散文月刊 》2013年第5期  总第53期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2贡献]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沙发
发表于 2015-7-15 17:55: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7-15 17:55: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7

主题

403

帖子

123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34
地板
发表于 2015-7-15 18:03:45 | 只看该作者
好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7-15 19:54: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7-15 19:54: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About NetEase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0-2015 陇原论坛中国甘肃在线网) bbs.cngansu.cn. All rights reserved.

QQ:596817985 邮箱:596817985@qq.com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陇ICP备14001029号-2 网际网联备案号: 62010202000386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